9794520 发表于 2007-6-25

Dave Weckl 风格分析

Dave Weckl 风格分析
昨天刚在北京看完Dave Weckl的北京大师班,前两天的上海站我也去看了,看完两埸后,发现很多人对Weckl的演奏风格不甚了解,希望这文章可以帮助大家更了解他的风格,特別在那里,还有大师班里的重点,让那些没有來的学生也可了解和学习。

当我们去学习大师的风格,也要学习历史背景,我们更能找到成功的路向和時代改变,从事打鼓专业所面对的处景。

Dave Weckl 生於1960年,8岁开始打鼓,到今年已經打鼓45年,在他的大师班里他强调他曾经和很多老师上课,而每一位老师都帮助他變得更好。也花了大量练习時間和分析风格的重要。Weckl的风格有很明显的个人特征,而在美国如你没有个人特征,你是无法生存的,甚么是个人特征?就是单从聽音乐鼓声你就能知道是谁在打鼓。

Weckl在行业里被公认鼓的声音是最好,从錄音,调音,混音,镲片的配搭,鼓和鼓皮的配合,他都是专家。所以他懂得从前期到后期的所有制作。他花大量的時间去学习和练习基本功,并不是无意识的,而是通过基本功来强化自己对肌肉的控制,而通过控制来表达音乐。所以他的左右手是十分的平均,无论在速度,控制,音色都是十分之完美,所以他的鼓声十分干净。他强调学习音乐风格的重要牲,去掌握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充分理解和分析,然后用自己方法去改良,这是要花费经年累月的時間来学习的。而他对音乐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对音乐重音处理,在那里开始建立过门,重音在哪位置,用打那一个乐器部份来帮助音乐的长音和短音,都是很有个人风格和恰到好处,也经常改變。

手的练习重点

--手有单跳,双跳,复合跳,而大部份都是通过反弹力控制鼓棒(其实在美国分开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反弹鼓棒Jim   Chapin ,第二是全手腕Joe Morello, 希望有机會再分析全手腕)

--手腕手臂练习重点Moeller Technique 來练习不同的重音和放松,他是利用Moeller 技术來帮助他节奏更稳定,而减少数拍字的必要

--手指反弹練习, Finger control

脚的练习重点

--全脚跟离地,练单跳和双跳

音乐的练习重点

--听大量不同音乐,研究和分析,学习背后歴史,用唱鼓的声音來练习,你可以唱就可以打出来。

因文字表达有限制,所以還有很多重点不能尽录,而可以看他的錄像Evolution ,其实里面已经收录大量重点。

今次看Dave Weckl 的大师班,距上一次看已距离12年,基本上内容也差不多,12年前還有人问Back To Basic录像带 的问题,Dave Weckl 回答 "这一百年前的事,我已不一样了"。没有想到,上诲站還有人问,在国内,很多鼓手不问所以,看见视频就跟着死练,浪费大量时间。在国内,好学的人真的很多,但提出问题的能力真的有待提升,问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只是在浪费时間。还有带小孩的家长,应要好好管教小孩,不要喧哗。

在国内看大师班和国外分別,外國没有那么多的人,因看热闹的人不多,也没有人走来走去打电話,要到门外抽烟,聊天,也没有喧哗的小孩。也不须翻译,多了很多時間,少了很多错误翻译,同学们学英语吧!

Dave Weckl 是影响我变成鼓手的一个重要人物,在70年代人心還会耐心练习,反观現在還有多少人肯为自己的理想坚持,每个人口里都一堆困难,成功的人看到机會,失败的人看到困难。今天還有多少人會走这些路呢?60-70年代出現大量鼓手,原因美国经济起飞,须要大量娱乐,Beatle 风行世界,全世界都去组乐队,学音乐,没有互联网,没免费午餐,音乐人生活得到保障,現在呢?但这不是音乐人的借口,我们应该找到新的出路,Dave Weckl 就是很好例子,他現在自己发唱片,你要先付錢,他已經走出一条新路。

要是你只想看几个大师班来改變你自己,对不起,这是不可能的。通过全方位学习你才有机會。

yinpin666 发表于 2007-7-29

支持Dave Weckl 风格分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Dave Weckl 风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