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发表于 2009-4-23 22:10:43

HIFI耳机分类、如何选购?HIFI耳机使用保养?

随着电视上音乐综艺节目的推动,人们对于高品质好声音的追求越来越高,烧耳机似乎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HIFI耳机分类、如何选购?HIFI耳机使用保养?

HIFI耳机分类
按种类分
主要是动圈(Dynamic)和静电(Electrostatic)耳机两大类。
按用途分
主要是家用(Home)、便携(Portable)、监听(Monitor)、混音(Mix)、人头唱片(Binaural Recording)
按开放程度分
主要是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密闭式)。
(1)开放式: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
(2)半开放式:没有严格的规定,声音可以只进不出亦可以只出不进,根据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3)封闭式: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以防止声音出入,声音正确定位清晰,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HIFI耳机如何选购
选购耳机,大致上可以从这么几点来判断:佩戴类型、耳机参数、适合的音乐风格、用什么设备听歌、预算多少?接下来一一来看
1、耳机参数
这一点真的不想谈,但是又不得不说几句。 对于hifi产品,技术参数的意义非常有限,这里只谈两个参数。 其一,阻抗,可以理解为阻隔电流通过的能力。单位是欧姆(Ω) 其二,灵敏度,可以理解为对微小电流变化的敏感性。 一般而言,高阻抗低灵敏度的耳机难以驱动,低阻抗高灵敏度易于驱动。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技术参数,很多耳机的实际听音感觉和技术参数没有太大关系。但请记住,一般的便携播放器或手机,能够驱动的耳机,抗阻一般都在32左右,如果你看到一副耳机抗阻写着上百,甚至600欧姆(Ω),那么,你可能需要额外购置耳机放大器了。最后,在耳机产品中,技术参数仅仅是参考,切勿将其作为听音效果的判断依据。
2、佩戴类型
一般分为头戴、入耳式。在这里不讨论头戴的封闭、开放性。至于入耳式耳机,分为平头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
耳塞由于其导管深入耳道内,能够达到很好的密封,带来良好的隔音效果,从而保证了优异的听音体验,中高端的发烧耳塞几乎全部都是耳塞式设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合佩戴入耳耳塞的,有些人可能对塞子上面的材质过敏(铁三角IM50不幸中枪...)也有人的耳道,不管换什么尺寸的套子,都不匹配,这类朋友其实可以去做定制耳塞了(笑)。当然,一般来说,耳塞都会配有很多种套子,G套、海绵套等,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佩戴舒适度,在这里强烈推荐SF套(SpinFit),大脸和砂糖都对此赞不绝口。
平头塞,由于其几乎没有隔绝外界噪音的能力,耳机发烧友也很少会选购该类耳塞。导致在hifi音乐耳塞中优秀平头塞更是屈指可数,如森海塞尔MX985,耳挂式创新Air。平头塞一般不会有佩戴不舒适的情况,但是戴着听音乐时有可能容易掉下来。
在这里说一下入耳式耳机的内部结构:分为动圈和动铁,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耳机发声单元。
动圈是最常见的传统的耳机发生单元,很多音箱也是这种结构,薄膜上附有导线圈,利用电流流过导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和永磁材料相互作用,推动薄膜振动产生声音,这是动圈单元的工作原理。动铁耳塞内部的音圈是缠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作平衡衔铁的铁片上,这个衔铁其实就是动铁单元,而这块衔铁通过磁力的作用下带动发声。
还有另一种圈铁混合耳机,顾名思义,就是线圈加铁块,是比较新的一种技术。能够兼顾动铁和动圈的优点,达到更好的表现。
动圈耳机结构比较简单,技术也比较成熟,所以比较多见,选择也很多。动圈可以有开放式或者头戴式的,声音也比较丰富。动铁的单元比较小,震动频率较高,响应速度更快,比较擅长音乐的细节和层次感。
对于头戴式耳机,佩戴也是个问题。虽然都是头戴耳机,也分为压耳式和耳罩式。压耳式,很显然,像是AKG K450这样的,耳罩是压在耳朵上的,如果耳垫太硬或者头梁夹的太紧,戴久了会不舒服;耳罩式,就是耳罩较大,将整个耳朵包在里面,包耳式中,烧友们一致认为索尼1A是最舒适的。

3、用什么前端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很多好耳机对播放器的要求也很高,而如若播放器驱动能力、解析能力有限,耳机将力不从心。在播放器跟不上耳机的情况下,高端耳机有时甚至效果还不如相对低端的耳机的效果好。对播放器后面会再详细介绍。
3、价格
很显然,不止耳机,很多数码产品都是如此,价格基础决定产品档次。这并不是说没有低价优质产品,或者高价劣质货,但那毕竟是少数,。我不建议一开始就直接投入大量资金玩高端产品,而建议从中低端产品入手,从中低端设备开始慢慢烧,一方面是经济承受能力方面能控制住,另一方面,能感受到设备的变化,自己耳朵也能得到锻炼,之后如果有精力有资金再考虑逐渐升级。
许多烧友看到这里还是感到迷茫,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如何不走弯路找到一副满意的耳机呢,在这里有几点提醒:
1、世上没有全能耳机,不同的音乐类型,对耳机各方面的表现力要求有所差异,根据听者喜好的音乐类型来选择耳机,这点非常重要。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款耳机可以胜任所有音乐类型,即使是杂食的耳机,也会有它的短板之处。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为了应对不同的音乐,耳机发声走向会有所不同。对于耳机,有很多种声音取向,也有很多声音风格,仅仅通过“音质”二字来描述,是比较肤浅的说法。
2、不要轻信网上耳机的毒文测评,若对心水的耳机感到纠结,最好是去实体店试听一下,相信自己的耳朵,每个人的听音观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个耳机贼棒,你来听就不一定得到和我一样的结论,所以通过试听耳机来找到合适自己的耳机,是比较靠谱的办法。
3、耳机的价格上下波动,如果想知道某个耳机的最低价格可以上“什么值得买”网站查询,并且京东每年618、11.11都会搞大型耳机影音活动,小活动更是频繁出现,在活动期间及时领券,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得并且白条分期免息。
4、烧无止境,很多人说十万以下听个响,但烧到后面饭都吃不起了,何必呢,设备是很重要,但也要把握一个度,适当消费。

HIFI耳机使用保养
耳机保养
1、最好不要在睡觉时配带耳机,会导致耳机线缠绕在脖子上或线拧在一起,甚至会导致外壳被压坏。如果需要,最好办法是把耳机吊起来,在头上方用皮筋拴着耳机线挂在床头。这样即使翻身也不会压到耳机。
2、使用耳机后要把耳机线上的汗水等擦掉。这些人体分泌物,是线材的隐形杀手。时间久了,线材就会老化,最后导致开缝、断裂。
3、使用前一定要关小音源设备音量。如果输出设备的音量过大,不仅有损耳朵,轻者震破膜褶皱,重者把耳机的音圈烧毁。
4、耳机远离强磁。否则单元的磁体磁性会下降,久而久之灵敏度就会下降。
5、耳机远离潮湿。耳机单元内的焊盘会生锈,电阻增大,导致耳机偏音。
6、插头部分。如把mp3等随身听播放器放在裤兜里,插头出线部分很容易折,导致断线。
7、不要随便拆卸耳机。这样会导致耳机彻底损坏。
8、冬季最好不要在外界使用。冬季天气寒冷,线材比较硬、脆,过度的折弯很容易弄断线材。此时不能对耳机线加热,高温会加速线材的老化。
9、远离化学物品。耳机外壳的漆容易溶解在有机化学物质里。
10、保证耳机网罩清洁,不要让单元部分过多的接触灰尘。
11、在使用过程中耳机线应尽量避免拉扯、重压等人为损坏。
12、新买来的耳机尽量不要马上进行CS游戏。因为CS中的各种音效对于振膜还比较紧的新耳机来说刺激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应该先用较舒缓的音乐进行适当的“褒”,待其慢慢进入状态以后再正常使用。
13、耳机经不起经常性的摔打,以及突发性的高空牵拉, 这样会对耳机整体,音圈,震膜以及线材伤害很大。
14、拔耳机插头的时候要抓住前端的插头处,不要直接拿住线来拉
15、耳机是私人物品,最好不要交流使用,交流使用后一定要弄干净,耳塞更要注意。
16、收线时注意不要折线,而是用一定的弧度收线,避免导线折断。
17、多数耳塞在背后的透气孔外面设计隔音棉,可避免磁铁等吸入灰尘而加速老化,建议不要去掉隔音棉;多数耳塞的前面采用了一层比较细密的网,避免大的灰尘进入。在长期不使用耳塞的时候建议加上海绵套。
注意事项
用户应该注意的是适配随身听的耳机,由于随身听的电池供电的限制,随身听的输出功率一般只有几个毫瓦,因此适配随身听的耳机灵敏度非常高,同时它的功率承受能力也就比较低。这类耳机如果在台式CD机上使用或者在计算机上使用必须非常注意,音量过大会使耳机的线圈和震膜变型,造成蹭圈或者烧毁。

recorder 发表于 2009-5-6 22:10:04

好!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HIFI耳机分类、如何选购?HIFI耳机使用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