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牛人 发表于 2008-10-23 22:29:32

功放指标浅析

1.频率曲线

    大多数功放是指在额定输出功率时的频率特性,如标出20HZ~20KHZ,±0.1dB。有些功放高频端标到了100KHZ,这个100KHZ必须小心看待,因为有的功放在制造时是靠整体零件的特性来保证做到此高频,而有的堵塞是靠负馈技术来达到100KHZ,可以说这两台功放的音质会有明显的差异。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目前不少功放的高频越标越高,它和音质的提高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2、输出功率 这是一个牵扯到不少相关因素的指标,如失真度指标的限制、音箱阻抗的不同也会带来输出功率的变化等。假设某台功放标出2×50W,THD<0.1%,1KHz,8Ω时,我们就知道这个输出功率数值是在音箱阻抗为8Ω时测出的。音箱的阻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值,有的音箱采用多单元驱动,它的常规阻抗就可能是4Ω。另外,当音箱工作于低频段时,它的阻抗有可能降低至4Ω,甚至2Ω。功放对这种低阻抗音箱的驱动能力,指标中并未标出。此外,THD为总的谐波失真,如果失真达1%,对应的输出功率极有可能会上升,可能会达到2×80W,这时输出功率的含义就明显变化了。另外不同的一种情况是,我们用全频带的信号输入,负载阻抗固定为8Ω,你会发现频率越低,功放的输出功率越会下降,这是因为声音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低频段,因而用上述的中频信号(1KHZ)来表示功放的输出功率那就很片面了。如果有一台功放是这样标法:2×50W/8Ω,2×100W/4Ω,THD<0.1%(20HZ~20KHZ输入时),那么这台功放指标就明显优于上一台。

3、阻尼系数

7 t" 这项指标反映了功放对音箱扬声器单元的控制能力,这是音箱的阻抗与功放的输出内阻的一个比值。一般认为大一些较好,但须注意,这项指标测试时往往没有将功放至音箱的连接线的内阻算进去,而恰恰是这个内阻对阻尼系数有较大影响。在我们平时试听系统时,如果换上几根不同品牌的喇叭线,就会发现音色会有偏软或偏硬的区别,这就是线的内阻影响了阻尼系统进而影响了系统的音色。

4、失真度

   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指标,它包含的种类较多,如互调失真、瞬态互调失真、相位失真及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在音响说明书里标示的谐波失真。功放的指标里标明的总谐波失真事实上一个比较“死板”的失真,它是用单一的频率输入,检测功放输出端的多余成分去和原波形比较而得出的一个百分比。由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声响会同时有许多不同频率的万分,因此,针对谐波失真的单调性,有的功放标出了互调失真指标。它是用两个不同的频率如用70HZ和6HZ,并按一定的强度比例输进功放检测输出的失真成分,尽管仍不够全面,但毕竟实用些了。瞬态互调失真检测则更进了一步,它用一个猝发的互调信号输入,能检测出功放在瞬间输入脉冲信号时,输出会不会出现削波现象。至于相位失真是检验功放对不同频率输入时产生的输出相移,它对音色的还原有较大影响,可惜许多功放都未提及,Hi-Fi系统谐波失真一般小于1%。

5、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功放输出的有用信号与无用的噪声的比值。目前的功放信噪比指标已完全能应付一般的音乐类节目,所以我们更应关心本底信噪比,可试验一下将功放音量放至最大,听听噪声的大小,当然是越小越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功放指标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