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多听古典音乐?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尽管学音乐而后变坏的例子其实层出不穷,远有热爱瓦格纳的歌剧艺术后来却成为大独裁者的阿道夫·希特勒,前年又有一位残忍杀人的钢琴专业学生药家鑫。许多人不禁开始怀疑起音乐在道德伦理方面的价值来,即音乐真的有催人向善,或者说“净化灵魂”的功能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古典音乐一定不会是助长人心中“恶”的一面的催化剂。从古希腊人立下塞基洛斯墓志铭甚至更早的时候起,人们写作、歌唱与演奏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赞颂神的荣光与人世的美好。当音乐史的长河逐渐流淌至近现代的时候,作曲家们发现对暴力、扭曲、阴暗的描写与同样是艺术美的一种,但即便如此,对丑与恶的歌颂也仅仅是停留在艺术层面上的,从未鼓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如此操作。听过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人不会真去搞这么一场献祭仪式,热爱马勒交响曲的乐迷们也不会因为受其中悲观厌世情绪的影响而真去做什么轻生之举。将艺术与生活划分界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从中世纪到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几乎纯粹是为了教会与宫廷所创作的,普通人吟唱的那些小调根本不被算作是音乐的主导脉络,如今也近乎失传殆尽。直到以擅长通过音乐表现真情实感的浪漫主义风格出现,音乐才真正成为了欧洲普通市民的消费品,音乐厅与歌剧院开始向购票听众敞开大门,并逐步演化成了今天的表演艺术产业。有趣的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出现同样伴随着人类的又一次伟大变革:从“生活”到“自由地生活”。从这个时候开始,不论是人的思想还是音乐的语言都开始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展。音乐从来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发展,好的音乐一定有着其时代的鲜明属性,但在后世看来也同样具有独立于时代的伟大的艺术性,正如人类文明中的所有艺术门类一样。
所以当我们回到这篇文章最初的主题: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其实很简单:听音就是读史,音乐就是我们走过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有幸与那些伟大的或是平凡的音乐家们迤逦同行,听到他们从心底发出的那美妙的声音,那真切的情感,让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忘,让艺术的光芒照亮前方的道路。
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近年得到了来自西方学界的诸多佐证,研究发现,它能激活大脑、改善睡眠、减轻压力,并增强免疫力。
它能使大脑更好地运作
它可帮助治疗失智症
它可以帮你睡得更好
开车时,它可使你平静
它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它可以帮助你抒发情感
它可以调节血压
它还可以促进「健康饮食」 点赞了,好文章,不错啊,可以收藏学习了啊!~ ! :victory: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