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室的简单隔声设计
录音室的简单隔声设计一、房间概况
录音室房间位于高层建筑内,基本尺寸为:长X宽X高=3.8X 3.1X2.6m。录音室外三侧为走廊,一侧隔壁为控制室,控制室与录音室之间设计有隔声窗。设计有一隔声门由走廊进入隔声室。录音室楼上为外单位住户,楼下为本单位房间。
二、设计需求分析
该录音室主要的应用是语言对白录音。作为语言用录音室的声学要求是:1、混响短,一般在0.3-0.4秒之间;2、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儘可能平直,即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应相同;3、防止声染色等房间声学缺陷;4、控制噪声,儘可能降低房间内部噪声,同时隔绝房间外部的噪声进入。
三、设计原则及及设计指标
1、 混响时间合理。中频500Hz混响时间为0.3s,低频63Hz-高频8KHz之间各个频率混响时间儘可能保证相等,设计应控制在0.25s-0.35s之间。为了保证合理的混响时间,需要在侧牆、天花、地面以合理的面积安装相应的吸声材料。
2、 房间尺寸近可能符合调和级数,即1:1.2:1.5左右,从而使房间简正方式分佈近可能合理,防止兼并、声染色现象的发生。同时将天花、侧牆上制作扩散结构,使房间内声场扩散儘可能均匀,以获得良好的扩散声场。
3、 录音使用时,应保证有足够安静的背景噪声。设计天花、地面、侧牆的隔声量Rw应高于55dB;隔声门(声闸结构)隔声量Rw应高于45dB;隔声窗隔声量Rw应高于40dB 。
四、材料做法
1、 天花。长宽约3X3.6m。在原天花下皮使用50轻钢龙骨、双层9厚石膏板、内添40厚玻璃棉板形成隔声吊顶。隔声吊顶下使用6厚的榉木板制作折板,形成声扩散结构,共4条V形折板,折板脊高H=150,折板应保证有150的平均后空腔,最好整体与原天花有7度的倾斜。此部分面积共约12m2。
2、 隔声窗。为三层玻璃隔声窗,长宽尺寸为2X1.5m。由录音室至控制室玻璃厚度分别为3mm、10mm、6mm;3mm玻璃向录音室地面倾斜,与牆夹角为5度;10mm玻璃向录音室地面倾斜,与牆夹角为7度。隔声窗应密闭,内边框加入玻璃棉吸声衬裡,此部分面积共约3.2m2。
3、 隔声窗一侧牆面。牆体使用12mm厚5层纸面石膏板轻钢龙骨内填玻璃棉隔声隔断。录音室侧牆面採用吸声结构为:3mm厚穿孔榉木板,后空100,内填玻璃棉,穿孔为8mm直径,孔间距15mm,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积共约4m2。
4、 隔声窗对侧牆面。此侧原有窗,必须封堵,採用12mm厚2层纸面石膏板轻钢龙骨内填玻璃棉隔声贴面牆。录音室侧牆面採用吸声结构为:3mm厚榉木板,做成V字形,与原牆面夹角为15度,平均后空100,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积共约8m2。
5、 隔声门:採用双开隔声门,门宽800,高2m,可採用实木门,内安装钢板,门重量不得低于50Kg,必须密闭良好并自如开关。两层门之间为声闸结构,可採用50mm厚的吸声材料。
6、 隔声门一侧牆:採用12mm厚2层纸面石膏板轻钢龙骨内填玻璃棉隔声贴面牆。贴面牆需与原牆形成10度夹角。录音室侧牆面採用吸声结构为:3mm厚穿孔榉木板,后空100,内填玻璃棉,穿孔为8mm直径,孔间距15mm,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积共约6.6m2
7、 隔声门对侧牆:採用12mm厚2层纸面石膏板轻钢龙骨内填玻璃棉隔声贴面牆。使用3厚的榉木板制作折板,,形成声扩散结构,共4条V形折板,折板脊高H=150,折板应保证有100的平均后空腔,内填玻璃棉,榉木板穿孔,穿孔为8mm直径,孔间距15mm,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积共约8.6m2。
8、 地面。安装地面砖作为隔声,厚度为50。地面转上铺地毯,地毯厚度需大于40。地面面积为10.8m2。
五、他注意事项
1、所有灯具必须採用无整流器的低噪声灯具,必要时可採用白帜灯或碘乌灯。
2、所有电源插座、录音插座、信号电缆插座全部走地面或三合板牆面,线缆走地面穿管,房间照明控制开关安装在控制室内,隔声贴面牆上不得开凿任何空洞,防止破坏隔声。
3、空调排风口应作必要的消声处理。 录音室的简单隔声设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