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创作的枯竭期
---“创作枯竭期”?没听说过这个词……--- 是啊,“创作枯竭期”这个词是我凭空臆想的,我想,它指的是在创作中再无法找到灵感了,再也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了。人不是创作机器,寻常人不是,创作大师也不是,即使真有所谓的创作机器,它也有需要休息和充电的时候。:)
各位朋友,你在创作的时候,一定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吧,总感觉已经将所有的素材都写完了,搅尽脑汁、挖空心思再也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来,心灵好似被尘封起来一样,再也无法找到才思泉涌的感觉了……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恭喜你,你已经顺利地步入了“创作的枯竭期”:L 。
其实也不用烦恼,一般的来说,只要搞创作,或早或晚的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这说不定是迈向下一个创作高峰的起始点呢,而至于如何走出低谷,想必各人自有高招,不妨拿出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啊。下面是我的一点肤浅的想法,算是抛砖引玉,期待你的金玉良言吧。:handshake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遭遇了“创作的枯竭期”,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尝试改变一下:
1.多欣赏别人的好作品,从中取长补短,相通有无。
2.多阅读一些动情故事,从中汲取营养,获取灵感。
3.实在写不出新作品的话,不妨暂时歇一歇、缓一缓,慢慢积累、厚积薄发, 冲击下一个创作高峰。:victory:
无论如何,我都不赞成一遇到挫折就此放弃,或者给自己找借口、摆理由,这不是一个有毅力的人的表现,你说呢?期待你的建议啊,呵呵……:D
五个应对灵感枯竭的好办法
相信选择做音乐或是以音乐为兴趣的人都是喜爱音乐的没错!但奇怪却又常见的是,音乐人们有时也会厌倦日常的练习、创作和表演……当你疲倦时,如果不缓一缓,创造力瞬间就能被强行榨干。如果对音乐的激情与灵感接近枯竭,试试下面的五种方法,也许能让你放松下来,或是转换思路,重新找到状态。
暂时放下
如果音乐疲倦感轻微,那么还可以指望边继续做音乐边调整。如果十分严重时,最好暂时放下它们:放下日常练习、乐队暂停排练与演出、写不出来B段的歌就“搁笔”吧……然后呢,给自己几天的时间(注意,不能太久)去休息,睡大觉、旅行、吃炸鸡喝啤酒、看剧打游戏——总之先放空几天。
改变日常生活
不管你是学生、上班族还是全职音乐人,都市人大多数都生活在几点几线中,重复的生活当然枯燥,来源于生活的灵感就不会来敲门了。这个时候小小的改变也能带来惊喜,把地铁换成公车,边听歌边数数高速路上的灯,参加一些平时想去却一直拖延的活动,去其他地方生活一段时间甚至做更多疯狂的事情。
新的音乐刺激
音乐疲劳并不意味一定要像避开瘟疫一样去畏惧接触音乐。也许是死磕一首歌太久,也许是演出太多,也许是做同一种音乐太久让你产生这种疲劳。听听新风格的音乐,去非常规的场地来场与众不同的演出,与不曾合作过的音乐人来场即兴,去看好演出……这样不仅能治好“没有灵感”的病,还能开拓你的创作思路。
传记与纪录片
音乐相关的纪录片或是专辑电影常常能让人热血沸腾,充满灵感。心中那个优秀音乐人的传记也会让你忘记自己身处的是一个怎样死气沉沉的环境。去了解这些音乐背后的故事不仅有趣、能提高逼格、还可以让你忘掉身边的各种扫兴的事,像是这些音乐人成为了你身边的亲密朋友或是精神导师,让你充满鸡血的去过日子和创作。
去户外
这是一个平实却有效的建议。去爬爬野山、海边夜游什么的,穿个沙漠滑个雪采个蘑菇,或者来一场长途旅行。大自然的神奇功效之一就是帮你找回灵感。
呵呵。对于每个词人,书者,作者来说。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扁舟的观点很好,可以学习一下。补充下,就我自已来言,缓解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放松下来心情。或是同朋友聚会或是都野外或是去旅游,时间不行的情况下呢,就是看看电视,去喝一杯。不知道大家的情况如何? 我想作为写作者,常常会遇到写作的瓶颈期,分享一下我最近的感悟。
1. 在瓶颈期,最重要的是不要否定自己。
不要怀疑自己的创作能力。有一段时间写不出来,是很正常。《成为作家》书中也有提到一些间歇性作家,在写出一部优秀的作品之后,可能会很长时间写不出东西来。
《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作者写道:从某一方面来说,每一回坐下来开始写作,我们都必须重返初写者的心灵状态。两个月前我们写了篇好文章,但这并不能担保我们能再一次写出佳作,这事可是说不准的。说实在的,每一回动笔时,我们都在纳闷自己以前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每一回都是一趟新的旅程,而且没有地图。
2. 把写作当成练习,不要停笔。
即使是在瓶颈期,我也不愿意搁笔,我只是想保持写的习惯。我知道当这个习惯中断了之后,拾起来更加困难。
有一个已经发生了的例子。之前一直保持每天写一篇《论语》读后感。在5月份的某一天,中断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拾起来。当你中断,拾起来需要很大的能量。
写作也是如此,我害怕自己一中断,就把这件事忘记了。或者,在过高的期望下,反而不敢动笔。我知道,后者的原因更大。
《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作者写道:把写作当成练习。这里是写作练习学习,和跑步一样,越常练习,表现越佳。有兴致也好,没兴致也罢,你都得练习,可不能坐等灵感来了,想跑的欲望涌现了,才开步前进。灵感和欲望绝对不会自动来报到,尤其当你身材已经变形,而且一直在逃避,更休想它们会来。
所以,即使我写的是一文不值,没有人看的文章,我也要持续写下去。我只是要保持写的习惯。在写的过程中,也许灵感会降临。
《成为作家》书中,作者写道:在你整个写作生涯中,不论何时,只要你面临才思枯竭的危险(即使才思最敏捷的作家也会时不时遭遇这样的危险),记住把铅笔盒纸张放在你床边的桌子上,早上醒来就开始写作。
我发现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是我所看过的写作类书籍中,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如果一直实践这个方法,我觉得自己也是可以一直写下去的。
我可以再读一遍之前推荐的这几本写作类的书《如果你想提高写作能力,我推荐这6本书》。
3. 到了创作低潮期,要降低写作的期望,不要期望写出优秀的作品。
到了创作低潮期,给自己一个时间段,为自己而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要降低自己的期望。你可以随便写点心情日记,记录生活点滴,不要期望自己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行。当你心里没有过高的期望,也就可以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
在写心情日记的时候,说不定就会有灵感激发出来。很多时候,灵感是在写的过程中产生。比如说这篇文章,就是我在写心情日记时,发现的主题。
4. 大量输入。
写作是一种输出方式,你想要有持续不断地输出,必须有持续的输入。当你创作思路枯竭,也是说明你的输入无法满足你的输出了。
所以,每次当你觉得自己写不出文章来,说明,你该大量提升自己的输入。这个输入,不仅限与阅读,看电影,参加活动等等。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旅行,听别人的故事等。
想要持续写作,肯定需要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之前看到@鼹鼠的土豆 的一段话:我有个朋友逻辑性很强,我很钦佩。比如有人说“不就出了几本书吗?运气好而已!”换我就没词了,她回复“要先看一千多本书,写几百多万字的专栏。”
想要学会写作,先学会阅读,学会写读书笔记,推荐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写出精彩的书评?》)
最近,写不出文章,我就开始看小说,看电影。昨天重温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打算看完中文译本,去看英文的原著。《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村上春树高度评价的一本书,所以打算细细研读几遍。
5. 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去观察你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生活久了,会对周围的环境熟视无睹,好像身边都没有新鲜事了。
如果我们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保持好奇心,睁大眼睛,充满兴趣地打量这个世界,我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得世界。
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做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描述了从下班到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写的时候发现,真的挺有趣的。这方面我自己也还比较弱,以后可以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述。
《成为作家》书中作者在写如何保持原创性的源泉时,也是推荐这个做法。
真正的天才始终都能保持盎然的兴趣和生动的记忆,就像一个敏感的孩子看到不断扩展的新世界一样。
再次体验纯真的眼神。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让你自己返回到五岁孩子时的状态,睁大眼睛,充满兴趣地打量这个世界。
真正的天才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这就是一个原因。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为他所用。
最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昨天,看到陶瓷兔子写的文章《不聊一月成名,来聊聊如何做个写作者(之一)》,她提到,一些她曾经觉得很厉害的大牛人物,都已经不再写作了。当你不再写作,那几十万,几百万的粉丝又有什么意义呢?新人层出不穷,人们很快就会忘记你。
我宁愿自己慢慢地发展,能够持续写下去。这样好过快速发展,然后戛然而止。
我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背离我的初心。我知道,每次心情郁闷之时,都是因为自己太关注外在的环境,太关注他人,而不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我把自己与他人比较,而不是与自己比较。
当与他人比较时,心情就会失衡,我只能看到别人的成就,而看不到别人的努力,因而我会以为别人的成就是轻而易举就得到的。而我自己却是付出很多心血也得不到。其实,只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付出的努力,而不知道别人付出的努力,仅此而已。
每个人都是独特,为什么老是要与别人去比较呢?每次与他人比较,就会更加浮躁。每次与自己比较,心情就会变的宁静,能够静下心来,提升自己,努力做到比昨天进步一点点。道理谁都懂,可是,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
即使遇到瓶颈期,那又如何呢?其实,在写作的500多天里,我已经不止一次遇到瓶颈期了。在以前的文章也写过:《每日写作,不知道写什么?——因为你过着重复的生活》
只是,每次遇到瓶颈期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瓶颈期,总是会过去的,等过去了,也许又会迎来创作的高峰。
任何事情,只要投入全副心力,便是一趟孤独的旅程。
如果写词没感觉的话,我会看席慕蓉的《无怨的青春》、《七里香》,因为那是我诗情的感应地;
如果写曲没有灵感的话,我会看自己深爱着的电影,比如《罗马假日》,或者听齐豫的英文歌,欧美的金曲,尤其是伴奏
祝各位灵感不绝,犹如滔滔江水————:lol 顶!!!:handshake 花开花落有期、潮长潮退有期......等,人的写作也有期。呵呵!应该都是自然规律吧。到创 作 的 枯 竭 期时,不妨停下笔,多看多学。 我认为两种极限可以解决
1就是去尽情的放松自己,什么都别想的太多,事后平静下来心态应该就会好
2就是去刻意的压抑自己,想伤心的事,夜里为某事大哭一场,灵感也许就会来,虽然有点自虐,我感觉很好用.
我认为创作灵感来时自己是不认识自己的,等创作完发现都不像是自己写的.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好久都没有写东西啦!问好朋友! 哈,每个人都有枯竭的那一天,当自己也讨厌自己到来的日子应该才算枯竭吧。 来就来吧,也没什么可怕的,关键是得学会调整。 我正经历着漫长的枯竭期,在这段日子里我工作、读书、学识谱、看电视、打麻将、喝酒、外出散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笔是不能放下的,于是我就写爱情歌词,爱啊,恨啊,伤啊,痛啊,胡写一通。我也在期待着灵感的再次光顾我。 我想我现在主要是精力不太集中了----
不像以前百北京那时已经痴迷了--所以才能灵感源源不断啊----
现在经历了很多琐事----心境也烦乱了----写歌词也没有什么动机和精力了---
再加上感觉写歌词没有什么出路的---又没有学过音乐太难了----有意懒的意思啊---
所以想写点什么也感觉力不从心了-----人就是环境的动物啊----我现在想把她当成爱好就行了啊-----还能怎样啊----我看透了---做平凡人也挺好的----成名了反倒累----你们说啊--- 积累是左右逢源的唯一捷径.文字是唯一的检验标准.:lol 呵呵,从7月以来,我也顺利进入创作的枯竭期,原来还以为灵感中暑了呢 呵呵,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来不不了,写出来的作品是空洞的一些虚构的景物,没有灵气的.而一些作品最好的素材就是来自自然,来自内心真实的感受! 走过路过,朋友看过: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