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23790 发表于 2005-1-10 23:29:00

中国动画配音该如何发展?

中国动画配音该如何发展?

回答1
 中国动画配音产业目前还算不上起步,说其仍停留在日本动画上世纪60年代的幕后水平一点也不过分。中国动画配音产业和日本动画声优产业在发展历史上存在巨大的环境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大抵同时开始产生配音业的两个国家的动画配音产业发展到今天会有如此之大差别的原因所在。具体地说有两点最为关键:第一,中国的电视媒体普及较晚,电视动画的发展更是滞后了几十年,像日本声优产业那样依靠电视媒体普及和电视动画发展的合力优势我们没有享受到。第二,中国动画过去一直专注生产艺术片,这种艺术片大部分是无声的,不需要配音,因此也就对配音产业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即使一些需要配音的,大部分也是树立典型形象的符号性语言和语气,低幼化程度高,教育性明显,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而日本电视动画一开始就是商业片,以塑造人物为中心,而不是以教育人为主旨。
  “全优声”大赛评委陈旻在谈到中国动画配音产业落后的时候曾表示:“我国动画声优产业之所以没有达到动漫发达国家那样的水平,和我国动漫产业还不是很强有关系,因为声优产业是动漫产业的一个部分,没有办法脱离动漫产业单独发展。”评委张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旦中国动画发展起来了,中国动画声优产业自然而然也就起来了。”
  但笔者认为,中国动画配音的发展恐非简单的水到渠成。日本声优产业发展起来的时候,动画产业也没有那么强大,两个产业是协同发展的,没有先后顺序或一个带动一个之说。如果将我国动画配音产业的发展寄望于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那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动漫产业和配音产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职业化和商业化这两点上没做到位。
  职业化是指必须建立专业的声优培训机构培养人才,必须要用专业的眼光来评判衡量声优的职业素养。我国目前只有北京电影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少数几家院校有动画配音专业课程,距离一个产业需要的人才储备数量远远不够。在日本,虽然动画声优的来源很多样,除了专业培训机构以外,还有广播剧团、戏剧演员、童星等多种出身情况存在,但专业声优学校仍是培养动画声优的主力。
  商业化是说必须用商业的头脑和方式去宣传、包装声优。比如日本动画片一般会在片尾明确标注哪位声优配了哪个角色,顺序完全按照角色本身的重要性来排列;但中国动画片要么根本不标注配音演员有谁,要么就是把配音演员堆列在一起,根本不知道谁配哪个角色,而且在排序上也总是论资排辈。这些都不利于中国动画配音演员个人品牌的确立,也不利于整个动画配音产业的发展。
  声优,这个早就应该受到动漫界关注的对象,是否会因为最近两项大赛的举办而就此得到足够的重视呢?恐怕未必。因为中国动漫产业充满了各种本末倒置的怪事,比如认为产量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比如生产者把政府而不是市场看做自己的消费群体和买单者等。如果人们对声优大赛的关注超过了对中国动画配音这个行业本身的关注的话,那么,再红火的大赛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回答2
自从1927年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开始直至今日,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快一个世纪的时间,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我国动画经历了发展与挫折。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布实施《影视动画行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出台了各种大力扶持发展动漫产业的相关政策,对于动漫产业的限制也逐渐放宽,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与人才。国产动画作品也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一定的认知与好评。但是即便如此,由于受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升,对动画、漫画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再加之国外优秀的动画作品不断流入国内,使得我国的动漫作品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其中一个被广大受众所诟病的部分即国产动画配音不专业的问题。大多数动画配音被认为发音生硬,毫无感情。国内动画制作过程中对配音环节缺乏重视,配音行业没有形成市场,职业动画配音人才比较匮乏。动漫产业是一个链式产业,只有各个链节都齐头并进,才能使国产动画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如何改变国产动画配音不成熟的现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已经拥有成熟动画配音市场的日本动画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动画产业自身的状况,寻找一种适合我国动漫配音产业发展的方法。 首先,本文以宏观视角对我国动画配音市场进行概括。在此过程中,对动画配音的概念进行定义,在研究过程中,阐述配音对于一部动画成败的意义,得出建立一个成熟的动画配音市场对于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其次,比较动画配音与影视配音的特点与区别,得出必须进行针对动画配音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的结论。随后,阐述职业的动画配音员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分析得出什么样的配音,才能满足一部动画片的需要。然后,本研究会分析动漫产业大国日本已经拥有30多年成熟经验的声优行业发展状况,以及针对日本声优行业与日本动画产业之间相得益彰的双赢发展模式进行详细的剖析,总结出日本动漫产业风靡全球的必胜要素。接着,文章对我国动画配音行业的发展现状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从2002年国家颁布《影视动画行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以后直到今天的10年间我国动画配音行业的发展状况。总结我国动画产业的配音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并重点对这10年发展之中所暴漏出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使用PEST营销学分析法,对我国动画配音行业从宏观环境、内部环境和微观环境与上进行分析,从国家政策到经济效应,再到社会与文化要素与科技要素等等方面对我国动画配音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的优势与劣势,发展前景与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引进并译制了大量的日本动画片,使得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动画配音人才,但是随着时间发展,我国的动画配音行业依旧处在基础阶段挣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某种程度上严重拖累的整个动画产业发展的脚步。我国应当借鉴日本声优产业发展所得来的丰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改变以往动画配音行业一片散沙,配音员各自为战的旧局面,建立起一个可持续运行的动画配音市场,用优秀的配音去促成优秀的动画作品。
回答3
中国动画大部分的配音员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千篇一律,基本上,不论是国产的原创动画,还是给国外动画配音的配音员,声音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那几个人。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归为以下几点:
1:很多人都不愿意给动画配音(尤其是成年人),不论是国产动画还是国外动画。他们都觉得,给动画配音是件很丢脸的事,因为很多人都担心。当自己的声音让别人从很幼稚的动画人物中发出时,并被熟人听出来是就会有一种很不自在的感觉,觉得很丢面子。
2、资金的问题:要想让别人做中国动画的声优,如果是我国的港台明星、又或者是内地明星、歌手等等。一是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大部分明星都有自己忙不过来的事,哪有时间给动画配音。即使有几个愿意的,开出的价格也是天文数字。曾经某明星给某动画配音,居然要每分钟220元的酬劳。举个例子,以《快乐奔跑》来说,那里面就有明星的配音,动画花掉了将近好几千万元,光是付给那些明星的声优费就占30%左右。而现在中国动画,大部分都是以小孩子为主题,主人公都是小孩。请的声优自然让孩子配音即可(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基本不用花销;就算是剧情中有大人出场的场面,也只要请给所有动画配音的专业配音人员做就行了。这种配音员,通常要为上百个不同动漫的角色配音,而且因配音动画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制作动画的工作人员,只不过是在原工作上多了个配音的角色。所以,所要的报酬很低很低。这样,就为动画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
3、没这个必要:孙叔叔我认为,动画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一种消遣品,动画只是给孩子们作为教育的一种“寓教片”根本没必要刻意找好的声优,你找到好的声优,小孩子又能认知多少呢?随便找几个人,就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何乐而不为?相对比较来说,日本动画就大不一样,做个最近的比较。就以前段时间刚上映的《黑执事Ⅱ》来说,给那些角色配音演员有一大部分都是日本的有名歌手,如坂本真绫、小野大辅等等,对此,孙叔叔我曾在业余时间问过黑执事作者枢梁,动漫只不过是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一种消遣品,干吗要如此认真。高价请那些歌手、明星等等配音,这只能增加无谓的花销。而她却答道,动漫不仅仅只是一种视觉的消遣品,而它也寄存着很多人的信念、理想甚至是最美好的感觉。倘若一部好的作品,没有好的声优,对喜爱这部作品的观众是一种亵渎。对于这句话,当时我没说什么。但现在想起来,真是一个大笑话,笑得孙叔叔我前仰后合:动漫不过是人随手画画,然后用电脑特技做出来的“死人”。

回答4
目前国家在大力地扶持民族动画事业,中国动画艺术家也在为国产动画的发展花费大量心血,而国产动画却仍旧由于缺乏创新,思维固定等等众多原因不能举步。由此,中国动漫的配音也由20世纪前半期的辉煌到现在的疲软状态。中国动漫配音的出路在哪里,是值得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aitirun 发表于 2005-1-11 08:18:00

棒!

88

yelaihuan 发表于 2010-7-27 08:47:47

感谢楼主,这是我找了很久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动画配音该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