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真耳机与监听耳机区别
高保真耳机与监听耳机区别什么叫高保真耳机
常听说“高保真耳机”、“高保真音响”。音响中的“高保真”指的是什么
高保真简单的说就是 让你感受原汁原味的声音
好象就在你对面一样 也就是所谓的高还原度
高度保留真切感吧
电脑的声卡处于电磁干扰的环境下,而且电脑上的音乐多数是MP3,它经过压缩和处理,已经损失了一部分高音部分,所以如果接在高保真音响上,反而会听到这些不完美的声音部分.
一台高保真音响直接用音频线连接电脑可否行?2种硬件是否有影响或成在不匹配?
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高保真音响的频率和你电脑的声卡支持频率在一个区间内的,连接电脑相当于接了外接音箱,虽然高保真的要求的码率要高些,但是一般有外部电源供电,没什么问题,但是最好把音量等调小些,否则可能导致高音出现破音低音太震,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脑输出连接到功放输入,没有影响,也不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什么叫功放的音响?
楼上的那位复制的实在太多,LZ哪有心思看完。
简单说就是拥有一个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组合的就是功放音响。
一般的功放都是采用电子管方法功率的,扬声器不能称为功放!
功放俗称“扩音机”他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推动音箱防声。一套良好的音响系统功放的作用功不可没。
功放是音响系统中最基本的设备,它的任务是把来自信号源(专业音响系统中则是来自调音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可以说是各类音响器材中最大的一个家族了,其作用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电流去推动扬声器进行声音的重放。由于考虑功率、阻抗、失真、动态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控制调节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内部的信号处理、线路设计和生产工艺上也各不相同 。
功放分类
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放(又称B类)、甲乙类功放(又称AB类)和丁类功放(又称D类)。
甲类功放是指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正弦波的正负两个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输出元件都不会出现电流截止(即停止输出)的一类放大器。甲类放大器工作时会产生高热,效率很低,但固有的优点是不存在交越失真。单端放大器都是甲类工作方式,推挽放大器可以是甲类,也可以是乙类或甲乙类。
乙类功放是指正弦信号的正负两个半周分别由推挽输出级的两“臂”轮流放大输出的一类放大器,每一“臂”的导电时间为信号的半个周期。乙类放大器的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会产生交越失真。
甲乙类功放界于甲类和乙类之间,推挽放大的每一个“臂”导通时间大于信号的半个周期而小于一个周期。甲乙类放大有效解决了乙类放大器的交越失真问题,效率又比甲类放大器高,因此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丁类功放也称数字式放大器,利用极高频率的转换开关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的优点。许多功率高达1000W的丁类放大器,体积只不过像VHS录像带那么大。这类放大器不适宜于用作宽频带的放大器,但在有源超低音音箱中有较多的应用。
按功放输出级放大元件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端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
单端放大器的输出级由一只放大元件(或多只元件但并联成一组)完成对信号正负两个半周的放大。单端放大机器只能采取甲类工作状态。
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尽管甲类放大器可以采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见的是用推挽放大构成乙类或甲乙类放大器。
按功放中功放管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胆机和石机。
胆机是使用电子管的功放。
石机是使用晶体管的功放。
按功能不同,可以前置放大器(又称前级)、功率放大器(又称后级)与合并式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用于增强信号功率以驱动音箱发声的一种电子装置。不带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等附属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后级。
前置放大器是功放之前的预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强信号的电压幅度,提供输入信号选择,音调调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称为前级。
将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两部分安装在同一个机箱内的放大器称为合并式放大器,我们家中常见的功放机一般都是合并式的。 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AV功放,Hi-Fi功放。
AV功放是专门为家庭影院用途而设计的放大器,一般都具备4个以上的声道数以及环绕声解码功能,且带有一个显示屏。该类功放以真实营造影片环境声效让观众体验影院效果为主要目的。
Hi-Fi功放是为高保真地重现音乐的本来面目而设计的放大器,一般为两声道设计,且没有显示屏。
按照使用元器件的不同,功放又有“胆机”[电子管功放],“石机”[晶体管功放],“IC功放”[集成电路功放]。近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概念在胆机中的使用,使得电子管这个古老的真空器件又大放异彩,它的优美的声音,令许多烧友拜倒。资深的发烧友几乎都有一台。“IC功放”由于他的音色比不上上两种功放所以在HI-FI功放中很少看到他的影子。
功放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专业功放”“民用功放”“特殊功放”。
专业功放”一般用于会议,演出,厅,堂,场,馆的扩音。设计上以输出功率大,保护电路完善,良好的散热为主。大多数“专业功放”的音色用于HI-FI重放时,声音干硬不耐听。
“民用功放”详细分类又有“HI-FI功放”“AV功放”“KALAOK功放”以及把各种常用功能集于一体的所谓“综合功放”。
“HI-FI功放”就是我们发烧友的功放了,它的输出功率一般大都在2X150瓦以下。设计上以“音色优美,高度保真”为宗旨。各种高新技术集中体现在这种功放上。价格也从千余元到几十万元不等。“HI-FI功放”又分“分体式”[把前级放大器独立出来],和“合并式”[把前级和后机做成一体]。一般的讲,在同档次的机型中“分体式”在信噪比,声道分割度等指标上高于“合并机”[不是绝对的]。且易于通过信号线较音。合并式机则有使用方便,相对造价低的优点,平价合并机输出功率一般大都设计在2X100W以下,也有不少厂家生产2X100W以上的高档合并机。
“AV”功放是近年脱缰而出的一匹黑马,随着大屏幕电视,多种图象载体的普及,人们对“坐在家里看电影”的需求日益高涨,于是集各种影音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功放应运而生。“AV”是英文AODIOVIDIO即音频,视频的打头字母缩写。“AV功放”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杜比环绕,杜比定向逻辑,AC-3,DTS的进程,AV功放的与普通功放的区别,在于AV功放有AV选择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AC-3,DTS解码器,和五声道功率放大器。以及画龙点睛的数字声场电路,为各种节目播放提供不同的声场效果。但是由于AV功放在电路的信号流通环节上,经过了太多而且复杂的处理电路,使声音的纯净度”受到了过多的“染色”,所以用AV功放兼容HI-FI重放时效果不理想。这也是很多HI-FI发烧友对AV功放不肖一顾的原因。
“KALAOK功放”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功放。它与一般功放的区别在于“KALAOK功放”有混响器从过去的BBD模拟混响发展到现在的DIGETAL数字混响],变调器,话筒放大器。近年来一些厂家为了市场的需求,把包括AV功放,KALAOK功放在内的各种功能组合成一体即所谓“综合功放”,这是一种大杂烩功放,什么都有,什么也做不好,是一种面向农村的抵挡功放。
“特殊功放”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在特殊场合的功放,例如警报器,车用低压功放等等,在此不再介绍。
性能指标
功放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输出功率,频率响应,失真度,信噪比,输出阻抗,阻尼系数等。
输出功率:单位为W,由于各厂家的测量方法不一样,所以出现了一些名目不同的叫法。例如额定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音乐输出功率,峰值音乐输出功率。
音乐功率:是指输出失真度不超过规定值的条件下,功放对音乐信号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
峰值功率:是指在不失真条件下,将功放音量调至最大时,功放所能输出的最大音乐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当谐波失真度为10%时的平均输出功率。也称做最大有用功率。通常来说,峰值功率大于音乐功率,音乐功率大于额定功率,一般的讲峰值功率是额定功率的5--8倍。
频率响应:表示功放的频率范围,和频率范围内的不均匀度。频响曲线的平直与否一般用分贝表示。家用HI-FI功放的频响一般为20Hz--20KHZ正负1db.这个范围越宽越好。一些极品功放的频响已经做到0--100KHZ。
失真度:理想的功放应该是把输入的讯号放大后,毫无改变的忠实还原出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经功放放大后的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较,往往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畸变,这个畸变就是失真。用百分比表示,其数值越小越好。HI-FI功放的总失真在0。03%--0。05%之间。功放的失真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交叉失真,削波失真,瞬态失真,瞬态互调失真等。
信噪比:是指功放输出的各种噪声电平与信号电平之比,用db表示,这个数值越大越好。一般家用HI-FI功放的信噪比在60db以上。
输出阻抗:对扬声器所呈现的等效内阻,称做输出阻抗。
一台功放的性能指标完好不一定证明有好的音色,这是初烧友必须认识到的。这也是众多发烧友苦苦探索追求的。
什么是HI-FI音响
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那么什么样的音响器材的重放声音才是Hi-Fi呢?迄今为止仍难以做出确切 的结论。音响界的专业人士借助于各类仪器,通过各种手段,检测出各种指标来决定器材 Hi-Fi的程度,而音响发烧友则往往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判断器材是否达到心目中的Hi-Fi。判别重放声音高保真程度的高低,不仅需要有性能优良的器材和软件,而且还要有良好的 听音环境。因此,如何正确衡量音响器材的Hi-Fi程度,还存在着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的差 别。
Hi-Fi=高保真,发烧友口中的Hi-Fi系统一般指技术指标较高音响器材。Hi-Fi上无止境。
那么HIFI音响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呢?
Hi-Fi音响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一体式、套装式及组合式。一体式的音响系统是将各种 功能的器材和扬声器组装在一个机箱内,不可以随意拆开,此类机器一般为低档普及型机 器。套装式音响系统是由生产商设计,将各种器材单搭配成套,各个单元之间可以拆开。 音响组合则是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各种型号的器材,进行自由组合。
音响系统主要由听觉系统(人的耳朵)、硬件系统(器材)、软件系统(信号源)及 听音环境组成。是指将音源软件中的磁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材,它主要包括DVD、S-VCD 、VCD、CD、调谐器、卡座及高保真录象机等。
功率放大器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电流去推动扬声器进行声音的重放。
音箱是一套音响器材的喉舌,音源软件最终的声音依靠音箱来表现,音响器材重放声 的优劣完全靠音箱去表达,因此音箱在音响器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音响系统有那些主要技术指标?
还有音响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有:频率特性、信噪比、动态范围、瞬态响应、立体声分离度、立体声平衡度。
频率特性:音响设备重放时的频率范围(频率响应)以及信号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幅频特性)。幅度的单位是dB,频率的单位是Hz。音响系统的频率响应至少达到32-180 00Hz,在此频率范围内信号幅度变化应小于2dB。
信噪比:在同一参考点有用信号、与噪音的比值的对数。在音箱输入点信噪比70dB,人耳距音箱一米噪音几乎不可闻,Hi-Fi系统一般达到100dB以上。
动态范围:音响设备重放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静态时系统噪音输出功率之比的对数。Hi-Fi系统一般达到100dB以上。
失真度:音响设备重放时,音源信号的失真程度。有谐波失真、交调失真、瞬态失真 。Hi-Fi系统谐波失真一般小于1%。
立体声分离度:左右两声道的分离度。反映左右两声道的串扰程度。
立体声平衡度:左右两声道的信号增益之差。
音响发烧友有哪些常用术语?
在音响发烧友中常用的“行话”较多,列几个术语如下:
神经线: 低电平、小电流的信号线。
发烧线: 截面较大、股数较多的音箱线。
煲机: 短时间完成器材磨合期的方法(过程)。
摹机: Modify,对音响器材的改造过程。
胆机: 电子管功放。
石机: 晶体管功放。
胆石机: 电子管、晶体管混合功放。
环牛: 环型变压器。环牛漏磁较小。
大水塘: 10000uF以上电容滤波的电源系统。
补品: 高档元、器件。
就是高保真音响系统,包括高保真的碟机,高保真的解码器和功率放大器,高质量的连接线再加上高保真的音箱就组成了一套高保真音响系统即HI-FI音响。
一套高保真的音响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碟片所携带的音响信号,绝对是一种高享受。
请懂行的人给推荐一款高保真耳机。
用DVD机放CD唱片,古典音乐的,还有就是从网上下载的歌曲之类的,梢好一点即可,物越美价越廉越好,因为平时听音乐主要还是以音箱放音为主,耳机是为了在晚间用的。
森海塞尔的HD系列,价位在300到700
我用的他家的PX200 什么叫煲耳机?怎么煲?
问题补充:是说耳机用的越久越好么?
如何煲耳机
新买回来的耳机,听感不错。可是与朋友的用了有一段时间的同型号耳塞对比起来,总是差强人意。低音紧而生硬,中音不够柔和丰满,高音部分毛刺尽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只新买的耳机还没有褒过!
那么,何谓褒耳机?大家都知道,新的汽车,机器等,在正常使用前都是要经过一个叫做“磨合”的阶段,使内部的机械装置充分协调配合,提前进入到最佳状态。同样,耳机的推动单元(耳机里边的扬声器)也是一个机械装置,准确来说应该是半机械、半电子的结合物,主要由音圈、震膜、定位环(固定震膜的金属环)等组成。机械部分属于顺性系统,包括震膜和固定在震膜上的音圈。顺性元件可以等效于电子元件中的电容,电容储存的是电能,震膜和音圈储存的是动能。耳机单元顺性的大小就等同于震膜和音圈这两个电容的并联值,也就是是决定音质好坏的关键。震膜和音圈所使用的材料是高顺性材料,其内部分子结构在定型初期不稳定,所以顺性大小也不稳定,刚转用在扬声器单元上时其顺性通常比较小(通常直观的理解就是还比较生硬),因为分子结构相对处于稳定期。长时间地运动之后,分子之间距离拉远,分布均匀顺性加大许多,扬声器整体的顺性也加大许多,扬声器一个最重要的数值就是最低谐振频率,专业上叫F0,这个值基本决定了扬声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频率,它取决于扬声器的等效质量和等效顺性,因为扬声器是一个机械共振系统等效于一个电路上的共振电路,共振电路的频率取决于电感(扬声器等效质量)和电容的大小,FO的大小和电感与电容的大小成反比,所以扬声器顺性越大,扬声器的F0就越低,低频下潜就越好。顺性的变化牵一发动全局,扬声器整体的所有机械数据动会变化,如扬声器的机械品质因数,顺性大了就等于机械损耗增加,因此机械品质因数会变低,就等同于声音听起来比较松软。所以新的耳机相对听起来都有低频下潜不深、量感也较小、生硬,中频表现不够柔和,高频还有毛刺、太过尖锐等症状(当然,这也是由耳机本身的素质决定的)。褒一段时间后,扬声器单元的顺性(或说弹性)增加,前后移动会轻松自如,这样声音就会丰满轻松,音质也就好一些了。
那么,要如何褒耳机呢?以前流行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接上收音机,调到一个无电台的频率上,利用收音机发出的“嘶嘶”声(粉红色噪音)长时间让耳机工作,以达到褒机的效果。但用这个方法不太明显,还不如直接戴上耳机听音乐这样来得更快。也有用专门的频率发生器来生成某一段固定或扫描的频率然后输入到耳机这样来褒的,这种方法效果比较明显,所使用的时间也能缩短很多。但是大部分的玩家都没有这一类的仪器,那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褒耳机最有效率呢?在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的爱好者编出了一些程序,利用计算机处理出一些波形、频率,通过声卡输出,达到一些真实频率发生仪器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虚拟仪器”。类似这样的频率测试软件有很多,笔者现在用的是一个叫Test Tone Generator的软件,简单易用,功能专一,体积也小。下面就来说说怎样用它来褒耳机。
褒机一般都是用低频。所以,只要把TTG设置低频就可以了。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固定频率输出;二是用扫描频率。效果都差不多固定频率的褒机方法是在固定频率输出(CONSTANT TONE)的FREQUENCY那输入一个数值,一般是20到50就可以,还要选中LOOP,DURATION时间没所谓,波形用SINE(正弦波)增益为0 DB,然后就可以在声卡上插上耳机,让它长时间工作。
扫描频率方法就是用扫描频率(SWEEP)那的INITIAL FREQUENCY那输入起始频率,在FINAL FREQUENCY那输入结束频率,一般我认为从20HZ到100HZ比较合适,DURATION时间是设置扫描一次所用的时间,然后其他的操作和固定频率一样。很多朋友问过我,为什么只褒低频。其实,从上面所述的褒机的原理就可以知道是为什么了。
在褒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连续工作太久!因为音圈存在着电阻,工作久了会发热,搞不好还会烧了音圈!最好是隔两个小时停几分钟然后在继续。二是音量千万不能太大,耳塞震膜是很脆弱的材料,音量大的话,音圈运动的行程也就大,从而剧烈拉动震膜,会造成音圈松脱,震膜变形甚至撕裂等等。特别是像888这样“脆弱”的耳塞,更是要小心。调准时只要调到能明显听到的声波或者是说空气的震动就可以,千万不要调到太大、听到震膜在剧烈震动这种情况。小心保护好你的耳机。
最后要强调一点的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耳机褒过都会变好声,这要和耳机的本身的质素所决定的,有些耳机褒后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也是正常的。我们褒机的目的是帮助它迅速度过老化调整期,使其各组成部件的物理特性达到稳定。未煲过的耳机振动系统可能会比较紧、比较硬,通过煲机,可以让它的振动系统松弛下来,参数也趋于稳定,因此音质会变好一点。还有就别把褒机的效果想得太好了,褒一段时间后再褒来褒去效果不会太明显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要有好的声音主要还是看音源等
设备。
煲”耳塞的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数张CD碟,这是因为CD音质是目前民用级别(撇开并不实用的SACD和DVD-AUDIO)可以达到最好效果的音乐质量,而且爹片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以下所有操作也均以CD随身听为例。“煲”机碟最好是张频响范围非常宽广的碟片,单独使用一般的纯人声碟肯定不行。推荐一些正版的发烧碟,比如《TITANIC》、《阿姐鼓》和《1812序曲》等等。还有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和中国民乐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下面笔者就来“煲”好你的耳塞。
《TITANIC》电影原声CD中的第3段《SOUNTHAMPTON》、第9段《THE SINKING》和第10段《DEATH OF TITANIC》。《SOUTHAMPTON》虽有抄袭贝多芬的《欢乐颂》之嫌,但声音层次非常分明,乐曲包含的信息量也很丰富。高中音柔顺致密,隐隐而来的阵阵低频能量予人一种深邃感。这首曲目在全频段都有突出表现,对于耳塞的全面震动是非常有好处的。而《THE SINKING》和《DEATH OF TITANIC》除了与上面一首有同样出色的全频表现以外,在动态上更胜一筹,整体声音能量十足,如果没有“煲”就听这样的曲子,耳塞的震膜要“受苦”了!
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电影原声CD中的第4段《序曲:宝莲灯》和第13段《望月节的舞蹈》。《序曲:宝莲灯》一开始声音较为轻柔,但越到后来,声音动态越大,能量也越多。中间还夹杂着一些人声的合唱,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曲子,唯独其低音略微少了一些。《望月节的舞曲》中一开声的低频以及中间一段女声对于耳塞中低频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滚石24K24BIT金碟——万芳》CD中的第一段《猜心》是笔者用作试音的保留曲目,用来“煲”耳塞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首曲目的第一段主要是人声独唱,不过到了后面,乐器就越来越丰富,但整体仍可算是轻柔。“煲”耳塞不能一直用大动态来“煲”,也需要在中间做一些调整。而且,这首曲目中的人声非常出色,可以用作“煲”耳塞结束以后的试听之用。
其实优秀的曲目太多了,笔者在这里推荐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把随身听和耳塞准备好,放入碟片,音量上要开的大一些。现在的随身听为了延长播放的时间,输出功率普遍较低,用户大可以把音痢到90%以上,不过最好不要开效果)煲”耳塞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的来,首先用一些舒缓的音乐,比如上问中提到的《猜心》,先放5~10个小时。然后再换略微“厉害”一点的音乐,如《SOUTHAMPTON》,继续播放10小时以上,最后才是诸如《THE SINKING》和《DEATHOF TITANIC》之类的音乐,一直要播放到耳塞基本上“煲”好。为了确定耳塞“煲”的情况,用户可以每隔10小时听一次,一般来说,效果都会有一些差距,等到差距不明显的时候,就可算是“煲”好了。当然,这种鉴别方法也不是很容易实现,那么就准备“煲”50~100个小时好了。不过要达到大功告成就需要日常不断的使用才行,要使耳塞真正达到最佳效果,时间上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
前后声音的对比
笔者“煲”耳塞“煲”过很多,最有感触的就是索尼(SONY)MDR-E888了。这是一款目前相当高级的耳机,市售价在人民币400元左右。但是这款耳塞刚买回来试听的时候,常常都会有高音发干,中频毛刺多多等问题,让人觉得完全不值400大元。不过一旦MDR-E888“煲”好了,那么她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柔顺的高频、温暖但绝无毛刺的中频、深沉有力的低频,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个耳塞。个人认为,MDR-E888是笔者见过的耳塞中最需要“煲”的一款,这可能和它独特的生物震膜有关系。其它的耳塞也都需要“煲”,“煲”过以后都主要体现在低频弹性感得到加强,高频柔顺感有了提高,只是结果好象没有MDR-E888那么夸张!
“煲”耳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煲”和日常合理使用相结合,如果能正确的“煲”好你的耳塞,那么,相信她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正常应该有分阶段,用扫频信号最好,音乐也可以,
第一阶段12小时左右,选用柔和的音乐或白噪声,意在热身,初步活动单元部分,标准化听音的80%音量
第二阶段12~24小时,可选择动态范围大的曲目,给耳塞做全面运动,标准化听音的120%音量。
第三阶段12~24小时,初听耳塞后,可选择信号对不满意的部分集中火力开褒,标准化听音的150%~~200%音量。
只要你够耐心,逐步做好这些步骤,即使是再娇贵的耳塞,也全然没有问题。
实际上最好的煲,就是先热身一下24小时左右,然后就开始使用,100小时左右,自然就能达到良好的状态,没必要太过刻意的追求褒耳塞的效果,当心适得其反。
耳机要煲吗,我觉得如果不着急,听一段时间就进入状态了
怀疑者2:
煲耳机的办法可以参照煲音箱。。。
我对煲耳机有点疑问,刚开箱的HD600听起来很生硬,高音也不如想象的清脆,听了几天以后,感觉好多了。感觉
耳机放开了许多,问题是耳机煲开了,还是我的耳朵适应了这个耳机。
粗暴者1:
用较大音量(你还能忍受的最大音量)反复播放CD或FM,连续放它三天三夜。
插在收音机上褒最好!音量开大,但别过大,以免损伤耳机。放它三天三夜!觉得吵就拿衣服包起来!
粗暴者2:
找个音源,开到适当音量或者音量稍微大一点,连续放他个几十小时。我一般是用收音机。
自然者:
我觉得没必要老是提起煲机,其实让机器自然损耗似乎更好些。如果,非要煲好像一般流传两种方法:
1、用空白噪音进行至少32小时的长时间播放。没有空白噪音音源就放无线电也成。
2。用CD机放中频音乐为主的音乐,大概32小时左右。
看个人喜好吧!
最简单的方法:
最简单易行的耳机煲法:
找个有耳机插孔的收音机,把收音机调到无信号沙沙响的地方,插入耳机。
电视
一般的音乐就可以,最好内容丰富点,收音机也可以,煲的时候用正常音量,或者大声点,不要太大声啦,,每煲
几小时耳机要休息一段时间。
如果没有立体声收音机,用其他音源是一样的,比如用cd机,用一张低频动态比较强劲的cd,反复播放就是了。
关于煲耳机,到底是煲什么,我自己一点认识是,主要是让耳机的机械系统的一个迅速老化过程,动圈耳机的发声
系统是由音圈驱动振膜,而振膜是固定在耳机的架子上,从理论上讲,振膜运动应当是一种活塞(垂直)运动,这
需要振膜的边缘有较大的顺性,煲就是煲这里,新耳机的振膜边缘是比较紧的,弹性大而顺性小,煲耳机就是让它
的边缘活动开,声音就不那么发紧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耳机发音各部分的固定是用胶粘在一起的,所以无论煲还是平时用,还是要保持在一定的音量范
围内,第一,虽然现在粘接技术已经保证有相当的强度,一般情况下不会把音圈震散和振膜开胶,但万一出现就是
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二,振膜的活动范围有限,在正常情况下,他是在线性范围内工作,以保证足够低的失真度,
超过这个范围,任何耳机的失真都会让你接受不了的。
所以我认为一是要有一定的音量,基本是你耳朵受不了时的音量,但不能太大;二是保证有一定连续时间;三是如
果不愿迅速老化,不煲也可以。
我个人在对k501煲的时候是在discman上用hifi西班牙连续3小时,有朋友说这样起码让耳机少活十年,显然他是没
弄明白“煲”的原理。
经典1:
老犬
慢煲出好声 慢煲出好声
煲机的话题由来已久,众说纷纭,各有其论。老犬首次出贴怎么就来了这么个题目,实有“陈谷子烂糠”之嫌,不
过“旧瓶装新酒”古今有之。诸位不妨小酌三杯,品品其中别样滋味。
大凡有车族都有新车磨合的经历,何为磨合?音响行话——“煲”也。汽车的磨合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引擎要空转
多少个小时,一档、二档、三档……要行走多少公里等等不一而足。为了限制新车的出力有的还安装了限速器,限
制进入汽缸的燃气量,让你想快都快不了,只能在磨合完之后,才允许折除。当你磨合结束更换机油时,你才发
现,好家伙!原来这油中竟有这许多残兵游勇、金属碎屑,足足吓你一个大跳。
车子磨合的好坏对今后的出力和寿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凡有经验者都会延长这个磨合期限。钢筋铁骨的家
伙开始竟要这般伺候,想想我们的音响器材,尤其是我们那么娇贵的耳机应该怎样去煲?
煲耳机主要是煲耳机的振膜,就目前而言,静电耳机振膜的厚度已薄到1·35微米,动圈耳机的振膜也只有几微米
到十几微米(我们头发的直径大约是60~90微米)。振膜本身在制造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
骨架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我们所说的煲耳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
我常看到一些Hi-Fi大师们的器材试听报告,水平高低且不评论,只是那开头大多是先把器材开足马力猛煲它三天
三夜,让它受尽皮肉之苦,自以为进入佳境,而后才是如何如何好声好声评论一番。天长日久煲机之法由此而生,
效仿者不计其数。如此煲法就不怕损伤器材,落下隐患,好声不长!
我以为音响器材虽不是工程机械、铁车钢马,但也有相通之处。好事需多磨,慢煲出好声!煲机还是分为舒筋、通
络、习武、打擂、出道五步为好。以耳机为例:
1、 舒筋——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100~15000Hz/5s扫频信号更好);
2、 通络——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50~18000Hz/3s扫频信号更好);
3、 习武——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用20~20000Hz/2s扫频信号更好);
4、 打擂——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用18~22000Hz/1s扫频信号更好);
5、 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我想这种煲机方法最少有两大好处,第一可以了解煲机各阶段音质变化的规律,理解煲机的作用,积累经验;第二
可提高器材性能,不留隐患延长器材寿命。
写到这不禁想起电影《尼罗河惨案》中大侦探波洛的一句话“干事悠着点!”。
第一回露面送给各位兄弟一个见面礼,望大家下载,绝对很好用噢!!!
就是这样的煲法,音量绝对不要开的太大,新耳机都比较紧,太大声很容易损坏.
经典2:
闲扯"煲"耳机
新买的耳机,其震膜没做过"运动",振膜的折环较硬,这时的耳机在听音时,整个频响声压都会比标称值低,特别是在
高频段和低频段(这只是相对的),灵敏度也比标称低.这时的耳机在听音时会有高低频延伸不佳,量感差,声场不开
放,细节不够丰富清晰的情况.如何处之??-----"煲"
咋个煲法??接上音源,放上唱片,开他一个震天价响,来他个不分昼夜,连煲XX-小时,好了!!!是吗???
用音乐煲耳机不妥吧?由于音乐中包含的频率相当丰富,每一个频段都有相当的能量..中高频段,振膜的运动量较小,
那只是在给耳机按摩."煲",是让耳机尽快的进入工作状态,用音频煲耳机就象中药,虽功效全面,但速度慢.本着先标
后本的原则,小的下了一记方子,如下:
用一变压器,W数不限,二次电压为6V交流,取一5K/2W以上的可变电阻(材质不限),再根据耳机的阻抗,将两耳机高阻
并联.低阻串联,再与先前的5K电阻串联,接入6V交流电源中,然后调整5K电阻,使音量适中即可...
这个方法是用50HZ低频信号煲耳机,这种方法可以使耳机震膜充分运动,耳机这样熟得能快些.不过在煲的时候要注
意以下3点:
1. 5K电阻在接入电路之前,一定要在5K端,如果接错,交流信号直接加到耳机上,有烧耳机的危险.高阻还好,低阻十
之八九要玩完...
2. 耳机音量不要开得太大.耳机在低频段的阻抗比标称值低不少,.再加上人耳对低频的敏感度相比中频要弱些.如
果把音量开得和1KHZ信号的音量一样大,那耳机所承受的功率起码是相同音量的1KHZ信号的两倍以上..小心耳
机!!!!!
3 耳机每煲一个小时,应该休息一下.这样做主要是让耳机音圈在通过低频信号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充分的散发出去..
如果是连煲,而且还是大功率,积热很可能融化掉音圈上的封胶.这时候这只耳机在听音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点"弦
外音",那时侯的你难受?痛苦?骂我?还是莫名其妙?????
我的240M就是这样煲出来的..煲完以后的240M声音更加的清晰.纯正,细节更丰富,整体清俪可人.高频晶莹剔透,延
伸悠远..低频不温不火,量感稍有增加,下潜明显比以前深了些,而且速度也快了不少,有弹性,有速度,够劲.其人声
也比以前底气足了,声音更加亲切耐听,有一种耳语之感,温文的,暖暖的``````
试音碟用的是<悲情城市>的第一曲和第五曲,还有<高保真音响>赠送的一张CD
<悲情城市>的第一曲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其57秒处的一声三角铁,清脆无比,延伸悠长.听此一音,使人在阴霾的
乐音中找到了一丝希望..第五曲中的梆子声,能量集中,非常有穿透力....
<高保真音响>赠送的CD就两首曲子,一首是一个鼓乐,一个是一首女声合唱..
这是一首纯鼓乐,动态.能量感都非常的大,有着很强的压迫感,低鼓的下潜深沉有力,弹性十足,鼓的余音非常的清
晰,整个鼓阵的排布录得非常准确,是一个测试低频的利器!!!!
第二首女声合唱,最突出的是她的声场非常宏大,幽幽的乐音中轻轻飘来了缦妙的女声,请新温暖,有天籁之感.听音
时,能准确的听出女声各声部的位置,演唱者换气声也清晰可辩,录得真是让人佩服佩服!!!
这两张唱片是我用的最多的,其录制效果倒称不上什么天蝶,,但我对他们非常的熟悉,用他们来试音,我能很好的区
别出器材的不同之处,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试音碟这东西,天碟固然好,但最重要的是她得是你熟悉和热中的音乐,
不熟悉不喜欢的碟子,听天碟也不知其所云!!!!
编筐做篓,重在收口.其实这篇文章我早就写好了,遂迟迟未出,主要是前段时间我刚来论坛时间不长,个人水平又多
有不足,文笔又差,怕贴出来大家笑话.今天也是斗胆,斗斗包袱,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错误的地方万望
是听很久耳机的意思
关于煲耳机,到底是煲什么,我自己一点认识是,主要是让耳机的机械系统的一个迅速老化过程,动圈耳机的发声
系统是由音圈驱动振膜,而振膜是固定在耳机的架子上,从理论上讲,振膜运动应当是一种活塞(垂直)运动,这
需要振膜的边缘有较大的顺性,煲就是煲这里,新耳机的振膜边缘是比较紧的,弹性大而顺性小,煲耳机就是让它
的边缘活动开,声音就不那么发紧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耳机发音各部分的固定是用胶粘在一起的,所以无论煲还是平时用,还是要保持在一定的音量范
围内.
第一,虽然现在粘接技术已经保证有相当的强度,一般情况下不会把音圈震散和振膜开胶,但万一出现就是
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二,振膜的活动范围有限,在正常情况下,他是在线性范围内工作,以保证足够低的失真度,
超过这个范围,任何耳机的失真都会让你接受不了的。
所以我认为一是要有一定的音量,基本是你耳朵受不了时的音量,但不能太大;二是保证有一定连续时间;三是如
果不愿迅速老化,不煲也可以。
我个人在对耳机煲的时候是在收音机上用空白档连续48小时,有朋友说这样起码让耳机少活十年,显然他是没
弄明白“煲”的原理。
新的耳机,许多人都发现耳机需要煲一些时候才更好听。但绝不能用大音量、大动态或是电子音乐唱片,实际上煲耳机和汽车的磨合是一个道理,慢慢的磨合,才会使机械部分(震动部分就相当于机械部分)得到最好地磨合,狂煲对耳机一点好处也没有,煲不好的话音圈都可能会变形。因此文火慢炖才有滋味,一般情况下,只要使用就是在煲机;但有一点就是,要使耳机达到最好最佳状态,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煲,那就是:用试音碟用30----40%的音量连续播放12----24小时,休息一天然后有选择的连续播放不同风格的CD,5-----10小时(包括人声、交响、电子乐、流行和AV现场),接下来选择你最喜欢的CD用较大的音量(你能接受的最大音压)试1-----2小时,最后恢复中等音量播放柔和的音乐(比如班得瑞或钢琴曲)5小时,基本上煲机过程完成!之后耳机的声音应该是相对最正常的!一般新买回来的第一周都是煲机的时间,一个月下来相对耳机的声音已经95%都发挥了,用了6个月(平均每天2小时)的耳机是煲的最佳状态。但是要注意:即使煲好的耳机在平时使用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开大音量!音量过大会使耳机的线圈和震膜变形,造成磳圈或者烧毁
所谓煲,就是让耳机用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状态,就像汽车磨合一样
我建议先小音量用单调的音乐去播放20-40个小时,然后就自然听
煲耳机音乐我一般选高品质的《闲云孤鹤》,这个低频可以让振膜松弛
中音就用蔡琴的《月光小夜曲》,高音一般用葫芦丝乐小音量去播放几个小时
其实很多人不建议刻意去煲耳机的,除了SONY888外,其它的耳机开声就能知道他素质的高低,煲的话,就是让他高品不刺耳,中频饱满圆润,低频清晰有弹性,如果你觉得三频都能达到这种效果,那说明你的耳机已经处在正佳状态了!
自己的一点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把耳机连续播放一段时间,音质可以变得更好一些,其实不煲也一样,用一段时间自然就相当于煲好了。这就相当于新买的汽车需要磨合,
什么是高保真耳机?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1-10标准高保真耳机的主要性能是:频率响音不低于50Hz到12500Hz;典型频率响应的允许误差±3dB;频率响应曲线的斜率不超过没倍频程9dB在250Hz-800Hz内左右单元在同一倍频程带宽内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2dB,100Hz-5000Hz范围内,声压级为94dB时,谐波失真不超过1%,100dB时不超过3%;耳机的频率响应在2KHz-5KHz之间允许有所下降,以改善透明度和空间感。
5.1声道高保真振动耳机。中的5.1指什么?
提问者: 鱼爱陆地 - 三级最佳答案5.1声道分为预先录制和游戏两种。预先录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传统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较知名的声音录制压缩格式,如杜比AC-3(Audio Coding3,第三代音响编码)、DTS等都是以5.1声道系统为技术蓝本的。
5.1采用左(L)、中(C)、右(R)、左后(LS)、右后(RS)五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犹如身临音乐厅的感觉。这五个声道相互独立,其中“.1”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这一声道可以产生频响范围20~120Hz的超低音。而所谓5.1声道音箱,“5”是指2个主音箱(前置音箱)、2个环绕声音箱、1个中置音箱共5个音箱,而“.1”是指超重低音音箱,用于进一步烘托环境,还原标准配置的5个音箱不能很好重放的超重低音(一般100HZ以下),也称低音炮。
什么是监听耳机
我似乎也在录音棚中看到过这类东西,样子就是一个头戴式耳机。
难道歌手在录音棚录音时戴的耳机就是监听耳机?这样说来监听耳机就是带一个3.5mm插头的普通耳机,插在设备上听伴奏,一边听一边唱。那么说白了它就是一个100%接受信号的耳机,没有什么效果,跟我们日常用来听mp3歌曲的相同。
那么我又觉得奇怪了,我在电视上“同一首歌”看到的歌手戴的耳麦,难道他是用耳麦唱歌,这是觉得不可能的,况且他手还拿一个话筒。那么那个耳麦起什么作用?
你好!
监听放音就是再现你所需声音来源的真是面目,使用的发声设备就叫监听设备。它们所还原的声音是原汁原味的,未经过任何修饰。包括监听音箱和监听耳机。象录音棚里歌手、配音演员用的监听耳机,调音师、录音制作用的监听耳机、音箱等都属于这类设备。
再现声音好的监听音箱和监听耳机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比如,监听音箱是用于听整体的比例以及平衡,而耳机用于寻找细节上的问题,以及音色和平衡方面的微弱缺陷。因为一个好的作品的声音平衡及还原无论在耳机里面听,还是在音箱上面听,都不应该会有问题。
监听耳机与普通耳机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插头也有3.5mm和6mm之分。但工艺上有比较大的出入,比如磁钢、线圈的线材、音圈、音膜材料以及插头是镀铬还是镀金等等,工艺的精密程度。并不是信手拿来一个耳机就可以做监听用的。
耳麦和话筒作用是相同的,目前一般均是无线的。只是拾音膜、拾音圈大小不同,其灵敏度稍有差异而已。但是耳麦和话筒相比,却有不用手拿的独到方便之处,在歌手载歌载舞时用耳麦是再方便不过了。但话筒则可以随时放置一边,又可以随时拿着使用,耳麦就失去了这方面的机动性。
耳麦那是后台工作人员和歌手对话用的,随机应变麻``监听耳机如果给一般人听,肯定效果不明显,专业人士一听就知道,能听到一般耳机听不到的音符(效果好且减少伤害耳朵),而且降噪效果也要好的多````
先告诉你PX200是一个入门级的耳机
然后说说监听耳机 所谓的监听耳机是指达到一个数据标准制造的耳机 多用于专业录音棚 或音乐发烧友满足欲望用 监听耳机没有价格的标准 少到2000不到 多到几万几十万 所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监听耳机就是监听用途的耳机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比如寻呼小姐用的耳机也可以叫做监听耳机,当然一般的监听耳机都是指的录音用的监听耳机,要求就是忠实还原,没有音染。真正的监听耳机听起来感觉并不好,只是一些耳机发烧友的吹捧,使得人们误以为监听耳机就是高品质耳机的代名词了。比如美国歌德耳机就不是监听耳机,但它的品质非常高!而且专业的录音师也不用几十万的高端耳机,因为真正的监听耳机是工作的工具,那么昂贵,一旦弄坏了损失多大啊!所以一般的监听耳机以一千元到两千元为主。
PX200不是监听耳机,因为它的高频很不好,但这却并不影响用它来欣赏音乐,因为高频太好对听力的损害更大。PX200听流行乐感觉还是很好的。
什么叫监听耳机
什么叫监听耳机~耳机分几类,都有什么不同?
我3个月前买了一个森海PX200是否属于监听耳机~还有如何鉴别真假呢?
提问者: elvisprisly - 二级最佳答案监听耳机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客观的 不加修饰的还原声音
森海PX200不属于~
其实监听耳机没有硬性的标准 而且耳机只是根据换能方式分类或者佩戴形式分类 其它分类都不全面的
什么是监听耳机?很多人对于“专业监听”用的耳机感觉很神秘,似乎和平时用的随身听耳机、发烧耳机完全不同,
一提到监听耳机,就联系到电视画面上看到的录音棚、电视台、广播电台,其实,监听耳机不仅仅在上述场所使用,它的定义概念非常的广泛。
从使用用途上看,监听耳机分为录音棚监听、广播监听、扩声监听、专用(特种)监听等。
录音棚监听分为同期(现场返送)监听和缩混监听,现场返送一般就是把伴奏音乐、节拍或音乐旋律送给录音的歌手、演奏者,就好像唱卡拉OK播放的没有原唱的音乐一样,目的就是要让每位歌手、演奏者听清节奏和音乐,协调 录音。所以对于这一类耳机的要求是不高的,但是前提条件是耳机要选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因为录音用的电容 话筒灵敏度都很高,一些微弱的细节都会被拾进去,包括耳机里漏出的声音。 缩混监听则是对耳机声音要求最高的了,它要求能够尽量真实的还原所有声音,尽量少的音染和接近现场的声音定 位,这也是发烧耳机追求的效果,所以此类耳机可以作为发烧耳机来用。不过,反过来,发烧耳机就不是都能够当 作监听耳机的,因为大多数发烧耳机的音染比较严重,或者整个频段的频响曲线不够平直,或者相位特性不好,尽 管听感可能会相当不错,但是对于某些频段或者某些乐器,重放的效果可能会有缺陷,当然,高档发烧耳机也可以 在录音棚里用的。
再说广播监听。广播监听主要是要求电台在播出节目的时候,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以及导播、制片主任等实时监听用的。这种播出要求监听耳机有极高的语言清晰度和可懂度,能够过滤言语中影响清晰度和可懂度的杂讯,如低频 干扰、电话杂音等,当然,会有专门为耳机准备的均衡器在运作,但是耳机的素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扩声监听,对耳机的要求则可高可低,普通舞厅的监听耳机,只要能听清楚播放的音乐、语言内容,调试出比较满 意的混响和人声的比例,预监听(PFL)准确即可。DISCO舞厅一般使用单耳或双耳的封闭式监听耳机,要求低频强 劲、声压大、隔音能力强、结实耐用。对于演唱会、高档扩声场合来说,监听耳机的要求就高一些,但是一般主监 听都是专业监听音箱,耳机一般都作为辅助监听用,用高档一些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耳机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专用监听,这种监听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如寻呼台的寻呼小姐、电信局话务员等,她们戴的都是带话筒 的封闭式监听耳机,要求也是语言可懂度高。还有飞机上的飞行员监听、赛车手的调度监听、坦克乘员的指挥协调 监听、潜艇里的声纳监听等,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特种耳机。
森海塞尔发烧级 和专业监听级有什么区别?专业监听比发烧还便宜?
HD 系列专业级监听耳机 HD 280 silver
适用于专业监听应用
HD 215
出色的立体声声音,方便DJ使用的可旋转耳杯
HD 205
可旋转耳杯方便单耳收听
HD 280 PRO
HD 212 PRO
HD 25-SP II
HD 25-1 II
HD 系列发烧级耳机
HD 800
开放,包耳式的新参考级耳机
HD 650
HD 650 开放动圈设计的顶端型号
HD 600 hi-fi/专业耳机
HD 595 音效和舒适新境界
HD 555 出色的空间声场
HD 515
如果要买不到580买595行吗? 580和600 还有650都没5XX好看 800还可以就是太贵了
监听是用与舞台和录音室的 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声音回放
发烧是供人欣赏音乐的 各厂家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声音修改 更加符合人类听感
更深入一点说:录音师在录制声音的时候 本身是不想让那些低噪声,口水手 抚摩乐器的各种声音被录制下来,所以就需要一个高灵敏度的监听耳机来侦测这些细微的声音是否过多.过量.
Re:森海塞尔发烧级 和专业监听级有什么区别? 专业监听比发烧还便宜?
580买不到可以买600/650。650比600稍暗,不容易出恶声。
595的素质和580/600/650不在一个档次上。
监听是工作
发烧是娱乐
监听是白开水,听多了会累
发烧级是专门用来欣赏音乐的,听着有感情,就是这样
监听是用与舞台和录音室的 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声音回放
发烧是供人欣赏音乐的 各厂家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声音修改 更加符合人类听感
更深入一点说:录音师在录制声音的时候 本身是不想让那些低噪声,口水手 抚摩乐器的各种声音被录制下来,所以就需要一个高灵敏度的监听耳机来侦测这些细微的声音是否过多.过量.
楼主说的是是DJ监听,和音乐制作的监听完全是两码事~
对于4楼的前辈,我要再次解释下监听耳机是什么东西~
监听耳机不是指的“录音师在录制声音的时候 本身是不想让那些低噪声,口水手 抚摩乐器的各种声音被录制下来,所以就需要一个高灵敏度的监听耳机来侦测这些细微的声音是否过多.过量.”
如果你还是以这样的想法去发烧,那“烧”得很不“烧”
DJ监听耳机,注重的是耳机的整体表现力,因为DJ要对节奏,最起码鼓的节奏要很明晰~试想下,一个DJ在酒吧打碟的时候,那种环境,他会计较高中低频吗~?就算他想,他不可能自己带着音响去酒吧打碟的~
音乐制作监听,任何耳机都可以,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求好的耳机呢,不是因为他们戴着耳机只去听口水声,和乐器摩擦声,那的确够无聊的~~监听耳机是给音乐人一个声音的标准(当然每个制作人对声音的标准是不同的),然后在此标准上添加他们所想加的效果,音乐好坏与否不是录音师说了算的,是缩混师,录音师只是戴着监听耳机去完成他拿工资的事情——录音,其他的事情完全是缩混师掌控的~~所有缩混师都戴着监听耳机去做mix工作,但是缩混师也会拿各种耳机去调试他的作品,还是以监听耳机为标准,以其他能发出声音的玩意做参考~最后大家听到的音乐还是以缩混师的某种监听耳机为标准添加出的效果~用HIFI耳机听,碰巧的话可以得到满足感,也有可能丧失了音乐大师原本设定的感受~
谢谢发布,好东西,不错,点赞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