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噪
关于降噪删除:通常用于波形的首尾和中间大段的“空白处”,无用的这部分,干脆一了百了,咔嚓一声,世界清静了。在音频软件的操作中,一般都是先选取这部分波形,鼠标拖拉,颜色反显,而后直接Delete,比如Cool Edit,Sound Forge,Cakewalk SONAR等等。键盘快捷键,一般都是Shift+左右光标键,从当前指针处左、右选取,这种比较精确。多轨混缩类软件,一般先首一下、尾一下,剪开这部分,而后选中,删除。比如Samplitude,选中素材,按 T 键,就是从当前指针处剪上一刀。
静音:基本同上,无须剪开,更无须删除。静音就是保留这段波形,但其振幅为零,电平为负无穷,没任何声音。因为保留波形,所以静音不能减少原波形的文件大小。静音和删除都是针对无用部分的,这两种,均无法进行实时、非破坏性的处理。很多时候,不一定单纯针对大段的无用部分进行这种处理,比如歌手录音,每一句前面都有一个明显的呼吸声,很多时候,还有突然张嘴,嘴巴和舌头打出的咔咔声,如果不想保留这种声音,可以横向放大波形,进行小范围选取,而后做静音处理。
电平衰减:基本同上,略做保留时的一种折衷办法。往往是分开选取,分开做衰减处理。比如清唱,只衰减呼吸声和“空白处”,这样既保留了真实的效果,又显得噪音不太刺耳。还有一种用法是当压限后,部分极其短暂的波形依然有问题,或有轻微爆音、噼啪声时,小范围选取,处理。
均衡和滤波:通常用于整体处理。当主体波形始终保持在某一恒定范围内时,此范围之外的频段都可以做均衡衰减,甚至果断的截断(也就是极端滤波:高通、低通、带通)。比如:人声的基音频段通常在250HZ-4KHZ之间,泛音通常在6KHZ-10KHZ之间,那么除了这些范围,其余得频段都可以做大幅度衰减,或干脆极端滤波。这样,包含在其它频段内的噪音将被大幅度压制、甚至消除。
更多时候,均衡也用于分开选取的小范围,比如消除短暂的爆音、喷麦、唇齿音、咔嗒声。根据噪音的类型和属性,进行处理。比如,喷麦一般是60-200HZ的大电平低频,此时低频均衡进行压制、配合电平衰减,一般都可以将这种噪音消除掉。
滤波中的高通(低频截除,高频通过)、低通(高频截除、低频通过)和带通(只允许通过某一或某几个频段内的声音,其余频段一律截除),在噪音消除中也是较为常用的做法。尤其是进行多轨混缩之前,适当进行均衡和滤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声部的清晰度,显得不那么混浊。
极端滤波,尤其是低通,要慎用。声音的成分很复杂,大多数声音的泛音成分都包含在容易被人忽略的高频区,一旦截除,就失去了声音中最宝贵的“悦耳”部分,损失将非常巨大。低通用的比较多的声部一般是地鼓和BASS(不突出音头和中高频共鸣时)。均衡和滤波的使用,比较复杂和有技巧性,不能简单的一次性搞定。在处理之前,务必要仔细分析。可以配合频谱分析仪一起工作。
反相:立体声左右声道的反相叠加,会出现消除效应。声场越窄,效果越明显。经常消除成品音乐中人声原唱的朋友,大概使用的多一些。因为人声主唱一般位于中间,声场较窄,所以左右声道反相叠加后,这部分声音就被消除掉了。这一点在降噪时不常用。比如一段录音中,莫名其妙录上了一个短暂的杂音,而这个杂音的频谱又非常复杂,这时,小范围选中左右声道中的任一,直接反相处理,就是上下颠倒波形,再听听,嘿嘿,这个杂音不见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