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um 发表于 2004-9-17 00:06:00

话筒,音响,啸叫,反馈,增益那些事儿 欢迎交流

声反馈(由丹麦科学家Soren Larsen发现其发生条件并定义为拉森效应)是一种当音频输入设备(话筒,吉他拾音器等)和输出设备(例如音响)出现环路时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反馈。

例如,当信号经话筒接收又被放大输出至喇叭,而喇叭发出的声音又被话筒再次接收,周而复始,从而形成“正反馈”。

发生正反馈的频率由话筒,音响,功放等设备的频率响应,房间声学特性,音响和话筒的指向性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共同决定。

更具体一点,这种反馈发生的严格条件可以经由巴克豪森稳定性法则严格定义,巴克豪森稳定性法则可以被简化为如下几句话(如需完整定义,请自行搜索):
1.
当环路增益足够大时,一个稳定的正反馈将会在一个特定频率上发生。
2.
环路在该频率上增益为1且相位延迟为360度的整倍数。

例子:

在一个安静的房间,比如你自己的办公室里架设一套音响系统,手持话筒面对音响。
由于我们无法控制房间的声学特性,所有我们开始提高设备的增益,比如调音台。此时,持续的向话筒发出啊,啊的声音。
当增益大到一定程度时,每次我们喊完啊,我们可以从喇叭中听到一个慢慢衰减的啊音,这时,就是法则中第二条的环路增益接近1的情况,继续提高调音台增益则我们可以发现喇叭发生了啸叫,即反馈环路增益等于或者大于1,此时,不需要我们继续喊,系统可以自行继续稳定的啸叫下去。
现在,相信你会本能地关掉你的话筒,因为受不了了嘛,呵呵。然后就发现音响不啸叫了,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若要消除反馈,只要移除一个或者几个反馈发生的条件就可以了。



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为了避免被指责不顾实践,以下提供一些小建议:
1、
改变话筒或者音响的位置,减少反馈环路的增益。
2、
使用指向性更高的话筒,例如枪式话筒在更多的时候比心形指向的话筒更不容易啸叫。
3、
靠近话筒讲话,这样使得我们不需要过大的系统增益就能达到合适的音量,当然不能太近了,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请搜索“邻近效应”。
4、
话筒不用时及时关闭。
5、
使用均衡器对测试出容易发生正反馈的频率进行衰减,这样使得电子系统对该频率表现出较小的增益。
6、
加入噪声门避免话筒拾取到不必要的噪声。
7、
使用DI BOX而不是话筒拾取乐器的声音。
8、
使用IEM(耳内监听)代替返听音响。
使用反馈抑制器(一个自动的滤波器,能侦测环路增益接近1的频率并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衰减以降低反馈发生的几率)

重点提示:
反馈随时都在发生,你也许可以通过简单的将推子拉下来避免一时的反馈,但当有人对着该话筒说话时你可能仍能听到之前我们例子中提到的啊啊音,即环路增益依然接近1,所以你需要迅速思考出一个能让该话筒环路增益远离1的办法,否则。。。。嘿嘿

--------------------以下内容与主题不相关 仅供参考-------------------------


多说两句:几年来,一直很喜欢音频应用,不为别的,这里人多,高手多,但都很低调,哪怕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在进行学术交流时总不忘说上一句,欢迎交流,欢迎指正。这种良好的论坛气氛,相信是让大家留下来的根本原因之一。本人不是什么高手,但却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能得到高手和和气气的指点,进而提高自己的水平。这让大家越来越喜欢这片净土。也希望大家共同将这个良好的气氛维持下去。一个金光闪闪的老师站在山顶上对着下面的人指指点点的事情在音频应用是不受欢迎的!

白兔千寻 发表于 2017-12-5 13:09:54

好文章,不错,我收藏了,谢谢楼主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话筒,音响,啸叫,反馈,增益那些事儿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