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风情 发表于 2006-8-30 00:39:00

[求助]向各位大师们请教关于赋格的方面的

向各位大师们请教关于赋格的方面的知识.<br/>越多越好.<br/>现在对复调偶浓厚的兴趣.<br/>有此爱好者可以切磋一下.<br/>谁可以帮帮忙?<br/>

3969882 发表于 2006-8-30 10:02:0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td003" valign="middle" height="22"><b>主 题:赋格的艺术</b></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100%"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tbody><tr><td class="td004" valign="to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在音乐本身面前,文字显得苍白。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为直接的,语言或者文字,总是同人的心灵隔了一层。音乐的繁复,也远不是文字所能够表达的。对于巴赫,更是如此。将不可化约的巴赫归约为情感性的体验或貌似理性的文字分析,都像是卑微者徒劳的尝试。<br/>&nbsp;&nbsp;&nbsp; 面对作为神圣文本的巴赫作品,无论是以乐器,还是以文字加以解释,渺小者都只能、也只应当处于文本之下,而不敢、也不应有重现文本自身或将神圣文本作为自我意识注脚的妄念。<br/>  J.S.巴赫《赋格的艺术》(BWV1080)作于1749年至1750年间,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据说在未完成的第十九号中,巴赫想根据自己的姓名做成B─A─C─H四个主题组成的四声部赋格。对于作品的版本和演奏,一直都存在着一些模糊和争议。巴赫生前并未指定演奏该作品的乐器种类。有研究认为巴赫写作该作品时,以羽管键琴作为主导乐器。现在,这部作品已经有了键盘(包括羽管键琴、管风琴和现代钢琴)、弦乐四重奏、管弦乐团等多种演奏形式。<br/>  《赋格的艺术》可算是一部为对位法立法的作品。其中包括13首对位曲、四首卡农和一首未完成的赋格。对位曲的复杂程度随编号而增加,使这部作品看上去像是一部详细的对位教科书。在其中,深奥的对位法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br/>  单从乐谱上看,《赋格的艺术》并没有大段的炫技,但从技术的角度上说,决不能说是容易。事实上,对于乐器学习者来说,演奏和理解巴赫,即便不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困难的事之一。巴赫的作品需要饱满丰沛同时又有节制的音色,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比快速演奏密集音符更高的要求。对于键盘乐器而言,演奏者既要顾及多个声部旋律线的精确进行,又要考虑到横向与纵向音符间的恰当平衡,从技术上看,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但是,就真正的艺术作品而言,技术难度却是组建其伟大的环节之一。<br/>  恰当地表现或接近巴赫,这项工作就不是仅凭勤勉的学童和匠人所能完成的了。那些听来似乎平和亲切,然而却真正需要仰视的作品,包含着不加矫饰而难以企及的伟大。<br/>  巴赫的作品,并不像浪漫主义时期作品那样直接表达内心情感,而是通过理性的规整结构来表达音乐本身以至信仰。巴赫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上帝恩赐,音乐就要歌颂上帝创造的和谐,以及和谐之中对上帝之光的仰望。音乐表达,就是要通过隐蔽的理性方式使人感觉到上帝的存在。《赋格的艺术》充分体现了理性的严谨形式。按照康德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区分,人们在巴赫的音乐中,体验到更多的是崇高感。康德写道:“崇高必定是伟大的,而优美却也可以是渺小的。崇高必定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着意打扮和装饰的。”《赋格的艺术》中,并没有激奋人心的戏剧性旋律,也没有庞大的配器和强烈的对比,然而只有在平和中,崇高感才能够得到传递。<br/>  手边只有三张《赋格的艺术》唱片:Ensemble Aglaia,Cinzia Barbagelata 1999, Amadeus, AM 121/1-2;Stuttgarter Kammerorchester, Karl Munchinger,Decca,467 267-2;The Glenn Gould Edition,Sony,SMK 52 595。前两张的演奏形式是室内乐队,后一张是管风琴与钢琴。<br/>  Ensemble Aglaia版本中,使用的乐器有小提琴,臂式维奥尔琴(viole da braccio)、大提琴、倍低音维奥尔琴(violone)、大键琴(clavicembalo)、大管、双簧管、猎管(oboe da caccia)、柔音双簧管(oboe d’amore)、短号、中音维奥拉(viola da braccio)等等。这些多是巴洛克时期的乐器。不少人坚定地认为,演奏巴赫理应使用古乐器,因而至少在乐器这一点上,这张唱片有着相当的吸引力。也许是乐器的关系,这个版本较为厚重,尤其是前几首对位曲,显得相当克制。这个版本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喜爱,大键琴独奏的低八度卡农略显生硬,旋律线也不甚清晰,在一些对位曲上,各种乐器的配合也有些混乱。<br/>  门欣格尔和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的演奏,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柔和舒缓。同Ensemble Aglaia的相比,斯图加特乐团的在速度上要慢得多,表现出的情感也丰富得多,以至于有点让人疑心,这样的抒情,是否会冲淡理性的成分。当然,理性和情感并不矛盾,对于文本不同诠释的出现,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应然的。据说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由门欣格尔创建之初,是以复古手法演奏巴赫、扭转浪漫主义诠释风潮而著名的。从这张唱片上看,似乎并没有完全抛弃浪漫主义的方式。这种演奏方式中,悠长甜蜜、活泼轻巧的结合,是容易在一开始就抓住人心的。Ensemble Aglaia版中显得有些沉闷滞重的低八度卡农,在这个版本中虽然同样采用大键琴演奏,但是却表现出了相当不同的灵动。这张唱片所呈现的,是

蓝蓝风情 发表于 2006-9-2 23:41:00

<p>谢谢斑竹了</p><p>辛苦辛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向各位大师们请教关于赋格的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