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放1911 发表于 2006-8-12 05:08:00

发烧友如何玩转音箱

 1、什么叫双线分音?

  常规的音箱只有一组输入接线柱,从功放出来的全频带信号用一组喇叭线送到音箱,在音箱内部才通过分频器将高、低音分开。双线分音(Bi-wiring)则用两组喇叭线来连接功放和音箱,让高、低音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大家互不牵扯。双线分音需要把分频器的高音通道和低音通道的输入端分开,因此音箱必须提供两组接线柱。当然,能双线分音的音箱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单线接法,只要用随箱附送的金属短路片将两组接线柱并接为一组就行了。

  类似双线分音,如果用三组喇叭线分别传输高音、中音和低音,这样的连接方式就叫三线分音(Tri-wiring)。不过,三线分音不如双线分音普遍。

  


  2、双线分音一定比常规连接好吗?

  双线分音对声音表现真的能有所提升吗?就理论上来说,双线分音的确能有效的降低串音的生成,相互干扰的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抑制,所以在听感上具有更加清晰的高频与低频的分离。得益于信号的分离。

  双线分音对音质的改善效果显著。用中等价格的喇叭线为例,采用双线接法与较高价格的喇叭线单线接法进行AB比较,结果是单线接法之低频“笠”得较紧,但高频去得不够尽,中高频段有些”蒙”,音场浅窄。而双线接法,中高音通透自然,高音清晰细致,低音的弹性和伸展也不错,音场位置也开阔了很多。

  当然了,双线分音目前高档扬声器系统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实施方法,但尚不是正式的国际技术标准或公认的产业技术标准,对其产生的效果目前争议较多。

  


  3、为什么通常较大的音箱低音也比较好?

  音箱的低频下限和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个是喇叭单元的谐振频率,一个是箱体的容积。在不装箱的情况下,低音单元的低频谐振频率通常被认为是单元的有效频响下限,口径越大的单元,谐振频率一般也越低,所以用大喇叭有利于还原更低的低频。此外,较大的振膜面积在同等振幅的前提下可以推动更多的空气,容易获得更多的低频量感。当喇叭单元装箱以后,其谐振频率受箱内空气劲度的作用会上升,箱体容积越大,空气对单元的作用就越小,谐振频率上升也就越小,有利于获得更低的综合低频响应。大音箱一方面便于使用大口径的低音单元,另一方面又有更大的箱体容积,所以低频通常比较好。

  


  4、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客观衡量音箱性能的技术指标有很多,我们在产品目录或音箱的说明书上经常看到的有:频率响应、阻抗、灵敏度、最大承载功率以及最大输出声压级。

  频率响应表示音箱输出声压级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如果画成图,就是一条以频率为横坐标、以输出声压(或者声压的分贝数)为纵坐标的函数曲线。这条曲线在中频段的总体趋势是水平的,当然中间可能有很多因为系统不够完美造成的小波动。在低频端和高频端,曲线出现下跌的趋势,音箱的输出会减少,通常把低频端和高频端的输出相对于中间水平段下跌3dB的那两点成为低频截止点和高频截止点,这两点之间的频带就是该音箱的频响范围。显然,频响范围越宽越好,这样就能还原音乐信号更宽广的音域。对于目前的音箱来说,高频端不是问题,早已达到音频的上限20kHz,有的产品还远远超出,困难在于低频端,一般书架箱达到50-60Hz左右、落地箱达到30-40Hz左右就很不错了。另外,频响范围内的曲线越平坦、波动越小越好,这表示该音箱对频带内的所有频率信号都能一视同仁地重现,不会出现平衡度的扭曲。

话放1911 发表于 2006-8-12 05:09:00

发烧友如何玩转音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烧友如何玩转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