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ares 发表于 2006-7-28 07:03:00

混音中如何增强鼓的打击感?



增强鼓的打击感对于很多音乐风格特别是摇滚等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01

相位对齐与一致性



在增强鼓的打击感的方面,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齐相位。



在金属/摇滚混音中,底鼓常使用多麦克风录制(如内鼓膜+外鼓膜+房间麦)。录制后的音轨需通过DAW来放大波形,对齐各音轨的瞬态峰值,确保波峰重叠,避免低频抵消。







若底鼓采样与原声鼓叠加,需对采样进行时间微调,使瞬态完全同步。



Sound Radix Auto-Align等插件工具可自动对齐多麦克风录制鼓组的相位,尤其适用于底鼓双麦克风(内/外)及军鼓顶/底麦的对齐。







第二点要做的则是串音控制。军鼓顶部与底部麦克风易产生相位差,可翻转底部麦极性或延迟顶部麦0.1-0.5ms,以增强中高频敲击感。



使用门限器(如FabFilter Pro-G)可以消除镲片串入军鼓的残留高频噪声,保留瞬态纯净度。







调整完之后,我们可以将混音切换至单声道模式,若底鼓/军鼓能量明显衰减,说明存在相位抵消。建议优先调整底鼓与贝斯DI轨的相位关系,确保低频核心频段(60-150Hz)在单声道下仍保持冲击力。



02

EQ优化频率骨架



底鼓的主频集中在60~80Hz,而贝斯的主频则在80~120Hz。为了减少掩蔽,我们可以使用动态EQ(如Pro-Q3)在底鼓轨侧链贝斯,于80Hz处设置动态衰减。



我们还可以用次谐波增强的技术来加强底鼓的体积感,比如说Subharmonic Synthesizer(如Waves RBass)就可以为底鼓50Hz以下注入可控谐波,提升体感而不增加浑浊感。







为了增强底鼓的音头,我们则可以在底鼓轨8kHz处应用高频搁架式EQ,突出击锤撞击声,混合瞬态采样(如Slate Trigger)时可降低该频段增益以避免刺耳。



为了消除军鼓的盒音,我们可以在军鼓的250-400Hz区间进行低Q值衰减,消除军鼓共鸣导致的浑浊感,同时保留2kHz-4kHz的敲击瞬态。







为了提升嗵鼓的临场感,我们可以对通鼓应用“微笑曲线”EQ,即衰减500Hz减少箱体共鸣,提升5kHz增强打击细节,8kHz高频搁架增加空气感。



而对于镲片来说,由于镲片在7kHz-12kHz区间易与主唱齿音冲突,我们使用多段动态压缩抑制该频段峰值,同时提升15kHz以上频段以保留光泽感。



03

压缩的动态塑形



对于底鼓的瞬态控制来说,有一些较为常用的效果器链。



比如第一级用VCA压缩(如SSL G-Master),参数比如可以设置成Attack 10ms、Release 100ms、Ratio 4:1,压制峰值3dB:







第二级用光学压缩(如LA-2A)增强延音,混合平行压缩信号增加厚重感:







对于军鼓来说,可以应用FET压缩(如UA 1176),参数比如可以设置成Attack 5ms(保留音头)、Release 300ms(匹配衰减时间)、Ratio 6:1:







配合饱和(如Decapitator)则可以增加谐波密度:







为了增强冲击力而不破坏原始动态,我们还可以应用平行压缩技术,即发送全部鼓轨至平行总线,使用高比率压缩,切除低于80Hz和高于8kHz的频率,混合15%~20%的湿信号。

toney 发表于 2006-7-28 17:04:00

混音中鼓的打击感指的是鼓声的清晰度与爆发力,例如底鼓击锤撞击鼓膜的瞬间能量或军鼓鼓棒敲击的短促爆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混音中如何增强鼓的打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