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京剧曲谱简谱有利于京剧的普及
<p>马老师,你发表的京剧曲谱我已经拜读并收藏,这种工作十分困难,辛苦,谢谢。制作京剧曲谱简谱有利于京剧的普及,我选了一些在自己的博客上与朋友们分享,关于知识产权问题我已经在博客上做了公告(<a href="http://blog.sina.com.cn/u/1224640111">http://blog.sina.com.cn/u/1224640111</a>)。希望能看到你和檀先生的更多曲谱。<br/>特此告之。</p> <p>闲云野鹤:你好!<br/>我们都很赞赏你的创新精神,希望你经常来这里发谱子。大家在一起既可互勉,又有促进,还能避免重复劳动!你的鼓谱应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希望在此发表,让朋友们、特别是要作京剧MIDI的朋友,增长一些京剧打击乐方面的知识,那些鼓套子对于掌握京剧音乐的节奏大有帮助。</p> 马老师;你好,感谢你的回信,我的这个博客实际上是个个人的资料室,有兴致的朋友可以分享。希望大家经常合作。 可惜我太忙,没时间帮一把了。建议下次发歌谱能转成图片格式直接上传就好了。 <a href="http://blog.sina.com.cn/u/48fe866f0100060x" target="_blank">《白蛇传》未开言不由娘珠泪双流</a><br/><a href="http://blog.sina.com.cn/u/48fe866f0100060x">http://blog.sina.com.cn/u/48fe866f0100060x</a><br/><img src="http://blog.sina.com.cn/u/48fe866f0100060x" border="0" alt=""/><p>我非常喜欢您贴的曲谱. <br/><br/>请问楼主, 我可不可以转载几个<<白蛇传>>的曲谱到<<包飞吧>>呢? 我会注明出处的. <a href="http://post.baidu.com/f?z=104029599&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BE%A9%BE%E7&pn=50">http://post.baidu.com/f?z=104029599&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BE%A9%BE%E7&pn=50</a></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87%"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body><tr><td class="gray14">闲云野鹤: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br/>其实,我的博客不过是一个个人的资料室。原本是给自己看的,后来又被一些知音朋友知道,就公开给大家看。按理说,博客应当是自己的心得,可我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这里的文章都是一些前辈、专家或朋友的心血,精美照片多为叶子、刘刚等大家的手笔。尤其是曲谱,多是赵路、热玩、檀秉华、梅一辉、林乐涛等(有些是笔名)先生的数年的收集积累、辛勤劳作的结果。目前出版的一些唱腔选集,相当一部分也是出自票友或戏迷之手。刚刚收到梅一辉送给我的一本《言慧珠唱腔选集》,就是作者周松华历二十多年整理出来的。看到这本集子里竟然有近60首言慧珠的名段曲谱,真让我欣喜不已,收藏之余,忍不住拿出来给朋友分享。 <br/>最近,经常有记谱之长的朋友看了我刊出的曲谱后,一时技痒,也动手记起谱来,看来,我抛砖引玉的这块砖是起作用了,如果大家都来为京剧做点实事,数年之后,自然会有效果。 <br/>其实,把历来靠口传达室心授的国粹,用现代方法来记录,是件好事,张君秋先生身体力行的几百出戏的音配像,真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非物质财富,他用的音像手段,也挺现代化的。我认为,朋友们无论是在网络上办网站,还是搞音像曲谱,都是实实在在的喜爱京剧。 <br/>其实73楼的问题,是个如何普及京剧的问题。京剧虽然是国粹,但确实很难学。作为非专业人士,仅仅就唱腔一项,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别说记谱,恐怕连胡琴都不一定能拉出一段像样的曲子来。如果能有人既眼高,手也不低。我辈学点皮毛,也会容易点</td></tr></tbody></table></p> 制作辛苦,奉献高尚;传播制作,功德无量! 京剧需要振兴了.光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显然不行,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国粹振兴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