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h1935 发表于 2006-7-13 18:55:00

增益分级为何重要(以及如何正确进行)



增益分级是确保信号链的每个环节(麦克风、音频接口、插件、总线)都以正确的电平接收和发送音频的过程。这就像在混音之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确做法如下:

1.以适当的音量录制


不要把目标定为零。这是磁带时代的习惯。数字录音时,峰值应在 -6 dBFS 左右,RMS 应在 -18 dBFS 左右。这样可以让插件有喘息的空间,并避免失真。

2.在插件之前使用剪辑增益


如果录制的人声太小,不要只是调高推子。使用削波增益在插件之前提高音量,这样压缩器、均衡器或饱和器才能正常响应。

3.插件中的级别匹配


大多数优质插件都带有输入和输出微调功能。不要只是“设置后就忘了”。如果您在 100 Hz 处增强 EQ,请用输出电平进行补偿以保持增益平衡。

专业提示:如果旁路后声音听起来有所不同,但没有变大或变小,那么说明你做得不错。如果只是声音变大了,请仔细检查你的增益级。



需要避免的常见增益错误


说实话——这些事我都做过。以下是需要注意的最重要的几点:

录音太热:您认为听起来很“饱满”,但您的前置放大器正在削波,并且您正在产生无法消除的失真。

使用推子修复静音音轨:如果信号较弱,即使调高推子也无法让压缩器正确“识别”信号。这就是为什么削波增益很重要。

堆叠插件时不检查电平:一个插件提升了 6 dB,下一个又增加了 4 dB,突然间你的总线就崩溃了。务必在各个阶段之间检查电平。


你不需要花哨的装备就能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养成正确的习惯。

剪辑增益(Pro Tools、Studio One、Logic 等):在原始音频剪辑到达插入点之前调整其电平。

修剪插件:如果您遇到不一致的级别或糟糕的录音会话,请在每个音轨的开头保留一个。

VU 或 K-Metering:这些可以让您更好地了解感知到的响度,而不仅仅是峰值。

参考音轨:务必将你的增益分级混音与专业音轨在相同响度下进行 A/B 对比。如果你的声音听起来很弱或过于激进,那么你的增益结构可能存在问题。


增益如何影响最终混音和母带


你的混音质量取决于你的增益级。增益太高,就没有母带处理的空间。增益太低,你的混音又缺乏活力和临场感。

我在为客户制作母带时最常做的修复之一是什么?降低插件链中的增益,这样我就能保留动态范围。有些人称之为“混音到红色区域”——我称之为修复增益倾斜。

做好这部分,意味着你的限制器不会费力去抑制峰值。意味着你的人声不会掩盖吉他的声音。意味着你的混音能够像一张伟大的唱片那样自然流畅。

Lexus 发表于 2006-7-14 07:06:00


增益分级为何重要(以及如何正确进行)
   

hdh1935 发表于 2006-7-15 15:56:00

    谢谢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增益分级为何重要(以及如何正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