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e 发表于 7 天前

为什么这么多人最终得到的混音效果不好



每当我听到有人说“现在我要提升60Hz”时,我总会想“好吧,但你正在混音的音频中真的有那么多60Hz吗?” 如果你使用的是一个相对较宽的滤波器,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在滤波器设置的位置上很可能会有有用的能量,但这并不总是成立的,尤其是在低频段。音频的这一特性——它充满了“空白”——并没有被充分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演示音频频率内容中这些间隙存在的原因,以及在哪些情况下这个问题并不构成问题。


有音高与无音高的声音

有些声音具有可识别的音高,而其他声音则没有。虽然许多声音同时包含这两种元素,但这种音高特性是因为声音以规律的方式重复。这被称为声音是“周期性的”。自然界中许多声音并非周期性,本质上具有混沌特性。这通常被称为“噪声”。噪声包含所有频率,尽管频谱内容可能更倾向于频谱的特定部分。




周期性声音以或多或少有规律的方式重复自己,并且除了正弦波以外,都包含多个同时发生的频率,这些频率都与最低频率(基频)在数学上有关。基频是我们识别声音高低的频率,而特定的谐波或泛音混合则赋予声音独特的特性,即所谓的“音色”。

泛音与音色

在下面的示例中,我们看到一把低音吉他演奏低音G,而钢琴也演奏低音G。虽然相同的泛音存在,但这些泛音的具体相对水平不同,而这些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方式正是产生低音吉他与大钢琴之间特征音色的原因。





贝斯吉他




钢琴



在使用均衡器时,理解这一决定音高声音能量分布的谐波系列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在含有显著噪声成分的声音中,能量分布是均匀的,而对于音高声音,谐波之间存在不含有任何能量的间隙。例如,如果你试图对踢鼓应用一个窄带削减,你可以将这个均衡器削减放置在间隙中。对于一个正在演奏旋律的有音高声音,音高会从一个音符到另一个音符发生变化,谐波系列也会随着这些音高变化而移动,这意味着均衡器调整会对不同音高产生不同影响。



这个谐波系列及其与静态均衡器的关系,通过一个示例演示会更容易理解。在下面的视频中,我演示了有音高和无音高声音的区别,以及以不同比例混合谐波对音色产生的影响,同时演示了均衡器如何以不同方式与有音高和无音高声音互动。




这会如何影响我的混音?

这是否意味着均衡器——混音工程师多年来主要使用的工具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不适合它多年来被用于的任务?当然不是。视频中使用的非常陡峭的滤波器在混音任务中非常罕见,正是因为它们太陡峭、太选择性,无法像Neve调音台中常见的宽带钟形滤波器那样有用。


问题的一部分在于,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许多混音讨论以一种可能被误解为比实际更重要的方式呈现精确频率。如果有人解释说他们“在350Hz处进行切割”,他们很可能意味着使用钟形滤波器在350Hz附近进行相对宽泛的切割。他们并不是在切割350Hz本身,而是该频率周围的区域。再加上插件均衡器的数值显示,新手可能会听到有人读出“在355Hz处进行切割”,并误解这个非常精确的数字的重要性。



在视频示例中,我没有提及改变音高会影响所有频率这一事实。虽然在鼓轨等场景中,非常具体、精准的均衡调整仍具有意义,但在音高乐器或人声上,同样程度的选择性调整若试图改变声音的音色,就不会产生可预测的效果。正因如此,才有了像Surfer EQ这样的音高跟踪均衡器。



最后,我探讨了音高声音与噪声的区别,大多数声音都包含两者的元素。两者对均衡器的响应不同,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有用区别。



你在使用均衡器时是否注意到这些效果?你更喜欢现代均衡器插件的灵活性,还是更倾向于SSL通道条?在评论中分享你的想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这么多人最终得到的混音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