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28420 发表于 2025-6-23 22:15:48

插件革命:音乐软件如何改变录音棚以及未来趋势

UJAM创始人 Peter Gorges和作家兼音乐技术策略师 Hunter Williams 重点关注插件如何彻底改变音乐制作并赋予新一代创作者力量。
如今,我们完全被音乐包围——流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短片和算法播放列表——我们的耳朵几乎没有时间喘息。可用的音乐数量远远超过我们所能消费的数量。事实上,Spotify 前首席经济学家威尔·佩奇指出,2024 年每天发布的音乐数量比 1989 年全年还要多。是什么推动了这股浪潮?部分原因是音乐制作的门槛越来越低。曾经只能在昂贵的录音棚里使用的工具,现在任何拥有笔记本电脑的人都可以使用。这种转变背后的驱动力之一——也是我们将在这里深入探讨的——是插件(在数字音频工作站 (DAW) 中运行的软件乐器和效果器)。这些数字插件已经将卧室、咖啡馆和旅游巴士变成了功能齐全的制作空间。


从磁带到插件:音乐制作如何走向数字化

那么,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为了理解音乐软件的商业繁荣和崛起,我们需要回顾 20 世纪 80 年代末,当时音乐产业开始从模拟音频转向数字音频。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可以捕捉到更多的频率和动态范围,从而获得更清晰、更一致的录音。现在,人们用磁带和 CD 听音乐,而不是黑胶唱片(当然,黑胶唱片现在正以复古的风潮卷土重来)。到了 90 年代初,许多录音室开始从磁带转向使用Pro Tools、Logic或Cubase等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录音和播放。



尽管发生了这种转变,工程师和制作人仍然严重依赖模拟混音控制台进行最终混音——当时的 DAW 在盒内混音方面根本无法提供相同的质量或灵活性。

Waves和 Jupiter Systems等早期创新者介入并改变了这一现状。他们开始为 Digidesign(现为 Avid)的专有 TDM 格式开发插件,旨在以数字方式重现制作人信赖的模拟设备。不久之后,Steinberg 推出了一种名为 VST 的开放插件格式,这使得第三方插件开发变得更加便捷。起初,这些插件专注于基本功能:均衡器、压缩器、混响和延迟。但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开发人员开始构建虚拟乐器——从简单的合成器和鼓机模拟开始——随着采样技术的进步,基于采样的乐器也随之而来。这些虚拟乐器允许用户使用鼠标或 MIDI 控制器来编程完整的音乐部分(无需任何实体乐器,甚至无需演奏实体乐器)。


这标志着音乐制作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然而,音乐创作的真正爆发式增长直到几年后才到来,当时廉价的计算能力和更便捷的互联网接入将这些工具带入了千家万户——我们接下来将探讨这一转变。

卧室制作人的崛起

随着笔记本电脑、Wi-Fi 路由器和高速互联网的价格越来越亲民,卧室音乐制作人和业余音乐制作人的兴起在 21 世纪中后期真正开始成形。曾经需要购买 CD 或 U 盘的音乐软件,现在几分钟内就能下载完成。突然之间,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上网,在 YouTube 上观看教程,在论坛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获得实时反馈。这促进了整个音乐制作社区的形成,再加上更广泛的科技繁荣,这些社区成为人们快速学习低成本音乐制作的催化剂。对许多人来说,正是通过这些论坛和视频,他们第一次发现了流行的音乐制作软件,并因此购买,希望它能帮助他们创作下一张热门唱片。


带有 Ableton Live 的家庭工作室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音乐制作,插件的分发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我记得在 Digidesign 工作期间,大约在 2007 年,我们曾就虚拟乐器的下载进行过长时间的讨论。这些障碍很快就被打破了,这要归功于 Steam 等游戏平台。2010 年代初,像Plugin Boutique、AudioDeluxe和Producer Loops这样的数字商店开始提供第三方插件的集中访问。近年来,基于订阅的模式越来越普遍——这一变化并非没有争议,但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插件过载:理解疯狂

如果你从事音乐制作,哪怕时间不长,你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些广告。它们无处不在——YouTube、社交媒体、你的动态消息——向你推销下一代必备多段均衡器、一款统领所有设备的压缩器,甚至是一个无需你了解中央C位置就能生成完整和弦进行的插件。插件市场竞争激烈,巧妙的营销在帮助产品脱颖而出方面发挥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作用。但抛开这些炒作,这些工具本身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要知道你真正需要多少个,或者是否真的需要更多,可能并非易事。如今的插件不仅仅是复古设备的模拟——它们已经进化成你的创意伙伴,能够与你并肩做出音乐决策。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插件呢?或者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该如何判断何时适可而止?我们什么时候会放下信用卡,直接开始创作音乐呢?事实上,创作音乐本身就很有趣。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制作音乐就像我们自己的电子游戏一样——我们努力提升水平,熬夜加班,欲罢不能。就像任何游戏一样,我们追求升级——那些我们相信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作品水平,并开启下一个创意突破的工具。


我们真的需要五种不同的均衡器吗?十种不同的混响效果吗?还是我们只是在建立插件库,只使用两三个常用的插件,其余的就放在我们的文件夹中?这并非新争论,答案也因人而异。

也许你正在与客户合作,需要掌握最新的工具和技术,以便能够顺利打开项目文件而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也许你喜欢一种混响在原声乐器上和另一种混响在软件合成器上的效果。这些都是合理的理由。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预算和目标。



我经常看到制作人跳过插件开发者提供的免费试用,或者没有充分利用它们。好好利用这些优惠,尤其是功能齐全的试用版,而不是每20秒就发出刺耳噪音的演示版。这些试用版能让你在花钱之前充分体验插件在你的工作流程中的作用。下载几个类似的插件,并进行对比测试。比较一下它们的工作流程。问问自己,高价插件的附加功能是否真的值得你花钱购买。尝试进行盲测A/B测试——用耳朵而不是眼睛去听——并做笔记。你可能会对最终的效果感到惊讶。


插件的未来:下一步是什么?

试图预测音乐科技的未来通常是一场必输的游戏。相反,我更倾向于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反应。而目前,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是大多数讨论的焦点。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AI驱动的插件,它们可以匹配EQ曲线,根据预设的风格(例如强劲、动态或中性)调节压缩器的启动和释放时间,并自动达到目标响度。甚至还有一些插件可以生成令人惊艳的令人信服的人声,所以那些歌唱课程或许可以等等再说。

总而言之,音乐制作变得越来越容易。从音质上来说,如今在卧室里制作的音乐完全可以与高端录音棚里的作品相媲美。除了 Billie Eilish 和 Finneas 之外,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仅凭 Logic 及其原厂插件,你就能成为超级巨星。

但真正的挑战——那个似乎永远不会消失的挑战——是创作出符合你愿景的音乐。对许多创意人士来说,挑战不仅仅是完成一首歌——而是对它感到满意。也许你花了100个小时打磨每一个细节,听起来很完美,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完成了吗?还是只是……缺少了什么?


插件和音乐软件的普及让更多人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一件好事。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音乐的天性。我们不应该让装备、技能或经验的匮乏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因素。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展现自我,创作音乐,并运用你拥有的工具来不断成长,保持你的创造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插件革命:音乐软件如何改变录音棚以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