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开年第一个大白菜 迷之低价 KINERA BD005PRO评测
因产品定位离奇,经销商纷争,以及不同国家消费市场差异,KINERA的新品HIFI耳塞BD005PRO刚一上市就出现了价格的“剧烈波动”。其在日本e-earphone售价超7000日元(2月13开售),换算人民币大约是国内(199元)的2倍。
https://pic1.zhimg.com/v2-ef23001cf8613b1e75c8ae05cd21933c_b.png
谈BD005PRO前,先说下其前作BD005E吧。
2017年,KINERA初代圈铁BD005E在日本e-earphone的年度销量榜上杀入第二,成为国产HIFI耳机品牌当年在日本取得的最好战绩,但因牌子没名气,调音和设计又很日系,以至于不少日本穷烧误将其视作日本品牌。我都以为它是。
事实上,自2017到2018年,BD005E的国内型号BD005也在(淘宝)销售,同样获得了较惊人的销量(基于当年虎扑识货的商品观察)
作为几乎0名气的品牌,能在国内外同时“蹦跶”,我认为是个奇迹。
总的来说,BD005成功的关键原因还是价格低。像2017年,圈铁之王K3003还在五六千价位晃荡,小日本猛的看到一个300元左右的圈铁蹦出来,内心那种小欢喜,你懂的。
但客观的说,BD005E的造型、品质和音质放置如今已经是很“寒酸”了。
它目前也只能成为我的小藏品,被单独的,静静的陈列在那,不再适合与各种竞品“对比”。
https://pic2.zhimg.com/v2-3d92ddaffdccaa7672a0486faead3115_b.jpeg
新品BD005PRO作为BD005的升级版,很多地方都进化了。它更符合当下初烧对入门级HIFI耳塞的审美。
https://pic1.zhimg.com/v2-438f1b019173d757367eab25e70ba420_b.jpeg
包装如上和上上。K品牌特色化的六角形盒子。
https://pic2.zhimg.com/v2-398d1dc4013ff176f2c25bfdc7d200ed_b.jpeg
附赠一个符合入门定位,但着实有点丑(到不想拍照)的普通圆形收纳盒,还有三对新设计的平口偏小型的耳套。
https://pic3.zhimg.com/v2-8790be255c78f01649b0be7aadf17686_b.png
出厂默认安装的耳套是中号,虽说我也能戴好,但相对常规的M规格,它还是明显偏小,影响到声音的“饱满度”,总之,建议选最大号套。
https://pic1.zhimg.com/v2-ffadefd34565f20f4d8938edb631cdc4_b.jpeg
带单键线控,线控背面有Kinera logo
https://pic1.zhimg.com/v2-8e6704883722473b4759a59d641b5424_b.jpeg
https://pic2.zhimg.com/v2-2f311a4e8be9ac7825c7670d9ffcab81_b.jpeg
https://pic3.zhimg.com/v2-8f7469f54b64f995e22af56ebe67c802_b.jpeg
BD005PRO相比初代BD005E进化不少,最主要是腔体部分。
表现在个头更大,细节更精致,而且特别设计的“星辉”面板也明显比初代亮丽。
甚至,如果不仔细观察,它也可以和一些千八百的中高级HIFI耳机媲美。
综上,从工艺角度,BD005PRO已是超值级的入门级HIFI耳塞。
https://pic2.zhimg.com/v2-0eb5adffa6f89add65250845232da309_b.jpeg
外观对比1500元档的QDC天王星。首先两者线材目测一致,腔体轮廓、个头也较为接近(除花纹)。只有插头保护壳、分线器、内腔体材质这3个细节可以看出商品定位的差距。
提示:BD005PRO有三个颜色版本。分别是浅灰、深蓝和樱桃红。测评样机是深蓝,暗光下,有时会被相机拍成黑的。耳机面板内均匀分布了可能是“金箔”的细碎片状物,特殊角度下会有较迷人的闪光。
https://pic2.zhimg.com/v2-e2c78f97460a375f2f3e423592f0dd59_b.jpeg
https://pic3.zhimg.com/v2-ef7c674f6c47797648d563d3dffd7d1a_b.jpeg
红色版本也不错。
由于是0.78mm双针可换线设计,若对音质有更高需求,折腾下换线也未尝不可。
https://pic1.zhimg.com/v2-1087e8ca70822c544a73400524ceea00_b.jpeg
导声管和内腔体的曲线造型。
在与耳朵的贴合(密闭)感上,BD005PRO要好于QDC天王星,其内腔体弧面能大部分贴到耳廓皮肤上。与此同时,“隔音降噪”能力也非常不错,即便不听歌,只是戴着也可隔绝一部分外界噪声。
与同样1圈1铁构造的兴戈EM2对比。BD005PRO在佩戴便利性、稳定性和密闭性上都更好。没法子,EM2的佩戴,我一直不适应,它总需要手动调半天。
https://pic2.zhimg.com/v2-166c3fd171c54db23adec0b037b0d3bd_b.jpeg
顶部有一个较大的泄压孔。
https://pic3.zhimg.com/v2-4b3a9a31a6c0c8f3f9bc6d868f602cc6_b.jpeg
下面是基于IPHONE XR(苹果手机)和山灵M3X(安卓播放器)的听感对比。前者直接搭配原装转接线。
仨耳塞都是1圈1铁构成。KINERA BD005PRO这个动圈单元,在振膜材质上是镀铍的。动铁部分不明。
https://pic2.zhimg.com/v2-ffbc17daee29f7a3dca423d05913e415_b.jpeg
实际听感声压,表现最好的是兴戈EM2,是很典型的易推耳机,与TFZ的所有动圈耳机相比差不多。天王星和BD005PRO都属于比较好推,和一些手机配塞或是苹果earpods差不太多。
接苹果手机时,EM2的听感总的来说最好,相对的,要达到类似的亮度和响度,天王星和BD005PRO都需要尽量大一些的声压。但不对比的话,也都不是啥事。
另外,三者在山灵M3X这种近2000元的HIFI播放器上都有进一步的素质和听感双提升。
尤其是润泽感和凝聚力提升明显,然后是动态。
BD005PRO定位入门级,但在中高频动态、亮度上都要再好于QDC天王星,一些女声、乐器的中高频形态都能更加“明晰”“鲜活”的展示出来,听完天王星,再听BD005PRO,在中高频这部分,会有穿破浓雾的感觉。
BD005PRO的低音密度不如天王星。虽说两则下潜近乎一致,但经过细致对比,仍旧能感到天王星更扎实的低音。
三频比例。BD005PRO和天王星是有一点近似的,都还算平衡,且低音的量感也都没有偏多,同时,它们都能表现出低音下潜时的力道和从容感。不过,可能是风格原因,BD005PRO的低音还是更柔和自然些,且这种柔和会伴随着中高频的清晰,给人一种非常Q弹的感受。
此外,这俩耳机也因较均衡的三频比例和全景式结像风格,都很擅长表现空间感,但相对落寞的是,BD005PRO并不太擅长表现“男声”,它的男声听着不如天王星有醇厚感,也不太如兴戈EM2的稳健,特别是在苹果手机上,我觉得这算是它的遗憾,但好在与HIFI播放器结合时,这种失落感会消失。
中高频偏暗的天王星和中高频亮一些的BD005PRO与全频均衡的EM2对比,前两者声场倒更大些,这也是对比发现的有趣差异。再就是,BD005PRO的亮度和透明度与EM2较接近,但人声段不像EM2那样厚和饱满。
总的来说,BD005PRO的调音还是充分考虑到日本消费者的审美,它善于表现“华丽”感和女声,节奏极明快,毫不粘稠,透着恣意的豪放。
比起初代BD005,升级版的“大声场”是压倒性胜出。若声压够大,播放器水准够好,它的低音、高音更是极具魅力。而在接驳飞傲M11时,其中高音的质感和高音细节(量感)甚至可以明显好于千元级天王星,我觉得这对于一款入门级圈铁耳塞来说,真是相当不易了。
在压低成本和售价的同时,用讨巧的调音特色,竭力往500到1000元级音质靠拢,这是BD005PRO的野心和能耐。其实它的音质是颇具欺骗性的,因为一些逛展的烧友在听它时,会以为这是七八百的塞子。
鉴于BD005在日本市场的巨大成功,我觉得升级版势必会再次成为e-earphone的重点推广机型。
至于国内市场的它,可能是全球范围内售价最低的,前景可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