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舒伯特与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
漫谈舒伯特与舒曼
的艺术歌曲创作
○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以诗为词,根据诗歌内容创作的歌曲。广义上的艺术歌曲是指一种结构短小、歌词精美、旋律和伴奏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声乐独唱作品;
狭义上的艺术歌曲则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内容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伴奏在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立的意义,现在常用“Lied”一词来特指这类艺术歌曲。
浪漫主义时期是艺术歌曲发展的巅峰时期,有大量的优秀作品涌现。
舒伯特
舒伯特,奥地利音乐家、作曲家,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他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大大提高了钢琴伴奏的技巧和艺术性。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充满诗意,将声乐曲调和钢琴伴奏完美融合;歌曲内容广泛,歌词多出自著名诗人的诗歌;他巧妙地运用了半音化和声,使艺术歌曲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赋予艺术歌曲独特的魅力。
代表作品有:声乐套曲《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等。
舒曼
舒曼,德国音乐家、作曲家。舒曼的艺术歌曲通常以女性为主人公,侧重描绘女性的心理,采用爱情题材进行创作,旋律富有诗意,具有强烈的抒情气质,同时善于运用微妙的和声与织体表现诗情画意。
代表作品有: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等。
作为艺术歌曲创作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舒伯特与舒曼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点-
壹
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选材均取材于浪漫主义优秀文学诗歌,在选词上要求较为严格。
由于舒伯特和舒曼所处的时期,他们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特别是浪漫诗歌的深刻影响。
在他们的艺术歌曲选材上,选用的诗歌主要是歌德、席勒、缪勒、海涅、拜伦、莎士比亚等大诗人的作品。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取材于歌德诗歌
在创作艺术歌曲的过程中,两位作曲家将音乐旋律与诗歌词意完美结合词曲关系紧密结合,人声和钢琴共同展现歌词意境,充分抒发浪漫时期特有的诗情画意。
舒曼《诗人之恋》第1首:
在灿烂的五月,歌词来自海涅的《抒情的间奏》
贰
舒伯特和舒曼都极为重视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在钢琴伴奏的处理上,钢琴伴奏声部丰富多彩,能够表达人声和歌词不能表述出的深层意义。
舒伯特首创了钢琴伴奏的多彩性,在他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只是陪衬声部,变得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歌曲中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的塑造。
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
舒曼的钢琴伴奏则开创了钢琴表现技巧的新天地,让钢琴伴奏声部具有了更多表现力,声乐与伴奏在合作中紧密融合。
舒曼《诗人之恋》第10首:
我听见亲切的歌声响起
叁
舒伯特和舒曼在艺术歌曲创作中,都把爱情作为创作内容的主要题材,以爱情为主题写下许多动人的歌曲。
舒伯特《恋人相亲》、《你是我的安宁》、《爱情说了谎言》
舒曼的《林中相会》、《音乐家》、《献词》等表现了细腻的诗意。
舒伯特艺术歌曲《你是我的安宁》
舒曼艺术歌曲《献词》
选用了诗人吕克特的诗歌
肆
舒伯特和舒曼均创作了非常优秀的多部声乐套曲作品。
舒伯特作为最终使这种创作体裁得以确立的建立者,使声乐套曲的形式走向完善
并以《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两部优秀作品在声乐领域树立典范。
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第一首:流浪
舒曼也使声乐套曲这种体裁得到发展,著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等重要作品。
舒曼《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第1首:
当我开始看见他的时候起
-不同点-
壹
在旋律方面,舒伯特的歌曲以歌唱为重,旋律线条突出,歌曲整体十分清新,优美。
舒伯特《冬之旅》第一首:晚安
舒曼的歌曲则更注重意境的发挥。舒曼的旋律线条并不华丽,但极有意境
更为注重细节的细微多变,力求表达心理变化的细节,使歌曲更留有浓郁的诗意,且具有强烈的抒情气质。
舒曼《诗人之恋》第7首:
即使心碎,我不怀恨
贰
钢琴伴奏方面,二者是继承发展的关系。舒伯特的歌曲中,伴奏声部尽管与歌唱声部融合得非常完美,并且有时也参与营造诗歌的气氛,但歌唱声部的重要性却是无可代替的。
歌唱的旋律可以自成一体,即使没有伴奏,唱起来也仍然可以给人以完美的享受。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因为和诗完美地融合,不论是旋律、和声、速度、强弱或曲式,都和诗密接起来,同时旋律也不曾被诗所牵制,而变成枯燥无味。
舒伯特艺术歌曲《野玫瑰》
舒曼十分欣赏舒伯特的音乐,通过对舒伯特作品的继承和发展,舒曼在舒伯特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钢琴伴奏,并开辟了浪漫主义钢琴表现技巧的新天地。
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伴奏不同,舒曼创造了钢琴与声乐对话的形式,两个声部旋律交替对话相互对答,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地位平等,有时甚至超过声乐部分,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都是根据诗歌意义来精心安排的。
舒曼善于运用微妙的和声和织体表现细腻的诗情画意,对人物内心的描绘丰富细腻。
舒曼《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第2首:
他是最耀眼的
叁
在艺术歌曲的歌词选用方面,通过对舒伯特的继承和发展,舒曼的作品往往在细腻表达音乐的同时引起人们的内心共鸣。
舒曼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学修养,他深入细致地研究像歌德、席勒、海涅这样的大诗人精致而细腻的作品之后,才着手歌曲的创作。
舒曼注重歌词质量的选择和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并力图将音乐渗透到诗歌的灵魂深处。
舒曼《诗人之恋》第十二首:晴朗的夏日早晨
舒曼的作品和舒曼本人一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激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者的双重性格,既有强烈和热情的一面,又有温柔而富有诗意的一面。
舒曼在音乐评论文章中创造了两个想象的人物,以代表自己的二重性格,在自己创办的《新音乐》杂志上各抒己见。
肆
舒伯特和舒曼在和声写作上也各有不同。舒伯特虽然在创作手法上开创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新领域,但还没有跳出古典和声的规范。
舒伯特在和声上,常在大小调之间转换游移,情绪和色彩变幻莫测
如《菩提树》;使用范围广泛的转调,如三度转调和等音转调,常向下属方向转调,如《水上吟》;巧妙运用半音化和声,包括减七和弦、增六和弦与拿波里和弦,钢琴声部对歌词的一些细节进行描绘,如《魔王》。
舒伯特《冬之旅》第五首:菩提树
舒曼则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手法的新领域,力求和声“功能”强度的减弱,运用不协和音,转离调的运用十分大胆。
他带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以制造一种诗意的朦胧气氛和充满幻想的意境。
舒曼的音乐带有强烈的冲动气质,神经质的节奏和织体处理新颖富有个性,常表达现实和想象中的各种形象在脑海中所产生的联想。
舒曼《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第4首:
我手指上的戒指
小结
作为两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风格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富特色,他们将德奥艺术歌曲推向了新的高峰,所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为后世欧洲,乃至全世界各国的音乐发展,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