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够以假乱真的小提琴音色
也许是为了给被试人降低难度从而推出实验的结果,这个视频里面的MIDI版本做的的确不够精良,在与实录版的小提琴对比之下完全败下阵来。最后整个视频给出的结论是MIDI跟实录差距还是很大,如果预算充足最好还是找人去实录这类原声乐器。
但后面弦姐也在想,虚拟乐器和采样音色库发展到了如此成熟的今天,难道就没有几个能打的嘛?于是,对这个实验结果持半怀疑态度的弦姐就找来了几个非常优秀的小提琴音源,看看他们到底是否能够做到以假乱真呢?
1
Chris Hein独奏小提琴
Chris Hein的弦乐全家桶在国内也算是人尽皆知了,大家更喜欢将其称之为“如歌弦乐”。它的音色属于偏圆润的类型,演奏出来的效果也真的是“如歌如泣”。所以也非常适用于抒情类的作品,在动态控制中也能表现的非常细腻。
(Chris Hein独奏小提琴Demo演示)
2
Joshua Bell独奏小提琴
说到小提琴独奏音源,Joshua Bell独奏小提琴这个音源自然是绕不过去的。Joshua Bell(国内译作约夏·贝尔)是一个国际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曾多次来华演出,所以大家对他应该也不陌生。
而这个音源库的所有采样都是来自于他本人的演奏,而且用的还是他自己的那把价值4百万美金的Stradivaruis(斯塔拉迪瓦里)小提琴。你想想,一琴键按下去就是一个大师演奏的声音,在音色上就已经领先于不少同类音源了。再加上后期的编程,给了演奏法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这个音源也是个标杆级别。
(Joshua Bell独奏小提琴Demo演示)
3
NI Stradivari独奏小提琴
最近出的最热门的音色莫过于这个NI自家推出的Stradivari小提琴音色库了,许多人说这个音色库的出现又将采样音色库的水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是NI的一个音色库,同时也作为乐器数字化项目的一部分,旨在给人类后代留下这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优美声音。
这把被录制的小提琴被收藏在意大利Cremona小镇的博物馆里,价值不菲,平时很少拿出来演奏过。据说在录制这个小提琴采样的过程中,整个Cremona小镇都实行了“静音”政策,就是为了录制到最纯粹的声音。录制过程中用到的32支话筒的摆位,在录制独奏中也是很少见到的配置。
(NI Stradivari小提琴Demo演示)
4
Swam独奏小提琴
与前面三者不同,前面三者都是采样音色库,Swam采用的是物理建模的方法去构造出小提琴的音色。物理建模对比起采样音色库在操控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动态范围到揉弦力度到触弓的压力等等的参数,在Swam上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调整,而采样音色库只能是进行多层采样再进行过渡。所以在一些涉及多技法的曲目中,Swam能在各种过渡中听上去更加自然。
但缺点就是因为它不是真实录制的,所以缺少采样音色库中那种录制出的声场感,以至于音色上听上去总是差那么点意思。而且因为涉及到要调整的参数非常多,因此并不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上手即用的音源。
(Swam音源与真实小提琴的对比)
写在最后
弦姐给大家对比了那么多独奏小提琴的音源,一来是可以帮助大家参考自己是否需要其中一个音源,另外也想说说自己对这个“MIDI VS 实录”的看法。不少人会认为,假的就是不如真的好。但弦姐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必要分清孰优孰劣,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在音源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MIDI早就不是只能用来出Demo的水平,市面上许多不同风格的音源虽然各有优劣,但放在一个整体来看,它们在功能上很多时候又是可以互补的,就取决于你能否去合理应用了。
在这里举个例子,在一些国外知名学府的作曲系研究生招生作品集提交栏中,会写着要求作品尽可能实录。但是转眼下一行又有一个括号里面写着(如果请来的乐手水平一般,我们建议您还是使用MIDI提交作品)。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音色库,并且用它们做出优秀的作品出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