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y23 发表于 2020-9-30 12:06:59

L+R王璐:MASCHINE+ 给我的模块 Set 带来了哪些变化?


L+R王璐:MASCHINE+ 给我的模块 Set 带来了哪些变化?


2020 年,MASCHINE+ 可以为艺术家们做到哪些事情?



电子音乐人、耀乐团团长、同时也是中国模块大会的主要发起人的 L+R王璐表示:MASCHINE+ 帮他解决了 「演出行囊太重」 的烦恼。



“脱离了电脑,感觉好极了。不用再背着电脑和声卡出门,还能有完整的 DAW 功能使用,这是我特别开心的。外壳和旋钮也升级了,我喜欢这种金属质感的东西。”



在刚拿到 MASCHINE+ 后,L+R王璐就开心地与我们分享了以上他的发现,随后的几天,他很快又找到了 MASCHINE+ 在自己工作流程里的用法:



“在拿到 MASCHINE+ 后,我拆掉了我模块系统中所有的音序器和采样器。这样留出来的空间我可以装更多的 VCO(压控振荡器),这意味着我在一盒里一下又出来 3 个声部或者 3 个调制源。MASCHINE+ 实现了合成器效果器一体化,管理起来会很舒服,用一盒模块和一台 MASCHINE+ 基本就能完成一个很大的 Set。”








L+R王璐尝试将 MASCHINE+ 接入模块组里




近几年,L+R王璐一直在忙着用电子音乐的方式表达东方美好的哲学思想。他曾两次为 Apple iPad 的发布创作了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宣传音乐,以团长的身份负责了 “新乐府·昆曲” 项目的编曲和音乐制作,并于 2018 年获得了 CMA 唱工委最佳舞曲/电子演唱专辑奖项。



这次,趁着 MASCHINE+ 新产品的发布,我们特地邀请到了 L+R王璐,请他来分享了一些有趣的经历和想法:





MASCHINE+ 专访| 音乐里的东方哲学思想▲






L+R王璐

声音艺术家、电子音乐制作人、耀乐团团长、声音交互制作者、独立电台主播、DJ



对我来说,声音是色彩,是一种颜色的表达。它并不会给你带来一个很明确的一个东西,但当它组成音乐的时候,声音给你带来的是一个想象力,它是想象力的温床。所以,所有的音乐人在出品内容的时候,他/她都没有完成最后一步,因为最后一步是在你自己的脑中去完成的,需要你来进行想象力。



我这些年都在做东方色彩的音乐。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血液里就带着这些东方的东西。我说这里的话,喝这里的水,吃这里的食物,在这里生活。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长在我身体里,藏在我血液中的。



我学习过很多西方的音乐的体系,但我发现那些东西始终不是我们灵魂中的东西。那么,我想我应该去做一个我擅长的事情,去做一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该去做的事情。在突然间转化思维之后,我发现一切来的好简单,好直接。你立刻就可以从你的土壤里,你的血液中寻找到更多有意思的元素。





耀乐团 Midem 法国戛纳中国之夜文化交流演出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模块/合成器的?为什么?是因为某些特别的元素开始喜欢模块的吗?



2016 年,我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模块。其实当时手里也有不少老的新的模拟合成器,但老觉得不是太过瘾。会选择玩模块是因为,它能让思维更自由,把那些界限都去除,从最底构建声音。



而且我认为操作界面的提升必定会带来我个人审美和技术的提高,于是就陷进去了,太好玩了,所以模块现在是我主力工具。其实身边当时有很多朋友们早就跳坑了,孟奇、李满、严俊、Elvie.T、田鹏…大家都玩了一阵子了,看得我按耐不住了。





MASCHINE+ 与您常用的音乐设备有哪些异同?



其实在 MASCHINE 出第一代的时候,我就拥有过一台。MASCHINE 的本质还是音序器+采样器,而现在它还可以可以完成合成部分。



我近些年常用的东西操作体验特别的传统,MASCHINE 给我的感受它是个完整又强大的 DAW,而不再是我常用的硬件音序器而已。





一般来说,您创作一首歌的流程是什么样的?您是怎样发掘灵感的?



其实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以前我大部分时间是从写鼓或者弹一套和声进行开始的。这几年会有些变化,我会先完成一个声音的设计,用这种方法来定下整段音乐的色彩。





您是模块大会的发起人。能请您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模块合成器玩家这个群体吗?他们对声音和创作会有哪些相似的追求?


模块大会的朋友太酷了,这是个纯粹的非赢利组织,来玩的大家也都非常纯粹的对待这件事情,因为大家的身份都是非常复合的,很多都不是全职的音乐家,但在这一天里大家都不谈自己的生意,只是纯粹的交流模块的技术,和用模块玩出来的音乐,氛围特别好。




「模块大会」- 中国最大的模块合成器活动





「交流方式」这个音乐场景的初衷是什么?



玩电子的人都特别“独”,因为一切都可以一个人在家解决掉,所以一个比一个宅,都是自己和自己玩,可音乐是需要交流和分享的,特别是这么复杂的玩意,每个使用者的思维都非常有趣,相互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特别过瘾的,所以田鹏提出了这个活动的名字,交流方式。





最后,您有什么话想要对 Native Instruments 的读者们说的吗?



我想说,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应该越来越有自己的民族的自信感,现在是我们民族自己内心的东西迸发的一个时代。它已经来了,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L+R王璐:MASCHINE+ 给我的模块 Set 带来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