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酷前线 发表于 2019-4-29 12:17:57

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正式招生

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正式招生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招生简章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随着旅游文化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根据演出剧目定制的主题剧场数量激增,不仅投资大,舞台科技含量高,还同样面临配套的舞台专业人才的缺乏的问题。除了对常规的剧场管理人才的需求外,高科技含量的舞台使得他们急需高度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舞台专业人才。其中舞台音响设备的技术保障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舞台音响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次培训不仅为剧场输送针对性人才的职业培训,而且也有为在职人员提供的各种继续教育和跨专业职业培训平台。
  开设《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主要解决剧场舞台方面设计与制作的关系,制作与管理的关系,为剧场输出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专业舞台人才。为此,针对剧场(剧院)及文旅演出中的舞台音响专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工作,需要及时开展,只有对专业人员进行高素质的培养,才能保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为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事业保驾护航。

  二、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简介
  实施单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1981年1月初,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在京成立,对外称“国际舞台美术组织(OISTAT)中国中心”,是经中央民政部核准注册,隶属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组织。38年来,已成为团结全国舞台美术工作者的学术中心和被国际广泛关注的学术团体。
  学会于1984年,加入了国际舞台美术组织(OISTAT)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1994年在京主持召开了由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舞美会议和作品邀请展,2009年参加“第二届国际舞台设计展”(WSD),并获金奖。2013年参加“第三届国际舞台设计展”(WSD)、2017年参加“第四届国际舞台设计展”(WSD)等。已8次组团参加每4年一次的布拉格国际舞美展(PQ展)等。
  现设学会办公室、创作研究部、学术出版部、对外交流部、品牌部,以及灯光专业委员会、音响专业委员会、服装化装专业委员会、电视美术委员会、剧场建筑与舞台技术委员会、新媒体艺术委员会、视觉艺术委员会、历史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布景技术委员会、戏曲专业委员会、企业委员会11个专业委员会。第八届领导班子制定了“国内具有向心力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发展目标,结合实际开展各项工作。
  (二)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资助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周期定为2019年5月19日至2019年7月20日,培训总时长共63天,其中,集中授课32天。
  具体培训安排为:
  2019年5月19日举行开班仪式
  2019 年5月20日-2019年6月19日(集中授课)
  2019年6月20日-2019年7月15日(采风、调研)
  2019年7月16日-2019年7月20日(结业答辩、考核)
  (二)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授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五号院6号库龙健集团北京中心
  2、项目交流、采风、创作等艺术实践地点:浙江及学员工作所在地
  (三)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
  第一板块:艺术及美学基础课程
  第二板块:专业基础课程
  第三板块:专业核心课程
  第四板块:专业讲座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40%;设计作品(结业论文)+现场答辩占6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五)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简介:
  项目负责人:韩宏志
  项目联络人:张顺利
  培训教师
  曹林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刘杏林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韩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马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赵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副总编
  王辛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王世全中央交响乐团一级设计
  燕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韩宝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刘晓飞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音乐编辑、录音师
  王之纲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实验室主任
  陆宏瑶联合大学教授
  李国棋北京工业大学剧场研究设计所教授
  陈钧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吴泽昕Shure China Trading Company系统工程师/市场发展经理
  魏增来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
  杨杰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张一龙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听觉艺术博士
  冀翔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听觉艺术博士
  马昕中国煤矿文工团一级音响设计
  路程天创数码集团产品事业部副总工程师
  李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人才资源网高级讲师
  张涛深圳易科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
  吴琼ClearCom中国代表处技术总监
  曲乐中国中央电视台中级录音师/调音师
  马文钊北京天韵星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音响师
  佐鑫北京堂惠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调音师
  沈恬中央民族乐团中级舞台技师/调音师
  邵勇原轻音乐团调音师
  卢向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怀民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声学高级工程师
  姚石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陈晨中央电视台音频部副主任一级录音师
  何飚著名调音师
  石慧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声学所教授
  武晟保利(北京)剧院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闫长青中国舞台艺术科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周耀平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张馨予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音响设计
  陈建华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教授高工
  成忠军北京仁歌视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六)培训成果展示
  学员答辩论文集结成册
  (七)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5.集中培训阶段,采取全脱产学习。

  四、培训对象

  (一)培训对象遴选
  本培训项目面向全国招生,通过竞争择优入选学员30名。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在职青年艺术人才。同时,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中的一条:
  1.从事本行业工作满5年以上;
  2.取得与本专业相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
  3.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4.在本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和研究成果,并获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研究课题的;
  招生范围包括:
  全国各地推荐的具有舞台美术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剧院(场)音响专业在职青年艺术人才,以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推荐的具有舞台教学和创作背景的优秀青年教师。(包括剧院(场)建声、扩声、管理等专业人员。)
  (二)录取方式
  项目实施单位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选,兼顾地域和专业,择优录取。

  五、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2019年4月26日-2019年5月10日
  (二)报名方式
  学员报名表(附简历,纸质版、电子版各一份)(见附件1)请将学员报名表以附件形式发至邮箱:13910975287@163.com。同时将加盖公章的纸质学员报名表寄到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39号,邮编:100710。收件人:张顺利,13910975287),注明“《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字样。
  (三)报到方式
  报到时间:2019年5月19日(早9∶00-晚17∶00)
  报到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五号院6号库龙健集团北京中心

  六、其他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附件《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
  (二)联系方式
  单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电话:010-64035684
  传真:010-84036240
  邮箱:13910975287@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
  邮编:100710
  附件1:学员报名表
  附件2:培训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正式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