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naudio 发表于 2006-1-14 00:44:00

台湾版混音步骤指南

此为一片台湾版的混音指南,各人各有自己的混音步骤,但总体的规则是不变的,文章里所叙述的步骤并未全面,我在某些章节上做了补充,并在文章的细节上做了解读。

1.将配器按照要素分类
2.戴上耳机播放音乐,检查音频的瑕疵(许老师·戴上耳机并不意味要用耳机去混音,而是耳机能听出微小的瑕疵,混音还是要用监听音箱的)
3.调整整体音量平衡
4.调整各项配器EQ(均衡),Filter(过滤·高低切)不需要的频段
5.压缩各项配器(Compress)
6.视需求加注各项效果器(如Distortion失真)
7.创建立体声效,声像的配置需考虑到配器频段(低频无指向需求)(许老师·创建立体声效并不意味要对任何单声道音轨都单独施加立体声效果器,此处所言是分布乐器到空间之中的各个角度使其构成平衡的立体声场环境)

8.增加需要的或删减不需要的音频区段(许老师·这和4中的高低切不一回事,是针对全局混音监听后评价混音还缺失什么,多余什么区段,例如,往往编曲新手会为了声部更丰满而在使用了吉他的低把位和弦之后又去使用电钢琴的原位和声做铺垫,这样作了,过多地在中低频会凝聚在一起沉闷浑浊了听觉,即使再去低切也无济于事,因为你低切了吉它和电钢的低频而相同的中频依旧存在,照样混浊。那么直接删除吉它或电钢之一的声部是唯一的办法,若真认为必须有这两个乐器同时发声的话,好!重新设计制作它们的声部吧,直到不冲突为止)

9.整体空间感的营造,先建立整体音场,再针对单一乐器(许老师·让所有乐器同处一个空间环境是模拟真实乐队现场演出的氛围。若我们不是标新立异地去创意脱离真实环境的空间效果的话,一个整体空间感的营造足以很好地满足了将乐器,人声放到房子里的要求。但有些乐器,人声会因为自身的原因不能很好地适应整体空间感的环境,比如人声可能在整体空间感的环境下显得太靠后,或混响高频过亮、中低频过于凸出、混响衰减时间过长等。军鼓会需要更短暂明显的混响尾音,而筒鼓需要更加厚实自然衰减的混响效果。此时就需要为这些乐器施加独立的混响效果,或插入或发送均可)
10.微调各项Effect的数据
11.制作歌曲所需的Auto machine动机,如淡出与淡入、声像变化等等
12.在不同的系统聆听混音结果


meter 发表于 2006-1-23 08:06:00

谢谢楼主的发布,我点赞收藏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湾版混音步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