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yun 发表于 2018-8-15 20:13:33

什么是音频切割

什么是音频切割

何谓“音频切割”呢?首先,我们要理解喇叭的基本结构。

传统动圈式喇叭的结构,基本上是由一个绕著线圈的纸筒,连接圆锥形的震膜而组成的,当音频讯号经过线圈,纸筒和磁石就会产生相拒或相吸的反应,并产生震动,纸筒因而推动震膜上下震动,发出声音。


歌曲,不单有人声,亦有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震膜往往需要每秒震动上百万次,所以,把震膜制成圆锥形,就是希望减少音频切割的物理现象。

喇叭的构造裡,绕著线圈的纸筒位于喇叭震膜的中间,当纸筒因为音频而上下震动,震膜便无可避免出现“涟漪”现象。

但理论上,对于一隻“完美”的喇叭,每一次发出震动时,都应该是整片震膜,由中心至边沿同时上下移动的,并且每次震动,不论高、中、低音,或超高、超低音,皆能够完整又快速地完成,不会影响下一次的震动,而且是每一秒能上百万次完整地震动。

可惜,理论与现实,实在存有一大段距离。

如同把石头投入水中,水面就会产生涟漪,当你于相同位置,不断将不同大小的石头投入水中,就会不断产生不同大小和速度的涟漪。

对比小石头所产生的涟漪,大石头的波幅会较大,速度亦更快。于是,大石头产生的涟漪就会“后浪推前浪”,翻起之前小石头产生的涟漪。


于音频切割现象中,喇叭在震膜上产生的涟漪,可以对比石头投入水中产生的涟漪,都会出现以上“后浪推前浪”的现象。


把石头投入水中,可能是几秒投下一块石头,但一隻喇叭的震动,其密集程度,就好比一秒内把几百块石头投入水中。

音频越低、音量越大的声音,对比音频越高、音量越细的声音,在喇叭震膜上产生的涟漪波幅,就会更大和更快到达震膜边沿。

就好像人先把小石头投入水中,所产生的涟漪,会立即被之后投在水中相同位置的大石头,所产生的涟漪追上,大浪更会把小浪翻起在大浪的浪顶上。


同一道理,在喇叭中,当低音震幅遇上之前的高音震幅,而将高音的振幅翻起,就会令两者产生的振幅重叠,听者便发现声音“炒埋一碟”,即无法清晰地同时听见高音和低音。这就是音频切割令音色劣化和失真的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音频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