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 Audio T 系列监听音箱
Adam Audio这个品牌始于世纪之交,生于柏林。近几年在乐展、音频交流领域的曝光度逐渐上升,20年的历史,在音频品牌中并不算长,它算不上老牌,但却是一个迅速成长到高端方阵的黑马。Adam Audio还有享誉行业的多项技术,除了核心的X-ART技术外,还有众多音频创新技术和集成于产品设计的巧妙构思。比如DSP数字处理、先进材料学、防尘罩一体单元、定制优化的AB类单元。和PWM脉宽调制D类功放。
【创新的“空气运动学”——气动高音】
首先要重点介绍的是它的气动高音。原创自1960年的X-ART“气动换能”带状加速技术,让声音拥有前所未有的保真度。通过褶皱的隔膜,产生类似手风琴的原理,将空气从吸入和挤出。
这样可以解决传统高音单元活塞式运动(前后震动)带来的声音破坏变形,也有了更快速的瞬时动态响应和声音的还原度,是传统单元空气荷载转换的4倍。而高端的AX和S音箱的这个核心工程单元,都是在柏林纯手工制作的。
在ADAM Audio监听音箱不同系列中有所区别,比如更高端的AX,以及采用S-ART的S系列,都是基于X-ART技术的优化定制方案。隔膜式的气动高音单元,也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专业监听的趋势,X-ART高音单元的面积相比传统高音单元大2.5倍,动态范围会更大。
【T7V设计】
外观设计
整个T系列监听音箱的设计,非常凌厉、沉稳也很简洁。很符合现在的音频行业美学,当然这也是建立在ADAM Audio的品牌整体设计语言里的。和AX系列相比会更现代和中性一些。AX和S的外观更偏向工程和STUDIO感。T系列的做工非常扎实,细节和组装部位的处理也都很不错。
紧凑尺寸
我拿到手的是7寸,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它的箱体实际尺寸长宽居然比我之前用的这对MS6还小一些。很多因桌面尺寸限制而原计划购买6寸箱的用户,如果预算足够,也可以考虑选择到7寸了,声音的听感和表现力还是会有所提升的。
无底垫设计
我们看到T系列的所有侧面都没有集成音箱垫,有些明确摆放位置的监听音箱,都会在摆放面添加海绵垫或橡胶垫,比如竖立摆放的底面,如果横向摆放就会影响美观度。T系列采用方便多种摆放方式的无底垫设计。
音量缓冲
音量旋钮缓冲,监听音量的平滑变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亮点,我们快速旋转背部音量旋钮时,正在播放的音频是会有一个缓冲式fade过程的,这段时间很短,但很重要,可以给调试者足够的反应时间,不至于音量突然啊增大,离音箱过近而伤到耳朵。
不可悬挂
需要注意的是T系列没有设置悬挂架固定位,因为它的用户群体主要还是入门、准入门和小型工作室,有条件的还是最好购买桌面或立地式音箱支架,以减少共振问题。
【硬件特点】
PWM脉宽调制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类功放,但又和传统的D类放大器有所不同,我们知道D类已经是很多经典监听音箱的选择类型,但工作效率和散热问题都依然存在,PWM相当于是D类的优化方案,确保效率的同时,大幅减少散热,不再需要散热鳍片。
HPS高频波导系统
是通过Adam Audio的建模技术设计出来的,这个高音单元遮罩系统的设计,横向宽阔,纵向集中,更好地控制声音的传导方向。
超轻聚丙烯制造低音单元
可以承受高声压级的瞬时反应,确保在每对音箱1米的声最大压级高达110分贝,不会导致膜片破坏。
简单滤波器
背部配备了简单处理室内声学的高频和低频滤波器,可以进行声音和个人口味的调整。这也是很多专业监听音箱都会带的硬件功能。
双输入接口切换功能
RCA莲花和卡农口需要手动切换模式。这样的会需要用户多留意一个开关状态,因为如果你接入的莲花,而状态模式是卡农,音箱是无法发出声音的。但这样的设计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不通过控台的情况下,连接两组输出。有些监听音箱也会带有多组输入,有莲花的,也有6.35的Line In,但有些监听会出现优先级的问题,比如同时连接了Line In和卡农,就会只从卡农输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