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型室内扩声系统的几种模式
简述大型室内扩声系统的几种模式在大型室内(如:剧场、多功能厅、报告厅)扩声系统设计中,对于后场补声音箱(国外也称之为延时音箱)大家并不陌生。其作用是补偿后场声压级的不足,以保证声场覆盖的均匀度。曾有朋友问我:“我这套主扩声可以开很大声压级,补声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要看情况。”
我大致罗列几种情况:
1、如果是文艺演出,当厅堂结构为单层时,不需要后场补声,模式:L+R,或者L+C+R,C只分配给人声。体现的是舞台声像的定位感。当有二层甚至多层楼座时,特别是楼座低矮、纵深的情况,需加相应的挑台下补声音箱(需要作延时),模式:L+R+F,或者L+C+R+F,C只分配给人声,以解决楼座导致的声影区声音覆盖问题。
2、如果是会议报告,则有两种情况,模式:C或C+F,F(Fill)即补声音箱(注意后墙不可以设置补声音箱,无法设置延时,且破坏声场;有楼座时,可以加挑台下补声音箱,需要作延时)。体现的是声场的均匀度,以保证前后场声压级落差较小,目的是听清讲话者的语言内容。
3、如果是影片放映,则必须加后场音箱,此时不能称之为补声音箱,而是环绕声音箱,分左右环绕声音箱及左后右后环绕声音箱。模式:L+C+R+SL+SR+BSL+BSR,需要作延时。体现的是环绕立体声音效。
(对于C的要求是:音质清晰、覆盖全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多功能厅由于功能需求的原因,配置与影院极其相似,但唯一不同是,多功能厅在面对不同功能用途时,配置的模式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我们在设计系统的时候,要将模式考虑进去,这就对调音台的选取及信号的分配、通道的规划及操作的便捷、音频处理器的选取及延时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赠送小菜一碟:
关于大型室内(如:剧场、多功能厅、报告厅)的主扩声系统设计,有的朋友在设计方案时可能依然会感到茫然,下面我就用几幅图片来简单示意大型室内的几类主扩声架构:
架构一:
架构二:
架构三:
架构四:
架构五:
附注:
1、L/R左右全频上,主要负责高层观众区域;
2、L/R左右全频下,主要负责一层观众区域;
3、C中置,主要负责全场观众区域;
4、SUB超低,主要负责全场观众区域;
5、F台唇补声,主要负责台口观众区域;
6、F挑台下补声,主要负责楼座下观众区域;
7、M返送,主要负责舞台区域。 :L 加油吧 支持,加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