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筝《爸爸》歌词赏析
王筝《爸爸》歌词赏析专辑《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2008年水木同创
只怪我懒,而不是我只喜欢王筝的歌,也不是我最近偏爱吟唱歌颂父亲的曲子,只是王筝在今年10月出的新专辑《没有人比我更爱你》里的这首歌,让我觉得应当为她做个小标签,即便异日再听,我也能寻找到一些思索过的印迹。
这首歌不同于王筝另两首好歌《想着你睡不着》和《我们都是好孩子》的舒缓、安祥、闲适和平静,而是情绪奔走、激情洋溢,整首曲子徐疾有度、情绪饱满,对父亲的热爱喷薄而出。
我惊异于歌词与曲子的配合,单“蓝蓝的天……”文段在整首曲子中的反复咏唱,仿佛汹涌的波涛,激昂的情绪一接着和一波,高峰一个接着一个,有点点抑制的,却穿透了胸膛钻进了你的心里,让你也跟着心潮澎湃。
纵然世界不同你曾给我的梦境
相信最美好的 已经在下一刻降落
我不懂声乐,但我知道,加下划线的这几个字这几个音符这几个用“气”催动的声音,就像一个设定好的规律,总是在该起伏的地方凸显,使得歌曲抑扬顿挫、荡气回肠。
“在下一刻”与“降落”之间的间隔一方面照顾到押韵,又照顾到乐章的节律,同时还照顾到情绪的流态,实在是神来之笔。在第一个“在下一刻降落”里的“落”字的尾音滑腔,虽然很短,却显得那么绵延和饶有意味。
来,重听一遍,我们回到歌词。好的诗歌讲究意象丰富以小见大,王筝的词似乎不喜欢描述一个完整的情节,甚至没有完整的画面,只是一幅幅速写,但又做了局部的着色,素雅不华丽。
以往多见的歌曲之词,如果分有两三片,而片与片之间相同曲调部分的词,总是在句式和语法结构上会有相当的一致性,但在这首歌里却没有这样,曲调一致但文法却完全不是一个步伐。一方面这是情绪奔走的需要,不能因为迁就文法而以词害意,另一方面或许还有打破常规的意思吧。
深夜的明灯是父亲特意为女儿“悬挂”的星星,细微之处见关切。送别,父亲总有酸楚(红红着眼睛),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女儿的,在这送别的一刻,看到父亲头发见白的背影,心潮起伏,讴歌之情激荡开来……这是几幅连贯的速写,背景和情境都已略去:窗灯的明亮、眼圈的潮红、头发的斑白,真情实意在这段淡淡的曲调里描绘了出来。
小时候每次用劲都无法将你背起
这一次我想我一定可以
这短短的一句,轻轻的几笔勾勒,包含的内容与情感是多么的丰富:把从幼时的调皮好动、欢乐嬉戏到现在对父亲愿意做一切的付出,通过“背起”这样一个情境表达了出来;把父女情真以及自己在浓浓父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的故事描写了出来;同时把对父亲的敬仰、爱戴和感激之情与回报之心也烘托了出来。“好多年那些话(对父亲真挚的爱)在嘴边,总没能说清”,似乎表达一点点亏欠之情。
父亲手掌粗糙的纹理,记述的都是一个个辛酸的故事、一个个永恒的瞬间,真的不忍(“可是我怕”)看到父亲渐渐老去(“悄悄改变”而有些“深陷”的脸),这时候女儿对父亲的关爱再一次升腾。
说到这里,我们又回到反复咏唱的这一段歌词。说实话,我没有弄明白“蓝蓝的天”与“向那小小的我”与“用心大声的唱你最爱的歌”之间是怎么联系上的,或许其中有些密码吧。真如有的理论家们说的“诗歌不应是直白的”,并引据北岛的《走向冬天》(走向冬天/不在绿色的摇荡中/堕落/随遇而安/不去重复雷电的咒语/让思索省略成一串串雨滴)来说:这些密集型的意象密码,这些隐晦的谜语式诗歌曾经是一种风尚,“耐着性子破译”、“甘愿接受这折磨而寻找获得之后的‘乐趣’”。但老实说,北岛的这些诗歌我不知所云,甚至因为一下没明白就不想知其所云了。扯远了,我只是觉得还是明白一点好。
当然,这接下来的激情横溢的曲段,里面的歌词就没有障碍了。王筝坚信自己选择的歌曲事业可以做得非常好,可以向父亲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每一首都是用心演唱的父亲最爱的歌),不管有多少曲折(与梦境不同),不管遇到多少苦难(哪怕再多苦呢),只要有父亲的陪伴,最美好的“已经”(不是犹疑的说“会”,而是确定的“已经”)在下一刻降落……
王筝爸爸
王筝 爸爸歌曲歌词
关不了深夜为我亮的最后一盏灯
那是颗照耀我专属的心
多少次送我独自离开 红红着眼睛
转过身 头发见白的背影
蓝蓝的天 像那小小的我
用心大声的唱你最爱的歌
纵然世界不同你曾给我的梦境
相信最美好的一切在下一刻降落
小时候每次用劲都无法将你背起
这一次我想我一定可以
好多年那些话在嘴边 总没能说清
但此刻唱这首歌给你听
蓝蓝的天 像那小小的我
用心大声的唱你最爱的歌
纵然世界不同你曾给我的梦境
只要有你陪着 哪怕再多苦呢
你的笑声是我生命的书签
标出了每一个的永恒的瞬间
可是我怕 看着你悄悄改变的脸
被无声的时间 勾出深深的线 你的脸
蓝蓝的天 像那小小的我
用心大声的唱你最爱的歌
纵然世界不同你曾给我的梦境
相信最美好的一切在下一刻降落
纵然世界不同你曾给我的梦境
相信最美好的一切在下一刻降落 歌曲情真意切风味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victory: 好....顶...:lovelines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