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各有不同!6款高端HIFI耳机选购
谈论耳机,是一个有难度的话题,既难在设计和制造,更难在理念和评价。耳机不同于扬声器,它只需要一个单元就能覆盖整个听阈,而且超过了普通多单元分频的音箱的频响,让人惊讶。但是,什么事情都有矛盾的两面性,靠一个单元来覆盖整个听阈,实际上还是有些迁强。
在听阈的某个频段处,耳机的频响往往要失去平衡。就连大名鼎鼎的SennheissorHD600,BeyerDynamicDT880都会在某段频区频响出现较大的起伏,更不必说低于它的其他品牌耳机了。这一特点也决定了,除极少数HI-END级耳机外,所有耳机都很难做到完美,都会有优势和缺陷,同档耳机在性能指标上的不同取舍决定了其音色特点,这也是我们分析耳机选购耳机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理念文化
对于高端耳机,各个品牌的产品表现主要与该厂的设计理念以及该国的民族性格和音乐欣赏品位有密切的关系。
欧洲的奥地利,丹麦,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爱好浓重,喜好典雅,端庄的古典音乐,趋向于唯美主义,所以它们的耳机也比较保守,韵味一样典雅,醇和。AKG就是其中的代表。
德国人的艺术观念非常严谨,深刻,对任何事都一丝不苟,它们的耳机在技术性上也是最高的,并不加任何味精。轻易不会对频响放宽要求,或刻意把某一段的频响提高,或压低。例如比较有代表性的SenheissorHD600,BeyerDynamicDT880,都是平衡性极佳的顶级动圈耳机。
日本人在音乐审美方面比较另类。在民族性格上,日本文化毕竟源于东方的,再加上日本的小岛国文化,总要带一个比自身更漂亮的假面具。同时,新一代日本青年又大量吸收了来自美国的文化浅薄的新思潮的影响,这种混杂的艺术观念就形成了所谓的日本风格。细腻小气,又富有装饰的味道。日本的大多数产品在小编看来还是属于表胜于里,靠商业策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而日本的所有耳机,包括他们顶级的ATHW1000,都或多或少地都在频响方面不够平衡,这一点在中低端耳机上更为明显。
美国这个来自英格兰和全世界移民的国家在科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成功地汲取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内容到自己的品格当中。新一代美国人无论从文学上,艺术上还是思想上,品格上等等个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贫乏,相当的直白,相当的天然,相当的缺少品位,这使得他们的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变得极不协调,相互矛盾。这样的民族性格不可能不反映到音响产品中来。就像美国的大多数扬声器产品一样,美国的耳机也不是世界顶级的,有强烈的富于刺激的倾向。尽管他们可以作出技术性能顶级的产品,但从听感上他们永远也找不到欧洲人的品味的魅力。
音色音染
下面要谈的另一大要素就是音染。真正没有音染的耳机当然是不存在的。问题是纯粹的高保真的HiFi耳机好呢?还是稍加了一点音染的HiFi耳机更适合人们的要求?
音染极低的耳机给人的印象是平淡,直白,缺乏感情和音乐味等等感觉,特别是高解析力的Hi-End耳机往往会把音源中一些细微的瑕疵揭露无遗,对前段器材极其挑剔。
而音染多了的耳机音质就会偏向一种倾向,即便这种音染非常美妙,也往往只适合一种类型的音乐,并听长了会腻人,更何况要取得美妙的音染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家厂商大概要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研究才能掌握自己的风格。
在我的印象里,最少音染的耳机是BeyerDynamicDT880,它的技术指标极高,平衡绝好,表现各类音乐都不在话下,在此方面比HD600还要高一截,但在播放某些方面的节目时它却明显不如那些有一定音染和特点的高端耳机了。例如,播放交响,它不如SennheissorHD600,播放人声歌剧,它就不如AKG701,播放流行摇滚它又不如GradoSR325I。这种耳机最适合的工作还是监听,它能够最原汁原味地反映出录音的质量。相比之下,日本耳机中的绝大多数产品都属于面向大众口味的欣赏型耳机,离HiFi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如果您审美取向是向HiFi发烧发展,那么最好选择技术性强的高档德国耳机。因为你的审美水平会逐步提高,对带有音染的耳机会越听越腻,一个中庸直白的高素质耳机才是你的终身伴侣。而如果你买耳机的目的主要是欣赏流行音乐,并不打算在耳机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那有一款中档的日本耳机,美国耳机也就足够了。另外,如果你的热情主要在音乐上,对音乐的体验超过对音响的要求,那么可以考虑奥地利,丹麦与德国的中、高档耳机。下面列出的一些耳机都是目前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见到的,供大家参考。
Sennheissor HD600
SennheissorHD600:交响之王。
极宽的频响,相对较好的平衡性,低频沉得下去,素质很高,很有能量感觉,中频准确严谨,高频延伸很远,解析力颇高,光泽华丽,全频失真较小。但严格地说,它也有其微小的音染,也就是在音色上的华丽感,以及人造的混响。该耳机的音场宏大,音像较远离,有着很强的混响,戴上耳机仿佛置身音乐厅中,适合古典音乐,称得上2000价位耳机中的交响之王。美中不足的时候由于其华丽的印染和较强的混响,在播放人声,摇滚等其他音乐时有些变味。想象一下,在音乐厅里听摇滚会是怎样一种怪异。
综合评分:
流行:★★★★
古典:★★★★★
爵士:★★★★
摇滚:★★★
人声:★★★
Sennheissor HD650
SennheissorHD650:新一代的主流高端动圈。
它的全频段与HD600非常接近,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在高频上有一点儿软化和衰减;中频有一定的加强,温暖自然;在低频端也没有600那样的震撼和能量感。混响明显减少,厅堂感和华丽感消失,换来的是中庸和温润。从技术角度讲,HD650较HD600有了一定的提升。从欣赏角度讲,HD650更加平衡全面,更耐听一些,面对各类音乐的表现都显得游刃有余。
综合评分:
流行:★★★★
古典:★★★★★
爵士:★★★★
摇滚:★★★☆
人声:★★★★☆
BeyerDynamic DT880
BeyerDynamicDT880:技术型耳机,德国严谨设计理念的代表。
它的素质决不亚于SenhheissorHD600,频响非常宽阔,平衡绝对一流,但它几乎没有音染,声音更加忠实,可以说是返璞归真。在解析力上肯定是王者,声音富有质感,不会被任何动圈耳机打败。它的低音极佳,下潜到5HZ!高音延伸更佳,显得很飘逸。它的特质不仅适合欣赏,而更适合监听。对HiFi爱好者与专业监听来说,这是难得的珍品。
由于其超强的解析力,如果播放劣质的录音,或音源的档次不够高,总会使你的神经受不了。 综合评分:
流行:★★★★
古典:★★★★★
爵士:★★★★☆
摇滚:★★★★
人声:★★★★☆
AKG K-701
AKGK-701:技术指标没有登峰造极,但其音乐品味极有代表性。
声音的素质很高,失真极小,频响比较宽阔,在频段内比较平直,但在低频端衰减较快。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极低频,只是量感较小而已。正因为低频量小,所以素质很高,速度极快,控制良好。在最重要的中音区,它的音色无可比拟,中频十分准确,密度感很强,音色醇和耐听。高频细腻柔顺。这样的能量分布,使音色显得淳和,典雅,高贵,柔滑如水,播放歌剧,女声,小编制的古典音乐都能尽显音乐的魅力。
综合评分:
流行:★★★☆
古典:★★★★★
爵士:★★★★
摇滚:★★★
人声:★★★★★
ATH W1000
ATHW1000:用料太高级了,声音太甜蜜了。
但日本人做的东西在风格上没有明显的取向。说到HiFi,这款耳机很不错,频响宽阔,但它在极高频端却人为地做了一点儿软化,一点儿修饰。极低频端也一样,被修整得更松软了一些,整个频段都洋溢着一种甜蜜,愉悦,柔和的气份。声音的质感似乎差了一点儿,速度也慢了一点儿,说是高保真,却多少有一点耳机壳儿的木头味儿。我觉得它有点不伦不类,在高素质的基础上被修饰了。另外它的价格过高,显得性价比不足。如果你喜欢听轻松愉快的轻音乐和歌曲,那它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综合评分:
流行:★★★★★
古典:★★★☆
爵士:★★★★
摇滚:★★★☆
人声:★★★★☆
Grado SR-325I
GradoSR-325I:美国声的代表,也是非常典型的一种派别。
美国Grado耳机总的设计理念是适合大众口味,不面对专业人员,所以在音色平衡上偏向一种性格,所谓的美国性格。GradoSR-325I与欧系HD600比起来,它的频响曲线完全不是平直的,在极低频端能量下降很快,比如在30HZ处,325比600低十几个分贝,但是,325在150-200HZ处却把响应提升了,在听感上给人一种低音充沛的感觉。那么高频端呢,325的极高频衰减也较大,但在次高频区也有类似的提升,也给人高音清晰的印象。
所以,这款耳机的整体很不平衡,对音乐的适应性较差,不适合作监听或耳机发烧,是典型的欣赏型耳机,适合那些满怀热情的青年朋友们。由于它的声场规模较小,定位不准,因此不太适合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作品,也不适合放歌剧。在另一方面,它的特点十分突出。首先,它的低频十分丰满,弹性十足,中频充满磁性,有较强烈的包围感,高频明亮华丽。各种音乐被她播放出来,都会让你觉得带点摇滚味道,适合播放摇滚乐,爵士乐以及人声,这是它的优点,也是缺点。另外它的外形也比较另类,在高端耳机中是独一无二的。
平心而论,Grado耳机的素质也很高,问题在于他们的工程师在心理上有较强的某种倾向,他们在设计产品时也不自觉地把这种倾向带入其中,造成了耳机性能音色的不平衡。
综合评分:
流行:★★★★★
古典:★★
爵士:★★★★☆
摇滚:★★★★★
人声:★★★★ 好文章,不错,我收藏了,谢谢楼主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