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青年时期的两部协奏曲《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堪称传世之作,是所有演奏家们必弹必奏之曲目。前不久听了一场杭州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下半场演奏的就是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问世几经周折,与《第1钢琴协奏曲》的遭遇几乎相同。1878年柴可夫斯基将刚完稿的这部作品献给梅克夫人未得到赞赏,改写后计划献给小提琴大师奥尔却也遭拒,原因是奥尔看完后认为技巧深无法演奏。2年后小提琴家布罗德斯基在维也纳首演,当时也并不成功,乐评家还对它发出了近呼恶毒攻击。之后经过小提琴家们不断演奏和推广,这首协奏曲才终于焕发出它的耀眼光芒,成为柴可夫斯基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久演不衰。
与当时出现的其它同类作品不同,这首乐曲运用了不少独奏小提琴的近代演奏技法,管弦乐的色彩也异常绚丽,末乐章尤其激动人心,主题吸取了俄罗斯民间舞曲强劲节奏,在乐队的映衬下,小提琴展现出华丽的技巧,把全曲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可以用灿烂和辉煌来形容,听起来十分过瘾。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唱片版本很多,经典版本包括:米尔斯坦小提琴、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团版本,海菲兹小提琴、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版本,科岗小提琴、西维斯崔指挥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版本等。实际上有一张现场录音唱片我认为也非常好听:祖克曼小提琴、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版本。
祖克曼与师兄帕尔曼一同出道,他录制的第一个曲目就是这首协奏曲。在这个现场录音中,祖克曼的琴声依旧极富穿透力,每个字符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可以说是在驾轻就熟中将小提琴悦耳的音色发挥到了极致,现场录音很真实,没有加修饰,连听众的一举一动都能听得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