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乐创作弊端和作曲技巧探讨
主题一:什么是写歌,写歌怎么回事,我可以写歌吗?想对某些写歌的朋友说说
由于网上要求找我交流作曲心得的朋友比较多,为了避免重复打字,我特把我的观点集中表述如下:很多朋友一上来就说他们很有写歌的愿望,问我如何写歌。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种心态太不踏实了,缺乏一种客观的态度。想写歌想作曲的愿望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如果你连自己哼出的东西都没法记录下来的话,这种想法就成了急功近利的表现。
其实写歌包括配器这个东西是个水到渠成的东西,如果你还在问我该怎么写的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入门,对这个音乐这个东西根本还没能力掌握。对写曲子这个想法还必须先放放,多去学习基本的东西,学到一定程度,积累到一定量,自然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包括评价自己有没有作曲的能力。凡是一上来就问怎么写曲子的朋友经过我进一步了解,都是没什么音乐基础或者基础不好的朋友。不要走都没会就想飞,这是我想说的。你们需要的不是怎么写曲子,而是怎么先去了解音乐是怎么回事。更进一步来说,写歌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即使他不懂乐理是个乐盲,时常也能瞎哼出一些曲调出来(我老爸就这样,呵呵),但是他们自己不了解哼的是什么东西,所以没法记录,所以也没法跨进音乐这个门槛。而懂得记谱的人就不一样,他可以把自己或者别人哼出的曲调记录下来,比如王洛宾,于是就有这么些部分人成了作曲家,音乐家。实际你有没有作曲的能力就在于你有没有记谱的能力。
如何训练出这个记谱能力?首先你得识谱,唱的要准,歌谱的细节都很清楚。然后要练耳,包括分辨音程和分辨节奏,各种复杂的音程和节奏都要练到条件反射,一耳就能辨认。这个有点象练英语,要练到象母语的程度。当然越复杂越难辨认,但是能分辨的出复杂音程和节奏的人一定也可以写出复杂音程节奏的东西,所以想要写歌写的好对耳朵的训练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而且没有尽头。练到一定程度,你听到的音乐的时候,在你头脑里反应的不是声音,而是乐谱。更进一步,如果你不单单是能辨认音程和节奏,而是对乐曲的和弦也渐渐开始敏感了。你会渐渐发现歌曲的旋律都是建立在和声的基础上的。除了传统式的中国乐曲是先有旋律再有和声背景(也就是先有曲,再配器)以外,现代乐的旋律都是建立在严谨的和声架构基础上的。你对和声越敏感,就越会发现写好一首歌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需要很强的基本功。你对和声越敏感,也就会越发现国内音乐对和弦运用手段的匮乏,听得出什么是好歌什么是烂歌。真正有水平的歌曲光从旋律上看是无非跟烂歌拉开距离的,甚至旋律还不如烂歌来的花哨。你会了解到真正有内涵的旋律是什么意思。下面上一个层次,谈谈如何写好曲子
对写歌有经验的朋友来讲,要讨论一个写歌的趣味问题。一件事情,如果你会做,别人也会做,甚至人人都会做,那你做起来就很没乐趣。如果这件事只有你可以做,你的感觉会很不一样。写歌也是一样,如果一段旋律你想到了,但是听众也能想到,这个曲子就很没特色,或者说没什么水准,没难度。为什么说现在的流行音乐垃圾多,就是当你听到了开头就能预料到他下一句唱到什么音上面去,连你都能想出这样的旋律,那么这首歌必定不是什么好货色。现在的歌曲都是似曾相识的风格和曲调,听多了让人感觉腻味,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没有新鲜感。我们写歌应该讲求一个作曲的乐趣,要写出可以抓住听众耳朵的东西,要让他们感觉到不一样,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个性问题,只有你想出了这样的东西,别人不会这么想,如果你的曲子还能让别人觉得好听的话,那就说明你的水平真的很不错,这才是写歌的乐趣,要突出个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很多人不谈各种作曲技巧,喜欢强调一个观点:“音乐是感性的,不一定非要遵从什么规律”,他们的意思是想抛弃作曲那种严谨的架构去天马行空,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世界来。照这么理解的话,不用理会那些束缚作曲的结构体系,任何人都可以玩音乐了,那你自己还能体会到乐趣吗?今天我给你一把吉他,你明天就出一张不知所云的专辑,这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会有几个人承认你这样的音乐呢?说白了,我乱写,你也乱写,大家互相不承认,这样很有意思吗?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反感这种反传统的做法,实际就是想逃避音乐规则。
因此,从写歌的乐趣角度出发,我希望写歌的朋友都能在理性的约束下写出有个性的旋律出来,这才是乐趣。最后讨论一个写歌水平的维持的问题
大家也许都注意到国内的创作型歌手都非常短命,要么就一首歌出名,要么就一张专辑出彩,很少有能维持创作水准的歌手。比如郑钧,唐朝等等。大部分人的观点有两点:1是因为出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比较艰苦,体验比较深刻。成名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了创作想法的变化,很多物质因素左右了他们,所以以后就平庸下去。2是因为第一张专辑是他们多年灵感的积累,成名后灵感用的差不多会枯竭,没灵感就没好歌。对于这种“物质生活论”和“灵感论”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是我觉得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国外的乐队很多70年代就成名了,到了现在还有好的专辑和好的单曲不断涌现,难道他们作曲不受物质生活和灵 在创作中,我特别强调理论功底,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缺这个。中国人可以很聪明,可以很有灵感,可以有大音乐家的潜质。但是我们薄弱的音乐基础不得不让我们在起点上就输给老外。中国是个不善于理论,讲求感性的的民族。你不要跟我说感性是音乐的根本,感动人才是最关键的,因为我觉得你根本就不理解音乐是怎么来的,你所觉得感人的那些音乐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创作者是站在一个什么基础上才能有这种感人的作品的。理论究竟是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死板,那么限制灵感,那么限制自由。你有多少理论基础,有没有享受过理论基本功给你带来的好处?这些都是需要中国的音乐创作者思考的问题,你们在学习吗?在进步吗?以下是我关于理性和感性探讨的几个帖子:
1感性是创作的源泉,理性的技巧是服务和协助! 这样的句子很漂亮,但是不实用
我的感觉是天赋和理论都是不能偏废,在创作中,灵感先于理论到达,但是不能说明灵感比理论更有分量。好比你选择一个女朋友,长相是门槛,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性格可能才是你最终选定的最重要因素(当然是在长相符合你的标准的情况下)
创作也是这样,灵感或者说感性的东西就是一个门槛,没有这个门槛什么也别谈,但是过了这个门槛就要看大家的功力的深厚了,这个功力是日积月累的音乐鉴赏,听力和理论各方面的沉淀。有人有很好的动机,很好的感情,很好的灵感,但是没有办法继续完和这个灵感同样出色的余下部分的创作,说明他还是个业余创作家,理论沉淀还跟不上。而真正的艺术创作家总是可以抓住一个小小的动机把它发展的非常感人和出色。实际上大家对理论有些误解,喜欢把它书本化,其实它恰恰就是发挥听觉的艺术一把利器,把最好听的音符给挖掘了出来。而很多时候,这些音符光凭一腔热情是找不到的。所谓的音乐大师哪个不是高深的理论大师,他们是天赋和深厚基础的完美结合。
过于强调天赋和灵感很容易让人对理论产生排斥,觉得凭自己的小聪明不需要特别用到什么理论也可以写出不错的作品。但实际上仔细听过这些作品以后,发现艺术性还是不够,走的路子比较野(当然有人会说比较自由),但是长此以往,很容易走入死胡同,创作生命不够长久。在国内,能谈的上创作生命长久的音乐人少之又少,为什么?都是灵感突发类型的,总有江郎才尽的一天。而如果有个深厚的音乐沉淀情况就不一样,一个小小的灵感可以充分扩展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不需特别的再灵感突发把余下部分完成,否则会是相当累的。
我很欣赏国外的流行乐创作是百花齐放的,既有学院派的(比如很多电影插曲),也有很多野路子的(比如摇滚类的)。但即使是野路子的创作者也是有着深厚音乐沉淀的,只是风格不同于学院派的套路而已。但是他们通通都是理论的大师,加上他们的音乐创作理念比较受听众的认可,所以出名,而且可以水平不降低的一张接一张出专辑,这种现象跟国内是两回事。
总而言之,感觉国内流行乐还是轻理论,踏踏实实学习的人少,想马上写好歌出名的人多。跟学术界一样,浮夸。
一家之言,或许有偏颇,但是是我的切身感受
2音乐中感性和理性哪个占第一位的问题有点象唯心和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精神哪个第一的争论。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这是事物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一个音乐作品在一定的框架内形成,在这个框架内有着自己的思想。拿开框架谈思想或者离开思想去搭框架都是毫无意义的。去强调任何一方的重要性都是正确的观点。但是需要警告的是,不可以轻视任何一方,如果你忽略了对感性或者理性任何一方的培养,它必将成为创作当中的瓶颈。照理说,我对这两方面的发言应该是平均用力的,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特别强调理论是基于现在某些普遍现象的考虑。这些现象需要解释一下,大家就自然明白我的用意了。
从我的亲身经历出发。我教吉他,教过不少学生,上的大都是初级的内容。大家知道,初级当中学习乐理的重要性和练习弹奏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双方应该平均用力。但是如果给定一定时间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练,绝大多数学生一定是选择练习弹奏吉他,而不是视唱练耳这样的音乐内功的练习。以至于到了最后,会弹出声音的人多(而且弹的还不难听),会调弦会识谱的人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懒惰二字。他们的懒惰不在手上,而是在脑上。学习乐理及听音的基本功显然更象是一种脑力劳动。当他们将时间用来练习弹奏时,实际上是不想动脑筋(尽管他们可能意识到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可以使他们事半功倍)。所以如果我不做特别的强调,或者是同一性的强调双方的重要性,导致的结果很可能就象以上我说的这种情况,到最后不懂音乐只懂弹奏。于是我每次都会把乐理和视唱练耳提高到超过练习弹奏的高度上来,要求他们全力重视(当然我不会担心他们不练习弹奏)
实际上大家也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很多人弹奏吉他运指如飞,但是却合不上拍子,弹的没有音乐的感觉,所谓的脑子跟不上手就是这样。他们对于技巧的练习并不缺乏,甚至是饶有兴趣。但是他们却厌恶乐理,即使知道这样不对,他们也不愿意花大力气来改观。这就是我所说的脑子上的懒惰。
联系到创作音乐上来,很多 对于音乐这个东西,我更愿意把天赋放在比灵感重要的位置。可能我过去对于理论强调的太多,大家可能都以为我就是个愣头青认死理的。天赋在音乐学习的位置很重要,不光是音乐,就算你干其他事情,也得有天赋吧。读书,做生意,跟人打交道等等你都会碰到特别有天赋的人。智商一般的人读书最算他再努力,也只能每次95分左右,那种每次都是100分的肯定是天才。但是对于这种天才来讲,我们需要告诉他怎么进步吗?他如果真是天才,真有天赋,很快就应该知道读书是怎么一回事,根本不需要我花这么多口舌。但是不要以为天才就没有基本功,或者是天生的基本功。他们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比一般人更快的能掌握到进步的要素,对基本功的掌握比常人好很多,领会也深刻很多。这种人是可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的,对于常人而言,我认为,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长期的有效率的锻炼,可以打个90分是没问题,这也是个可观的数值。我的发言是针对于常人的,不是特殊人的。
还有一点,请大家抛开音乐,想想做其他事情的规律是怎么样的,你如何在干其他事情的时候取得进步?是不是开始很没头绪,不知道该怎么起步,该找什么方向?然后经过一些熏陶,突然一天顿悟原来这件事情这么有门道啊,要学学里面的门道才行。再经过一段时间,学到了里面的门道,运用的比较熟练了,你发现自己针对这件事可以有一套理论,一些自己的看法了。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你会无招胜有招,哪里需要什么理论,什么招式,你随便一挥手就是克敌制胜,理论根本不是束缚你发挥的理由。
总结上一段的意思,取得进步的过程是:没有规矩——有了些规矩且在规矩内取得进步——没有规矩,规矩自在你心中,不用去想它了。
国内也曾经产生过中外艺术或者古今文化结合非常好的先例。比如以前的样板戏,把京剧和管弦乐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在看看《红色娘子军》,也是芭蕾舞台剧和中国文化出色的融合。还有人人都熟知的《东方红》,虽然有很强的政治性,但是现在拿回来品味,它的舞蹈和作曲,唱腔都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给人以美感。创作这些艺术的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单纯的为艺术奋斗的热情。
再看看现在的流行音乐界,你找得出几个称得上艺术家的人,这些人至多称为音乐人,或者加上个定语“有才气的”。他们对艺术的认真程度跟老一辈还是有差距的。他们所制作的这些音乐过个10年来听听,就基本上是垃圾了。他们所追求的大多数是新潮的音乐形式,而不是内容。正如腾格尔所说,他们追求的是“流行”而不是“流传”,一语击中当今国内乐坛的要害。不过以国内这样状态发展下去,想出一个流行音乐艺术家,缺乏必要的生长土壤。我个人认为要这样的人最起码要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1 有最低限度的稳定的物质生活,不会为生计担心,可以全心从事艺术研究。
2 对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文化有很深刻的认识,艺术基本功扎实,艺术鉴赏力高超。
3 不是个哗众取宠的人,不会为了出名做这件事情,对待艺术要认真。
对照以上的条件,老一辈的崔健等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被唤作艺术家的。他的歌估计很多都可以流传下去。象女子十二乐坊这种就属于哗众取宠的类型(虽然我对她们的出现持肯定态度),注定不会成为里程碑式的角色。 转贴一个帖子,是著名金牌制作人张亚东对于国内音乐现状的发泄,他的很多观点我非常的赞同,并且跟我以上一些帖子的内容不谋而合 我觉得我是特矛盾的人,有时候会很有条理,但大多数时间是乱作一团,我不懂计划。所以我觉得我是比较感性的人。"5月29日,感性的人名叫张亚东,在一个名叫Vogue的Club里劫持了记者,后者惨遭倾诉,在凌晨4时许方获准离开他家。那天他刚签约华纳,据说在仪式上干了二两二锅头。这就是他,张亚东,在"北京十大没谱青年"的排位中列我之下,排名第4。谁评我作"中国十佳记者"?
(一)
大家可能都是通过王菲的专辑《浮躁》认识我的,事实上,也只有《浮躁》那张专辑王菲的唱片公司没有给我太多意见,但我觉得我当时的能力不够强,没能很好地把握住这种机会。《浮躁》是王菲所有的专辑中卖得最不好的一张,通过这张专辑可能大家觉得我制作得不错,但由于它不卖钱,我也失去了为她制作整张专辑的资格。他们不愿意给我这种机会,因为给我做就不卖钱,我竟变成做"不卖钱音乐"的人。这之后我只能为王菲做几首单曲,一直到现在。在王菲的新专辑(《寓言》,编者注)里我可以做五首歌。这五首歌会连起来拍一部半个小时的Music Video,类似于小电影,我觉得应该突破一下,王菲也到了该突破的时候了。我听了一下由香港人制作的另一部分专辑,感觉和我做得比较接近,这回没有太俗的歌,不像以前。
我觉得王菲作为艺人体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她本人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人,但她所身处的环境却是极度商业的,她作为"明星",已经到了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地步。她不能只照顾她自己,而不管唱片公司和歌迷,她没有办法,因为喜欢她的有这样的人也有听那样的歌的人。所以我觉得很难办……
(二)
我在1998年录了我的第一张专辑。在录那张专辑时我觉得我的水平相对世界水准来讲非常低,而且自我来北京之后,我一直是在学习,并不是到这儿释放东西,所以在我做专辑的时候恰巧是我的转折期,有些东西我想做到但是我的能力不到,我能做到的我又觉得挺乏味,而且唱片公司对我要求极高,马上就要录,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香港的发行量我不知道,我估计不会超过五千张。
我的专辑在商业性上有问题,而前期公司又为我花了很多钱,再加上公司签的其他乐队都不卖钱,都是比较怪的乐队(比如香港的Cry),所以我的老板心灰意冷,就舍弃这边了,转而发展他在丹麦和英国签的乐队。
然后我就歇下来了,个人音乐方面也不再想了,开始不断地为别人制作。
在为别人制作音乐的时候,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我作为一个制作人,我和唱片公司方面的协调通常有太多问题,比如说我认为这支乐队应该录多少天,而唱片公司规定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但是他们的水平不到,我没有办法,我不能把人家的东西全改了,我还得征求他们的意见。目前北京的乐队,包括我制作过的大多数乐队,几乎都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大家在一起多数时间不是在探讨我们要的是什么意境,我们要弹奏出什么样的情感,而是"你能不能弹齐一点"、"你能不能别晚呀",就是这种低级问题常常会消耗我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我记得Radiohead有一首歌,当时他们编了十三种配器,然后乐队从中选定了一种最完美的版本。我觉得像Radiohead那么牛逼的乐队,都这么敬业地去对待自己的音乐,而我们这么低的水平,还这么不努力。而且有时候我建议乐队用这个办法,但是乐队有太多意见,我做的每一张,比如说"麦田"、朴树、"地婴"、"瘦人"……每一张都遇到这个问题,我说能不能这样,可乐队说我就喜欢那样,比如说"瘦人"的那张专辑,我最早建议录同期,而乐队就觉得应该分轨录音;再比如"麦田",录第一张专辑的时候我们自己摆的小样都比从香港缩回来那版好,但是他们的老板不允许在北京缩,而且也不让我去,等"麦田"录第二张的时候,乐队又换人了,结果拿来一大堆歌乐队互相都没练过。我觉得国内整体环境的不规范,让我没法做,其实我觉得我能做很规范的事情,但是没有人给我这样的机会。
(三)
我自己做得最满意的一张专辑是"麦田守望者"的首张专辑,因为它带有我的情感。我刚来北京的时候,我的心态一直都不平衡的,我老有一种"我是外地人"的心态,我觉得这个社会排斥你,你也会潜意识地去排斥社会。而"麦田守望者"这个乐队起到了一种特别及时的影响,就是把我的生活和这个城市拉在了一起。萧玮他们非常年轻、非常有活力,都是很好玩的人,在跟他们的合作期间,我由过去的那种老成忽然变得开朗起来。他们就像是我的同学一样。你明白一个人要在一个没有同学的地方生活是挺可怕的,你每天接触的都是些陌生人,你会觉得非常不踏实。"麦田"他们非常非常帮助我,打电话都是"亚东同学干什么呢?"。我好像在北京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人一下就放松了。
我自己做的最不满意的专辑我没法儿说。
(四)
我认为中国音乐历来比较弱,弱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中国音乐是旋律音乐,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比如说一段旋律听上去很痛苦,但是把它加快几倍,马上就变成妓院小调。一条旋律它所能表达的东西是非常窄
主题二:关于具体如何创作:
1在实际的高水平创作中,是很讲求动机、思路以及各种手法的运用的
先来讲讲流行歌曲的动机:
动机是什么?动机就是你想写歌的那个原因。比如你偶然哼到一小段好的旋律,爱不释手,想把它扩充完整成为一首歌,那么这段旋律就是你的动机。动机带有很大的感性成分,是你的天赋你的感受也是你的运气,但是同时也是建立在你的音乐内功基础上的。如果你听得少,缺乏音乐修养,那么这个动机的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说句难听的:“狗嘴里蹦不出象牙”。很多时候,评价某一首歌,只要听听开头第一句就心中有数了,是骡子是马都是动机惹的祸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动机的形式。中国人是典型的旋律主义者,甚至更甚的歌词主义者。动机往往是随口哼到的一句旋律或者是歌词,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形式太过于单一。我的很多老外友人向我指出大部分中国人听的音乐都没什么节奏,我告诉他们这个是中国文化性质决定的,大部分人听到大音量,节奏劲爆的音乐就头疼。写曲子的人很多也是这样,动机当中是不考虑节奏的,这就造成我们的音乐总是缺乏力度,靡靡之音泛滥。
所以我们亟需丰富创作动机的形式和内容,除了旋律和节奏可以成为动机,漂亮的和声进程,甚至是伴奏当中某个riff或者小片断都可以成为动机。国外很多流行乐曲走的是复调路线,伴奏是一个线性旋律,在这个伴奏旋律上再重新组织歌曲的旋律,而且节奏往往是错开的,互为填空式的。两条旋律相交织,生动而鲜活,妙趣横生,很容易抓住听众的耳朵。
关于以上的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要善于总结,慢慢的在创作当中体会。 2下面来谈谈有了动机以后的思路问题
思路是什么?就是你下一步该怎么办,是个导向问题。旋律怎么走,情绪怎么上升都不应该是拍拍脑袋瞎撞出来的,要有个计划。可能计划这个词比较严重,我的意思是要设定一个方向的意思。但是以什么为导向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很久以前,就有人讨论过是先写歌词还是先写旋律,这个“先”就是导向问题。哪个先上呢?其实问问国外专业作曲人,他们会告诉你和弦是最应该先上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而是大多数人惯用的)。词先上有词先上的好处,旋律先上也有旋律先上的特点,和弦先上之所以被大多数作曲人采用是基于它的好处更多。建立在和弦上的旋律更容易获得深刻的内涵,弹古典吉他的人都知道约翰威廉姆斯和他的卡伐蒂娜这首名曲,看看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简单,但是在各种色彩和声的衬托下却显得分外的清新脱俗。这就是和弦为导向的功劳,可以让平淡的旋律熠熠生辉而且充满个性。而以旋律为导向会让自己总是走到自己熟悉的旋律当中去,大部分国内歌曲听上去很雷同,就是旋律导向的结果。
为了让歌曲有个好的和弦导向,这需要学习,要多积累经验和套路,这可以从扒谱当中获得,也可以从书本当中获得,或者互为补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长期任务,如果你缺乏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和善于学习和总结的方法,这将是困扰你终生的难题。
3如果你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和弦导向能力,那我们再回来看看我们的作曲计划:
作曲的方式或者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是很多组合。我下面所提出的这个计划实际上是本人比较推崇的一种方式,同时本人认为也是比较标准化或者说国际化的方式。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完全是自己的感受,所以讲的可能会有漏洞,希望有更专业的朋友可以替我补充。
大体上有这么几个点要控制一下:
第一,开头第一句唱词和旋律非常重要。
大家知道很多演唱会上经典的歌曲第一句话一经唱出就能博得满堂彩,就是因为第一句话集中了你的动机,也就是这首曲子的精华,让听众马上进入状态,被带入你的情绪。所以第一句话要设计的个性十足,歌唱性很强,这个全靠你的驾驭音乐的能力了。有个好的开头,会让听众对你充满期待。
第二,开展部分要设计一定的低潮,如果你理论水平够高的话,这个低潮应该是个无调式的。
这个地方是被所有国内作曲家忽视的角落,我们暂且可以称为高潮以前的蛰伏或者过渡阶段。举个例子,Tears in Heaven当中唱到I must be strong,and carry on,cause i know……就是这么一个无调式的东西,充满了半音和变数,游离于动机和高潮之外,是个很好的感情过渡,同时也是让你发挥个性的大好时机,因为这里的旋律是绝对不会和其他歌曲雷同的。大量的国外歌曲存在这个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去发现。
当然这个部分并不是特别重要,你可以不需要也没关系,但是由于从来没人提过,所以我专门强调一下。
第三,高潮要设计的简单而上口,要把整个气氛拔起来,必要的时候要进行转调处理。
好的歌曲在唱过一遍就会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因为你记住其中的某句话,而这句话通常就是高潮。大家很轻易的就可以哼出,回味,引起共鸣。可以这么说,要“毕其功于一役”,高潮的成功就是全曲的成功(在中国肯定是这样)。设计的时候和声不要太复杂,要简单而直接,词也要异常上口。为了体现和发展部不一样的气氛,转调也是常用的手法。怎么转???好好学习理论,多多体会体会吧
第 关于目前基础不好但是想提高的人应该怎么办:
音乐的提高应该是全方面的,偏废哪个方面都是不好的。理论需要吗?当然需要。技术需要吗?当然需要。大量欣赏需要吗?也需要。我想不出有哪个元素是不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音乐还有个特点,就是触类旁通。一旦你一个方面突破了,你对另一个方面的理解也会不一样。即使另一个方面你还没提高,但是你已经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需求一方面的突破。在选择这一方面进行主力突破的时候,肯定会牵扯到其他各个方面,那你都去弄弄懂,不一定要很深,就把涉及到的内容弄清楚。这样走一条主线,象树枝一样发散开来,就可以慢慢把各方面都领会到。
关于歌词怎么写好:
至于歌词,我觉得暂时没有什么好的突破点。用中文写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乐队喜欢用英文写歌,我对此很反感,总是假洋鬼子的味道,即使歌写的再好听,我也觉得是种悲哀。用英文写歌会降低写歌的难度,用中文写歌才是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歌词确实在歌曲当中分量是极其重要的,有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因为音节或者意境不配合的歌词而顿时失色。我有的歌曲就是这样失败的,一直没找到适合的歌词。这个跟我文学功底不够深厚有关,但是我的基本看法是写词的人应该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应该懂得选词。
每个人喜欢的词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我喜欢的歌词是开展部分叙事性比较强的,复杂点字多点无所谓,高潮要有明显的主题(这个主题很可能就是歌名),简单点效果好,可以更加突出主题这几个字。如果还有bridge部分的话,那就是对主题的一个升华,如果前面都是叙事的东西的话,这里就可以唱出自己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感情是怎么样的,是苦恼还是高兴,然后再回到主题上来重新回味一下。注意看国外乐队的歌词,很多都是这样的。我觉得非常适合唱歌。总而言之,我觉得突出主题非常重要。歌曲总要有一个地方能令人印象深刻,听过一遍以后回忆首当其冲就是这个主题,简单明了,而且曲调上口,切忌曲和词复杂化。
关于如何看待《老鼠爱大米》这首歌:
其实《老鼠爱大米》占的最大的便宜,就是主题突出:“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现代人的欣赏已经不能适应那种比较深沉的音乐了,要的就是简单明了和兴奋感。一个别出心裁(或者说哗众取宠)的歌词主题,一种新潮的音乐风格是国内音乐听众最容易注意到的东西。而且国内大部分人都接受舒缓的音乐,这是它的第二个优势。而节奏方面比较出彩的流行音乐往往来自港台或者国外,比如SHE,周杰伦等等。所以在《老鼠爱大米》的旋律还很上口,制作和演唱都还比较细致的情况下,这么有市场因素的一首歌能红起来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如果光从艺术角度来考究,除了比较大众化,口水化外,我想没有哪个真正懂的欣赏音乐的会真正把这首歌听上3遍以上。
其实我并不排斥歌曲市场化,歌曲在市场化的因素下同样也是可以保持自己的水准的。而且音乐的市场化也是音乐人赖以生存的方式,大家要想着怎么把这种市场因素纳入良性轨道,而不是单纯的把商业歌曲和垃圾歌曲等同起来。如果你的歌曲既有水准又能卖钱,你干吗非要舍弃一方呢?好的音乐不会因为经过市场因素的过滤变得不好。看看国外的Clapton,John Mayer等等,他们的歌都是又好又卖钱的,而且这么长时间没有降低过水准,只是风格上的变化而已。国内音乐人为什么没有这个意识,把流行的东西做的更艺术一点。要知道,国内听众欣赏水准这么差,唱片公司也是有责任的,它们没能起到好的导向作用,没有做出高水准的音乐,没能把听众带入好的方面,所以才形成现在的恶性循环。我觉得有才华但是没有市场的音乐朋友们不要单纯的怪市场,自己如果有种就把属于自己的听众从港台歌星那里拉回来,开始也许会在市场方面妥协大一些。但是总有一天,当你的知名度到达一定地位的时候,你可以完全不考虑市场去完成自己的作品,那时一样的卖钱,就象现在周星驰的《功夫》,张艺谋的《十面埋伏》。
总而言之,对于《老鼠爱大米》歌曲本身我觉得没什么好谈的,但是作者从此获得了更好的创作空间,这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就看作者怎么发展了。是继续顺应这个歪曲的市场出些类似的口水歌还是勇敢的承担起改良歌迷听力品味的重任,完全看作者是不是还想在艺术上更进一步了,如果只是随便混混日子,不求提高,我想只是又为我的国内音乐人短命论增添了一个活例子而已。
关于《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的看法:
一个网友谈到:看了你这么多对音乐的感想,我也是一个为中国乐坛充满忧虑的一个人,什么是好的音乐?好的音乐是否被接受?为什么人们认为不好的音乐而被市场接受,音乐应该继续他那“音乐厅式”的高贵头颅?还是“以人为本”的为群众服务当中去(我指的是大多数人)?那么音乐又为谁而存在,又为谁而
革新,音乐到底有是什么?既然它的出现原自于人民生活,那么她为什么又开始背离群众呢,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精神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拒绝泛滥的艺术传播塞进自己的耳朵,那么到底又是谁的错呢!还是谁都没错,或是时代不同了,
音乐创作也要与时具进啊.我觉的要是你 主题三:关于中国音乐现状一点看法
我对国内流行音乐的现状的一些看法,主要是针对学院和政治对音乐的影响:
1实际上,我总是觉得国内的流行音乐创作是存在误区的,以至于这么长久以来,除了我们的个别摇滚可以让大家打起一定精神来听,其他听的更多的都是欧美的甚至是日韩的流行歌曲。究其原因,个人觉得是国内的创作层次太单一而且比较低,我们国家音乐学院内对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的创作研究实际是个空白。看看学院派这些写歌的,谷建芬,徐沛东等等写的都不是现代感的流行音乐,而是我们所称之的通俗歌曲,走的是中年人的路线。而真正创作年轻人流行音乐的又基本是土八路出身,街头流浪歌手转身变成了作曲家,仅仅创作了几首歌以后就消声匿迹,让人感觉江郎才尽,最明显的就是李春波,郑钧一类的。而真正学院派出身,有着正统音乐沉淀比如汪锋、窦唯类的还算是出成果比较多的,创作生命也相对长久一些,但可惜他们又不是专门学习作曲理论的,只是学习传统音乐的时候业余搞搞摇滚什么的,总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总而言之,中国是学习作曲的不创作流行,创作流行的不是专业作曲家。虽然这么一竿子打死有失偏颇,但是这样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这不能不说的我们国家音乐学府里面的一个疏漏,让我们的听众不得不去崇洋甚至是哈韩哈日。
说了这么多,其实目的还是集中在一点,就是希望现在正在从事流行歌曲创作的朋友们可以认清我们国家流行音乐创作水平不高的现实和原因,从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理论着手,走出一条正统的大道来,把我们的流行乐从民间拉回学院,这样我们的音乐就复兴有望了。
2我的观点是中国的政治或者文化改革都有自上而下的传统,而自下而上是很难形成坚实的生长土壤的。群众的呼声再高,得不到当权者的支持也是白搭。只要权威发话,就可以产生一阵流行风。上面的人重视就意味这个行业会得到特殊的发展。下面的人重视顶多一阵骚动,想持久的继续下去是难上加难的。流行音乐就是这么个东西,下面的群众喜欢,在搞在弄。上面的学院里面的人却不屑于搞(排除个别,比如三宝一类),也就是说流行音乐始终在国内形不成正统,很少有人会拿它当作正大光明的艺术,民间的创作就始终处于散兵游勇,大家都是靠经验在创作,这样我们的流行音乐创作群体处境就举步维艰,进步缓慢。很多人是靠写口水歌来获得生计,没有艺术价值。如果学院能把现代流行乐的创作纳为正统,多多少少它是有个名分,而且有专业的人会去从事它的研究,而我们的官僚也会慢慢开始形成一种观念,原来流行歌曲不光是娱乐大众的通俗玩意,它也是门艺术,你想想看,这样的观念起来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动力。与流行音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族唱法,这个东西民间没有人搞,都是学院派的人在弄。我很少看到哪个真正的少数民族或者地方群众是用这样的方式唱歌的,以至于才旦卓玛学到音乐学院学了学院派的唱法以后,藏族的同胞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她的唱腔。仔细去考究一下地方上的民歌唱法,跟学院里研究的唱法根本是两回事,所谓民族唱法不民族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但是这种唱法仍然可以很辉煌的继续下去,为什么?学院支持啊,这是门艺术啊。平时街上听不到民族唱腔,但是到了晚会,领导出席的场合,民族唱腔的男男女女都出来表演了。它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土壤,是得益于上面观念的重视。而我们的流行音乐就远远没有这么幸运。
主题四:关于唱片公司
有很多人觉得对音乐没什么追求,就是娱乐一下好了,不要求听更好的音乐,就好比吃东西就吃方便面凑合一下算了。短期看不出问题,长期对身体是有害的。而对精神生活的不追求会让自己对美丑好坏失去判断能力,变成麻木的人,而这样的人越多,就越让人感到国民的堕落。
问题也不光是大众的问题吧,唱片公司的宣传也是可以引导大众朝好的方向发展的。如果他们能多包装一些真正有才华的歌手或者创作人,慢慢的改造市场,也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唱片公司似乎谁都不愿意牵这个头,他们在目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缺乏社会责任感,也认识不到大家的利益共同点,说白了,就是短视。好比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是邻居,修路就可以致富,但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不愿意带这个头,宁肯任由这条路烂下去。除非大家都坐下来讨论好利润问题,多付出劳动的在以后的利润提成里面可以多占些份额才有可能让这件好事成全。唱片公司也是这样,在可以出垃圾歌曲可以赚更多钱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冒险去出张真正艺术的唱片的。这是前人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家唱片公司的事情,必须要形成气候,才能把音乐市场拉回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必须承认做唱片的人欣赏水平是不低的,而且是非常专业的,懂得艺术的。但是在利润的节骨眼上,他们会显得很脆弱。唱片制作人自己也是非常苦恼的,他们出的唱片有很多他们都不喜欢,但是没办法。张亚东(金牌制作人)也说:过20年来看他现在出的这些唱片,都是垃圾。他自己也非常痛苦,多次强调国内音乐环境不好,唱片业萧条。陶喆也多次振臂疾呼,希望同行不要再愚弄大众了,要有点职业道德。确实,为了赚钱,把听众当傻B的唱片公司太多了。 花时间读值得!
熟悉歌曲的外语原唱(上)
我不知道,原来在中国,确切地说应该是港台地区吧,真正的音乐人士是那么的少,当然我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最近听到的歌都是这么烂,大不如前。 所以对一个原创的歌手,真的不能不肃然起敬,香港的许冠杰,蔡国权,台湾的罗大佑,童安格,以及后来香港的beyond,台湾的齐秦等人,不但能唱,还能自己写曲,而且写得又是那么好。即使现在,不知有多少人要用《天才白。痴往日情》的曲来填上各式各样的词,《不装饰你的梦》依然在各个超市播放,陈慧娴虽然是乐坛的大姐大,却依然要唱《人生何处不相逢》,张学友身为歌神,也在唱《夕阳醉了》,而《海阔天空》《大约在冬季》,也不知打动了多少有情人。
你以为一首歌唱了两年,自己再炒作一下,就能成为经典么? 可惜这些都是老一辈的人物了,当然,再早的,许冠杰的前辈,当数黄霑,当年邓丽君的《忘记他》便是他的杰作。许冠杰那首脍炙人口的《沧海一声笑》,也是出自他的手下。我不是说这样就表明许冠杰不如黄霑,他们各有千秋吧。可许冠杰也是解放前出生的人了,总觉得生活在那个时候的人,如果真的成了名,那一定得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挣扎磨练,一夜成名的神话,只有在现在才会有的了。可是,神话背后,却又是什么?
当然一个歌手,也不是说非要所有歌都是自己原创,非要自己作曲作词的才能唱得好,毕竟歌手也是个演员,作为演员,应该懂得深入角色,把角色表现出来,演员不一定非要经历过和角色类似的事情的。翻唱别人的歌,也未必不好,外国就有《轻歌销魂》的例子了,在香港,徐小凤唱的《顺流逆流》就是蔡国权的歌,许冠杰的《青春梦里人》的曲也是来自《stay awhile》,但这丝毫没有掩盖他们的光芒。即使看《stay awhile》的词,也发觉其实许冠杰把它译成“青春梦里人”是非常好的,那就是中文毕业的学生的才华吧。 一个歌手的确不必同时是个作曲人士,只要有足够的表现力,唱适合自己的歌,照样是个好歌手,这是真的。比如邓丽君,我没有听说过邓丽君写过什么曲子,可她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得是多好,可又有谁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汤尼呢?
李克勤的《红日》红遍了大江南北,又有谁知道立川俊之的《それが大事》是一首怎样的歌呢?我们可以从来不知道有《それが大事》,可我们照样可以被《红日》的激情感动,甚至可以认为,李克勤就是《红日》原曲的作者,或者,至少可以以为,《红日》是一首中国的歌。 当然可以,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以为很多事情。我们可以以为《每天爱你多一些》是中国的歌,也可以以为《飘雪》是中国音乐人的杰作,也可以为《我只在乎你》的美妙旋律而感叹中国音乐人士的天才。于是我们就会以为,中国乐坛真的可以和日本韩国,甚至欧美平起平坐了。
可不,你看,90年代初80年代末,随着四大天王的出现,好的歌真是一天一首,叫人真不能感叹那是一个奇迹,中国人的奇迹,可不?今天刚听到一首《分手总要在雨天》,明天又来一首《我的亲爱》。这周刚刚上榜一首《千千阙歌》叫人听得直掉眼泪,下周居然又有一首《还是觉得你最好》打败了它,真是好一个繁荣盛世。台湾那边也不甘寂寞,周华健号称天王杀手,也带着他的《让我欢喜让我忧》来了。过了一阵,又来了个任贤齐,一曲《伤心太平洋》打动了无数少男少女。那个大言不惭的小虫居然说,《伤心太平洋》是他的杰作呢?不知中岛美雪听到后会有什么感想了。 当然,你可以随便说某某歌就是你的原创,中岛美雪那样的巨星,又远在日本,自然不来和你计较,或者,她也会为中国人写点歌,比如《漫步人生路》就是她的《ひとり上手》,邓丽君还有日本名字,估计中岛写来还是专门给她唱的,然而人家邓丽君却很是谦虚,依然写作曲是中岛美雪,却没有写是自己,不像小虫,拿了中岛的《幸せ.》来变成了《伤心太平洋》却依然脸不红心不跳。玉置浩二自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难以前行》被张学友唱成《李香兰》而跑来中国跟你作对。于是,看来我们真的可以放心地拿来了,放心地繁荣乐坛了。
欺上瞒下是可以保住一时的繁荣,可是这里总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歌事实上毕竟不是我们的音乐人写的,自然,90年代初我们还有很多老前辈在那里撑着,黄霑有时还会出来说说“我都不知你华仔在唱什么鬼”,可他们毕竟会退役,94年许冠杰退役,大家便都来翻唱他的歌以示纪念。可是他一退役,那些鬼马歌却也从此失传,以至现在只要一听到那些鬼马歌,还是只能想起许冠杰,这就是后继无人了。这样,今天退役一个,明天退役一个,不用多久,能写曲的人也就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会唱不会写的,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谁叫你是明星,谁叫你要歌迷的钱,没人写曲自己写吧,要不继续抄去吧。想写首歌一唱就红,那是要一定功力的,现在还有多少个许冠杰罗大佑?谁又肯下他们的死工夫在那方面研究下去,谁都想一夜成名,反正大家也知道,成名不在功力深厚,而在包装,唱歌也是一种包装。
Modern-Talking - Brother Louie<BR><BR>林珊珊翻唱的粤语版叫《连锁反应》,邓洁仪翻唱的国语版叫《路灯下的小姑娘》,歌比较老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首歌实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被50多种语言翻唱,都还记得“在一盏路灯的下面,有一个小姑娘在哭泣....亲爱的,小妹妹,不要不要哭泣...”吧。这个是原唱版本,Modern Talking 是两人的德国 Pop 组合,在80 年代中后期红遍世界,留下了 Brother Louie,Atlantis is Calling,Cheri Cheri Lady,You're My Heart,You're My Soul 这些经典,Atlantis is Calling 和 You're My Heart,You're My Soul 都收录在了当年的《猛士》和《荷东》里。后来乐队解散,90 年代后期重新组合,出了新的专辑,可惜已经远没有当年的悦耳了。<BR><BR>Boney M - Rasputin<BR><BR>记得歌词怎么唱的吗?“我的心上人,请你不要走,音乐正悠扬,鼓声伴着好节奏……”记不得是何时听高凌风的《心上人》了。前西德的波尼 M(Boney M) 演唱组是七八十年代十分受人瞩目的一个演唱组,乐队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来自西印度群岛,有的来自牙买加。制作人是弗朗可.菲林(Frank Fariam)。<BR><BR>1977 年他们以一曲“Daddy Cool”红极一时,从欧洲演出到美国。由于他们身上特有的迪斯科韵味,又正好赶上当时美国风行迪斯科热潮,因而大受欢迎。他们擅长将一些老歌改编成迪斯科节奏的舞曲,而给他们改编的老歌总是别具一格,重放异彩,一下成为热门歌曲,令歌迷拍案叫绝。《巴比伦河》、《梦中的妈妈》……如今是不是已经被认为是“老年迪斯科”用曲了呢?但一定会有人怀念它们的,我想。<BR><BR>いかないで <BR><BR>粤语版即张学友的《李香兰》。国语版却有两个,分别是张学友的《秋意浓》和张立基的《一生梦已远》。<BR><BR>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东三省后,中国电影也因此产生了一个怪胎———日本占领当局直接操纵与控制下的沦陷区电影。<BR><BR>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也会给处于历史漩涡中的个人带来撕心裂肺的痛苦。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原名山口淑子的她生于中国,并认了两个上层人物作义父,因此具有两个随义父的中国名字:李香兰和潘淑华,后来她成了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她拍摄了“满映”时期的许多电影,她演唱的《夜来香》也曾红遍大江南北,是当时电影界和音乐界都分外耀眼的明星。然而她仿佛一个被摆布的骗局,日本当局需要李香兰,并且制造和利用了她。<BR><BR>作为歌影双栖艺人,李香兰在《万世流芳》中因扮演林则徐女儿名噪一时。但真正的“红火”,却是在日本东京日剧场演出之后。以至于此后还参演了好莱坞的众多电影,以及百老汇歌剧,很快,香港电影公司也发出邀请。在合作期间,李香兰拍了好几部电影,如《金瓶梅》、《一夜风流》和《神秘美人》等,这些影片的插曲全由她亲自演唱并灌录成唱片。<BR><BR>李香兰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从早期在上海至后期于香港灌录过的歌曲,均让歌迷眷恋不已。比如《夜来香》、《卖糖歌》、《戒烟歌》、《何日君再来》和《海燕》等,均被华语流行歌曲史奉为经典名作。也许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缘由,使得相关的文化一直在香港、上海等“特区”流传。<BR><BR>这首玉置浩二谱曲、周礼茂作词的《李香兰》,单从字面上看,自然看不出什么名堂。表达了歌者对她的思念、爱慕与神往。但与历史联系在一起,其中的腐蚀性就不言而喻了。<BR><BR>作为歌曲灵魂的诠释者,玉置浩二自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玉置浩二的身份,却是日本最杰出的乐队──安全地带的灵魂人物。据悉,张学友的《月半弯》、《李香兰》、《沉默的眼睛》,陈百强的《细想》、《冷风中》等歌曲均出自玉置浩二的笔下。这似乎是目前香港歌坛还流行的一种做法,即借用日本的歌谱,自己人填词。只要旋律好,全然不顾其真实内涵<BR><BR>无独有偶,周华健演唱的《花心》有着同样的历史背景。据“九一八战争研究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日本的电影《山丹之塔》记载并美化了日本法西斯分子在1945年反抗美军的历史。日本作曲家喜纳昌吉根据冲绳民谣为该电影谱写主题曲。而我国台湾的词人厉曼婷为其填词,即《花心》。歌曲表达了对“花”的留恋、珍惜与爱慕,希望能与“花”牵手、同行。周华健将此唱得大红大紫,并成为其歌唱生涯的始终保持曲目。<BR><BR>Joan Jett - 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BR><BR>大家可能都听过刘德华的《我恨我痴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是刘翻唱的 Joan Jett 的《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两者比起来还是原版的更中意也建议大家多听听原创音乐 感受一下摇滚的魅力.<BR><BR>她玩的是简单而纯粹的摇滚乐,她从不把自己的性别当一回事,她是几代摇滚女性的偶像。Jett 的音乐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雪崩一样的音量和音乐中无法抵抗的引人入胜的细节,the Rolling Stones 一样精力充沛的形象和节奏,AC/DC 一样强大的和弦演奏。她坚持摇滚乐的传统,但也不断有所突破──她玩的是经典的三和弦 rock & roll,然而她也喜欢某些被认为是垃圾的东西(比如 Gary Glitter)。 原由子 - 花咲く旅路(花开的旅途)
由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以及它长期以来严重的军国主义思想,使我对这个民族一直没有好感,但是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我正试着去接受它的文化,其实日本音乐近五十年来在整个东亚地区的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撇开不计其数的作品翻唱不说,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台湾、香港甚至连韩国的流行趋势都是紧密跟随着日本的潮流指向。从七十年代台湾的新民歌运动到香港整个八十年代的流行音乐黄金期,这十几二十年中这个现象也没有间断过。我觉得这些歌还是不错的。当年我第一次听到这歌就感觉它的风格和《北国之春》太相似。
幸せ·小林 - 幸子
90年代初80年代末,随着四大天王的出现,好的歌真是一天一首,叫人真不能感叹那是一个奇迹,中国人的奇迹,可不?今天刚听到一首《分手总要在雨天》,明天又来一首《我的亲爱》。这周刚刚上榜一首《千千阙歌》叫人听得直掉眼泪,下周居然又有一首《还是觉得你最好》打败了它,真是好一个繁荣盛世。台湾那边也不甘寂寞,周华健号称天王杀手,也带着他的《让我欢喜让我忧》来了。过了一阵,又来了个任贤齐,一曲《伤心太平洋》打动了无数少男少女。那个大言不惭的小虫居然说,《伤心太平洋》是他的杰作呢?不知中岛美雪听到后会有什么感想了。 当然,你可以随便说某某歌就是你的原创,中岛美雪那样的巨星,又远在日本,自然不来和你计较,或者,她也会为中国人写点歌,比如《漫步人生路》就是她的《ひとり上手》,邓丽君还有日本名字,估计中岛写来还是专门给她唱的,然而人家邓丽君却很是谦虚,依然写作曲是中岛美雪,却没有写是自己,不像小虫,拿了中岛的《幸せ.》来变成了《伤心太平洋》却依然脸不红心不跳。玉置浩二自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难以前行》被张学友唱成《李香兰》而跑来中国跟你作对。于是,看来我们真的可以放心地拿来了,放心地繁荣乐坛了。
中岛美雪日本著名才女,不仅受到一般人喜爱,在演艺界也不乏拥护之士:如研み尚子、樱田淳子、柏原芳惠、工藤静香、药师丸博子等歌手也很喜欢采用中岛美雪所做的词曲。而在港台两地,也有不少的歌手演唱中岛美雪的歌,例如邝美云、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万芳的《恋你》、林佳仪的《一个人的我依然会微笑》、郑秀文的《脆弱》、吴宗宪的《等候》、叶倩文的《时代》以及王菲98年专辑里面的《人间》、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十几年前几乎无人不晓的《北国之春》等等都是中岛美雪所创作的歌曲。
喜纳昌吉 - 花
我不听这歌很多年,并不是我多么地爱国多么地大义凛然,我只是对这种犹如赵同志今天穿日本军旗服明天入党拿别人的内裤做帽子的行为感到不屑。
无独有偶,和张学友的李香兰一样,周华健演唱的《花心》有着同样的历史背景。据“九一八战争研究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日本的电影《山丹之塔》记载并美化了日本法西斯分子在1945年反抗美军的历史。日本作曲家喜纳昌吉根据冲绳民谣为该电影谱写主题曲。而我国台湾的词人厉曼婷为其填词,即《花心》。歌曲表达了对“花”的留恋、珍惜与爱慕,希望能与“花”牵手、同行。周华健将此唱得大红大紫,并成为其歌唱生涯的始终保持曲目。
Joan Baez - The House Carpenter
无论歌曲表现的主题是什么,Joan Baez 的歌声总是那么清澈、嘹亮;无论她是以轻快的女高音演唱民歌或现代流行歌曲,还是在发表她的维护和平、建立兄弟姐妹般友情的政治观点,她的声音都是那么清晰可辨,富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她竭力把音乐和社会道德融会贯通,继承了民歌运动中旧左派的传统风格,并把这种风格传给了60年代的新左派。
1959 年,纽波特城举办了第1届民歌音乐节,她首次登台,一举成功。此后她便成为一名明星,可她对娱乐界所推崇的歌星形象及风格十分淡漠,不屑一顾.因为大家对她都比较熟悉了,恕不赘诉!
这个就是她唱的 The House Carpenter,中文叫《往事》我记得最早是刘文正翻唱过,后来孟庭苇也翻唱过,还有其他很多人翻唱过,“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欢笑,那门前可爱的小河流,依然轻唱老歌···相信大家还记得吧!~
THE ALFEE - メリーアン
很久了,没有听过谭咏麟的歌,专辑也只是收藏而已。其实他很多翻唱的歌在演唱方面也就是拿过来直接翻了中文词,也不管合不合适。但“捕风汉子”是个例外。开始一阵冷洌的风吹过,鼓点和 BASS 急速跟上,真假音乐的交替出现,使歌曲显得相当饱满。编曲方面是向日本的直接拿来主义,有时不得不佩服小日本在音乐方面的功底,细品这首歌,ALAN 的演唱并未见多大的快节奏,而是编曲造成了感觉上强劲的气势。
“捕风汉子”原唱是日文 70 年代的摇滚乐队 THE ALFEE,故节奏和歌词都显得非常 Man,ALAN 故意在咬字方面处理得比较硬,以一种历经苍桑的成熟男子形象出现,但在音节回旋处却总能听到听见柔软的心跳。
ABBA - Gimme Gimme Gimme
来自瑞典的 disco-pop 四重唱组合 abba 一直到目前为止都是整个世界最受欢迎的流行音乐组合之一--从澳大利亚到俄国,ABBA 音 吉川晃司 - モニカ
使吉川晃司一跃登上歌星宝座的是84年发表的第一首单曲。当时流行的 8 节奏的强烈音响与入耳难忘的重唱部分,毫无间断的歌词,这种崭新的歌唱形式改变了已往的歌谣,加上只有弱冠 18 岁,给大家留下了鲜明的印象。高校时代是非常出色水球选手,曾经是奥林匹克的侯补,运动神经出众拔群。体裁合身的西装,唱歌时的高抬腿动作等引人注目的表演更使人难以忘怀。
以后他成功的脱离了偶像歌星轨道,转为自编乐曲的摇滚歌手。89 年与著名的 BOOWY 的吉他手-布袋寅泰联手,组成了 COMPLEX 乐队,单曲「Be My Baby」大获成功,解散后作为歌手继续活动。作为歌手拥有大量同性的歌迷也是不多见的。这首「莫妮卡」就是他的出发点,这首歌是他第一次主演的电影「Sukanpin Walk」的主题歌。张国荣翻唱后红极一时,后来大陆的周峰又翻唱张国荣“MONICA”,红遍了整个大陆。
平浩二 - BUS STOP
平 浩二 本名-平赖敏 1949年1月23日出生于长崎县。高校毕业后曾就职过,为了成为歌手辞职到东京。70年以「博多布鲁斯」出世,第2首歌「女人的心事」(女の意地)是与西田佐知子合作,获得巨大成功。趣味是打高尔夫球,看电影。去年为了纪念艺能生活30周年初次登上演剧舞台。这首「汽车站」是1972年发表的,卖出了60万张的名曲,成为了他的确立自己名声的代表作。他透露说「实际这只歌是按照The Platters的名曲Only You的印象制作的。」同曲的制作人考虑到为了使合唱部分达到Only You那样的优美,歌手必须声音柔美,并且可以唱出高音。而刚刚出道的平浩二正好具备这个条件。他回想道「总提醒自己这只歌最重要的是歌曲的开头,这个部分一定要认真的来唱。」确实这首歌的开头与Only You十分相似。他回忆说「这首歌实在比较难,需要技术,我练习了好长时间。」
这首 BUS STOP 就是陈惠娴的「红茶馆」的原唱。(再次感谢逐鹿论坛的版主 kyoro 翻译整理资料,并对他为日语歌词注音这种严谨的行为表示崇高的革命敬礼!)
Gerard Joling - Ticket to the tropics
这是蔡立儿的《怎么》的原唱,“第一滴血2”的片尾曲 Ticket To The Tropics(到热带的机票),演唱: Gerard Joling(杰洛裘林),荷兰歌手,推出四周登上排行榜No.1,家喻户晓抒情佳作情歌王子(Gerald Joling)于85年发表之单曲,当时于全亚洲造成莫大轰动。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首歌!!
Patricia Kaas - Venus Des Abribus
草猛的《半点心》大家一定都听过。可是你知不知道它是由一首法语歌曲改编的呢?就象非常漂亮的女人不喜欢我一样,我喜欢非常漂亮的女人,这是不需要理由的,尤其是有着动人歌喉的漂亮女人。
女歌手 Patricia Kaas 是当代法国香颂的代表人物。Piano Bar 的曲子大多也收录在由 Patricia Kaas 今年主演的电影“And Now..Ladies and Gentlemen”中,一场传统的情歌与爵士恋曲的完美邂逅,在慵懒的沉溺中,摆脱浮躁的烦心的尘世。Patricia Kaas 出道十多年,全球创下1千2百万张销售成绩,她性感沙哑的稳健嗓音,纤细又婀娜多姿的身材及火热的肢体语言,确实已征服了无数乐迷的心。
五木弘 - 乾杯
「乾杯」是日本结婚式的必唱名曲,是一首演歌,姜育恒翻唱为《跟往事干杯》。
作词作曲:長渕剛(ながぶち つよし Nagabuti Tsuyoshi),1956出生于鹿儿岛县。他走入乐坛的契机是在高中生的时候参加的一次吉田拓郎的演唱会,喜欢上了吉田拓郎、加川良及友部正人等当时著名的民谣歌手。进入九州产业大学后,又接触了摇滚乐,受到Neil Young等的影响。在78年的第15回雅马哈流行歌曲大奖赛中以一曲「巡恋歌」获奖。80年,在歌迷们的热烈要求下,将以前发表的唱片「逆流」中的一首单曲「顺子」以单曲唱片的形式重新发表,结果大受欢迎,排行榜得魁,一跃成名。81年举行了跨越年度的演唱会涉及全国140个地方,最后一场是在著名的武道馆中举行的,从开始演唱到进入武道馆花费了7年时间。另外从83年第一次参加电视连续剧「家族游戏」,作为演员他也大展身手,主演了电视连续剧「保镖」电影「英二」等等。87年唱片「LICENSE」获得日本唱片奖中的优秀唱片奖,其后势如辟竹,单曲「干杯」(即「跟往事干杯」),「蜻蜓」(即「红蜻蜓」),唱片「昭和」等都相续销售过百万。
The Moody Blues - Nights in White Satin
我经常想起这首歌,毫无思索的余地。这是一首老歌,一首经典的老歌,和XO一样陈了!张学友《昨夜梦魂中》原唱!The Moody Blues 的 Days Of Future Passed 被誉为是第一张艺术搖滾专辑。內容大量使用古典乐,将搖滾与古典融合得非常完美,使搖滚乐开拓了一番新天地,令人大开眼界。
The Moody Blues,1964 年成军於英国伯明罕。一开始他们也只是当时众多对音乐有热情的年轻乐团中的一个,玩著传统的 R&B 元素,在音乐中摸索。很快的,只花了三年,他们就成熟到可以缴出在搖滾乐史上佔有经典地位的专辑了。Days Of Future Passed,充滿野心的作品。专辑以一天的时序,从清晨到晚上为主干,依序來发展乐曲,內容涉及心灵学、玄学、宇宙学 (他们这么说,其实 她第一張專輯是西班牙流行歌曲,已成為「拉丁美洲開發組織」註冊商標!她作品常出現15世紀阿茲特克詩歌、17世紀修道院聖歌及Juana Inz de la Cruz(墨西哥最偉大作者之一,北美第一位提倡男女平等主義者)的理念,她跨越時空、文化、種族的藩籬,是難能可貴的藝術成就。95年春季她參加德州西南音樂文化慶典,一個橫跨國家文化的農村慶典,在回家公車上文思泉湧,回家拿出吉他、按下錄音機,旋律頓時源源不絕,她回憶:「這是罕見經驗,詞曲自動從腦海浮現,有英文的、有西班牙文的,我什麼都沒作,只是讓它自動顯現,這是神奇的心靈之旅!」她開始關注社會底層脈動,也被視為熱心社會或政治活動的音樂家,熱情的她確實參與許多社會組織工作,為工農民爭取權益、致力推動女性參政權、兒童雙語教育,並為相關活動錄製歌曲,像92年的「Something In the Rain」、95年的「Frontejas」及96年「Cada Nino/Every Child」等。
有幾年她甚至停止錄製專輯,參與演說與演出,1996年還曾經到白宮為柯林頓夫婦表演。 蒂雪的音樂內涵具反省色彩,記錄人生的憂喜參半,也記錄她的迷惘,「我們總是舒適生活,卻忘了世界上還有許多苦痛,很多事在墨西哥文化中是該做的,但在現今社會卻被掩蓋,我總是知道有某事應該以我的文化做。」這張專輯每一首歌都是蒂雪的智慧思考,呈現墨西哥、西班牙及拉丁風、60年代R&B唱腔及70年代Horn Rock風格,她飽滿溫潤的女高音以質樸單純方式詮釋,這樣真心之作聽來舒服又自然,太多華麗矯飾聽了會膩,這張橫越文化、語言和音樂的佳作為妳誠意推薦。
蔡琴的声音,仿佛天生就是怀旧的,一首别人唱起来淡淡的歌,她也淡淡唱来,却已经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时光流逝后的伤感、从容和沉静。而齐豫,我想我是说不清楚的,因为太爱了。如果说罗大佑的声音我还能听出那份深邃和惆怅,齐豫的声音,却是天籁,让我不知道从何处来,而又已经融入了其中。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齐豫的《Donde Voy》。我很喜欢这首歌,深入骨髓地喜欢!每次听这首歌,总是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总有一个声音在蒙昧中呼唤我,它那么安静地携我的手游荡在它华丽而虚空的殿堂。
Dire Straits - Why Worry
英国老牌乐队 Dire Straits 在1977年组建于英国伦敦西南部的戴特福特,乐队成立伊始共有四位成员。其中包括吉他手兼主唱 Mark Knopfler,《Why Worry》就是他创作的,吉他手David Knopfler(也是Mark Knopfler的弟弟)、贝司手 John Illsley 和鼓手 Pick Withers。乐队成立的背景时期正值 Post-Punk(后朋克)如日中天的阶段,而号称欧洲音乐革命的New Wave 电子运动此时也已有隐隐显身的趋势。但 Dire Straits 的音乐似乎跟这一切都沾不了边,音乐风格是较单纯的摇摆、乡谣类型。
1978年 Mark Knopfler 写了一首清新甜美的歌曲“Sultans of Swing”(摇摆的苏丹),并把它做成小样投递给各唱片公司,结果英国Phonogram 公司独具慧眼地与他们签下了合同,并随之发行了 Dire Straits 的第一张唱片《Sultans of Swing》。有趣的是英国本地歌迷对这张后来广为流传的专辑开始并不太买账,倒是美国的歌迷听了以后大为赞赏。因此《Sultans of Swing》便高高地挂在了美国“公告牌”的流行榜上,Dire Straits 一下在美国变得声名鹊起。而英国歌迷还是随着他们下面发行的几张专辑才慢慢发现 Dire Straits 的过人之处,真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吧。这首《Why Worry》就是姜育恒《有空来坐坐》的原曲。
甲斐乐队 - 安奈
1986年的秋天,我14岁正读初二!那年秋天我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爱上了一个她和一首歌,每天我上学和放学我总是默默地跟在她身后,那首歌就是费翔的《安娜》,那个她就是我同班的同桌。现在我还经常想起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个她和那首歌。
还有一个人翻唱过这首歌,林淑容,她当年以模仿凤飞飞走紅歌坛,但后來也开创自己的歌路,她演唱的「安娜」、「昨夜星辰」等歌曲均紅极一时。十六年前,罗时丰与林淑容合唱的情歌「無言的結局」更是脍炙人口林淑容这几年长住在北京,未婚,一个人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今天这首就是费翔的安娜的原唱。
中島みゆき - ルージュ
1992年王菲的《Coming Home》专辑中,翻唱了中岛美雪的《口红》。正是这首翻唱的《容易受伤的女人》,让王菲势如破竹地红遍了整个香港乃至华语地区。一夜之间,王菲红了!之后,这首“当红炸子鸡”又被多人再次翻唱,出现了数个版本。
娱乐大众,大众娱乐,乐坛就变成了娱乐的地方,再也不用音乐了,所听到的新闻,不是某某歌上榜十一周依然高居不下,也不是某某音乐人一曲打动了千万人,却是赵同志今天穿日本军旗服明天入党,伏姑娘今天穿条写满脏话的裤子明天嫁了个比自己父亲还大的老公,真是老公公了。要唱歌怎么办,王菲都说了,她最满意的歌已经是N年前的那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就是以后的歌也不如这首好了,不知中岛美雪听了后会不会很高兴,她随随便便一首《ル一ツ工》给人改编成中文又变成了最好。
Dan Hartman - I Can Dream About You
这首一般来说,日本的流行歌坛3个月一个周期,好多曲还没听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扔进了垃圾箱。因为众的口味变得太快,日本的音乐制作人大有暴发的心理,趁现在红就接二连三地出专辑,结果是多质低,反而加快了歌星的衰落。山口百惠很聪明,在事业的顶峰时期离开了歌坛,时至今日还令人们怀念不已。如果这20年她还留在艺能界。未必有现在这么高的威望。“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这是日本歌坛的现状。
桑田佳佑,Southern All Stars 的主唱,词作家和曲作家,44岁。出道22年,至今年年都有风靡一时的新歌出世。他的不少歌曲被港台歌手翻唱,张学友的‘每天爱你多一些’就是来自他的名曲“真夏的果实”。出道20年以上至今还很受注目的歌手虽然很多,比如井上阳水,松山千春, 但是,几乎年年都有榜首歌曲的,唯有Southern All Stars。
“脱亚入欧”虽然是日本人的一个方面,但是日本人更喜欢说——“日本人的心”,也就是说,能够抓住日本人心理的歌手,作家,演员,画家才能被世人接受,典型的象夏目簌石,平山郁夫(画家),黑泽明,高仓健,美空云雀(演歌歌手),三船敏郎(演员),吉永小百合,无论表面还是内心,以上都是120%的日本人,外国人学不来的。
与这些温文尔雅的先辈相比,桑田佳佑无疑是个异数(也许是我这个FAN偏心过重,非要把桑田和以上几位相提并论)。出道不久,他的歌词被专家们批得体无完肤,被称为是对日语的亵渎;他唱起歌来口吃不清语焉不祥,被耻笑说最好回家练练日语。他的台风更是猥琐低级,象是一群猴子在台上乱打乱闹。确实,如果不唱歌,他和每天晚上东京街头横倒的醉鬼们没什么两样。刚来日本的时候,看到他在演唱会上脱裤子,呵呵,真是目瞪口呆!那以后很长时间,我一直在“真夏的果实”的旋律中和他脱裤子的场面里徘徊不定,在花3000—4000块钱买他的CD的时候,我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自己是不是在纵容他的行为。
如果说桑田佳佑是代表日本乐坛的音乐家,这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说他代表了“日本人的心”,我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领。以前还想从理论角度分析分析心中的偶像,可是,这个异色歌手桑田佳佑让我放弃上纲上线的念头。
这就是桑田佳佑,FANS无法凭自己的想象来编排他的形象,他大概也不在乎外人怎么想他,他只要唱所欲唱,为所欲为。但是,无论对他的外表举止如何有看法,只要一听到他的歌声,我就会被他牵着鼻子转。久而久之,对桑田佳佑的种种要求逐渐消失,只要每年他都出来唱,就是一名FAN最大的满足。这首歌被张学友翻唱为《每天爱你多一些》。
Karyn White - Superwoman
又是美女唱的歌,心情总是很愉快!王菲翻唱为《多得他》。在1989年,王菲在香港推出的第一张专辑《王靖雯》当中也有一首翻唱歌曲,翻唱自Karyn White(凯伦·怀特)的“Super Woman”。而这首歌就叫做“多得他”。王菲自始至终就没有停止过翻唱,只不过是当她翻唱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原唱者的名字。虽然我至今为止还没听过王菲版的。
SUPERWOMAN是凯伦怀特一首经典的蓝调歌曲,音乐不分国界,但是音乐也和缘分一样,她会在某个特定的时空里触动你心底最脆弱的某根弦,于是,感动由此而生,瞬间固定成永恒……我穷于对“SUPERWOMAN”的正确释意,因为她的歌词里表达的更多的是一个曾经千依百顺的完美女人而不是常人眼里的“女强人”;她倾诉了一个女人对家庭,对男人,对爱情执着坚韧的态度,还有一种难以细诉的无奈和包容……
赵容弼 - 朋友
谨以此歌送给--满族人mohicaniano版主。韩国20年前的当红歌星,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谭咏麟翻唱为《爱在深秋》。
The Cranberries - Dreams
我只是看见很多列表上列出了王菲翻唱的歌名才找到的这些歌,其实王菲的很多歌我都没有听过,也不是她唱得不好,也不是我讨厌她这个人,我只是觉得与其听她的歌我总是还可以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来做:比如把仙人球上的刺一根一根地拔掉,或者把漏勺上的眼儿一个一个地全部补好当瓢用。
王菲的《梦中人》这首歌翻唱自爱尔兰乐队“Cranberries”(小红莓乐队)的歌曲“Dream”,据说这首歌不仅开创了王菲的全新唱法,而且也让小红莓乐队被更多的中国听众认识,在中国,不知道是小红莓影响了王菲,还是王菲影响了小红莓。
The Cranberries(小红莓,我国官方翻译为“卡百利”)是一个来自爱尔兰的摇滚乐队,自从1992年发行第一张专辑《Everybody Elesis Doing it,so Why Can't We?》(官方发行为《Dream》)以来,凭借其头三张专辑全球数千万张的销售量,挤身世界著名乐队行列中。无论是低沉凝重的战争控诉,还是温情洋溢,歌颂家庭生活的,都深深打动着众多歌迷。这支爱尔兰乐队硬朗单薄的清新和别出心裁的旋律,从精美的幻想世界里找到了现实中罕见的灵感。于是他们很快成名,在第二年参加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5周年庆典,并以第二张专辑《no need to argue》跃入世界级乐队行列。
乐队于1990年成立于爱尔兰西部城市Limerick。当时, Neol、Mike、Fergal三人准备组建一支乐队,但三人都不会唱歌,于是他们公开挑选主唱。当D 在古典音乐界,一首作品被不同的音乐家们反复地录音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贪心”的乐迷们往往拥有同一作品的多个录音,各种版本比照起来欣赏,是件很惬意的事情。而在流行歌坛,几乎大多数歌手都有过翻唱之举。
80年代的香港,梅、谭、张几乎都是翻唱着别人的歌红起来的。百变梅曾以沙哑的嗓音演绎山口百惠;谭校长最红的《爱在深秋》出自韩国人赵容弼的手笔。哥哥张涉猎的范围更广,他成名的《风继续吹》是山口百惠的作品,《片段》原曲为《Casablanca》,《全赖有你》和《情难自控》是摇滚公鸡RodStewart1975年的名曲《Sailing》和《IDon'tWannaTalkAboutIt》的翻版,《爱慕》原曲是西城秀树的《罗拉》,《共同度过》由谷村新司作曲。四大天王之首的张学友,《月半弯》、《李香兰》、《太阳星辰》、《每天爱你多一些》、《蓝雨》原都是日本歌。天王巨星尚且如此,小明星可想而知。那是个口水歌泛滥的年代。
只为过把瘾
出于自己过把瘾而翻唱别人歌曲的歌手大有人在。有人意在表达自己的大脑和嗓音对歌曲的不同理解,比如林志炫《一个人的样子》、《擦声而过》;有人意在显示音乐功力,比如庾澄庆《哈林夜总会》,简直是音乐变色龙。
对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歌曲,除了邓丽君,蔡琴也是高手,她的《老歌》经久不衰。今年,费玉清出了张《风华再现:情系百乐门》。听后才知道,《草原之夜》那时就有了。他唱得很健康,但又有那个年代的味道,很难得。蔡琴曾说过,她当年一听到《新不了情》就疯了,心想这歌怎么不是我唱的呢。为此,她专门从台湾跑到香港去找当时还不认识的鲍比达,结果是鲍比达为她写了一出音乐剧《天使—不夜城》。在《相遇鲍比达》中,她把《不了情》与《新不了情》这两首不同时代的经典串起来唱,算是遂了心愿。
最近听到姜育恒翻唱刘家昌的歌,老姜十几年前就出过翻唱专辑。那张《我的心没有回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原因是他在唱《思念总在分手后》时居然把“遂于风中划满了你的名字”唱成了“逐于风中……”,罕见的差错。当年,他和苏芮同时翻唱李翊君的《再回首》,老姜的版本流传至今。不过,他的《驿动的心》就没那么红火,叶倩文轻轻松松把它唱成粤语的《祝福》,讨好的歌名带来的效果是点播率比原作高得多。
出于致敬
刘欢的《六十年代生人》显然也属于致敬一类,刘欢在唱片扉页里写下了“向老一辈音乐家致敬,感谢他们在那样不可思议的年代里为我们所留下的”。听完这张唱片,我再次惊讶于刘欢惊人的唱功和音乐感觉。除了他,有几个汉族歌手能把《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那种藏族风味。他的《台湾同胞》虽然比女高音邓韵的原版少了副歌,但他的确唱出了渴望统一的气概,那首《喂鸡》则充满了幽默感。看看唱片中“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朝鲜电影又哭又闹”这样的词句,已到不惑之年的作者对童年的怀念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致敬,张国荣在《Salute(致敬)》专辑中这样写到,“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而这感觉亦可能潜伏在每一个歌者的心底深处,就是希望有机会去演绎一些其他歌手的精彩作品。我得承认这张唱片在制作上比其他我个人的唱片更加困难,理由是已有珠玉在前……”,“这张专辑面世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将每一首翻新的作品送给原来歌曲的主唱者、作曲者、填词人、编曲人,以作为他们在乐坛辛苦耕耘的回报及我个人向他们的Salute(致敬)”。抛开娱乐价值,《Salute》可以说是张国荣在音乐上最重要的一张专辑。
邓丽君去世后,北京的一拨摇滚乐队制作了一张《告别的摇滚》,翻唱了小邓的十首名曲向她致敬。藏天朔说,他们最早听的就是邓丽君,她的意义在和她的歌和人们过去听到的完全不一样,那种革命性和颠覆性是后来的任何人都不能比的。虽然他们走上了和邓丽君不同的道路,但那份心里的感激是永远都在的。王菲同时做了一张《菲靡靡之音》,我不能说她唱得不好,但她把那些歌的味唱没了,而那张专辑远不如黎明在《堕落天使》的点唱机里为李嘉欣点的歌———关淑怡的《忘记她》。
最疯狂翻唱:巫启贤。这位老兄唱功惊人,出了张《凑热闹》,把港台男女歌手的当红歌曲各选17首两口气唱了下来。要知道,把属于不同公司的歌曲版权谈下来是件多么艰巨的事。
最上瘾翻唱:林志炫。他出了《一个人的样子》、《擦声而过》,还写上“未完待续”,其继续捡现成便宜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最哭笑不得:翻唱有时能让歌手更红,有时则让原唱哭笑不得,比如翻唱大王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红遍大街小巷,可原唱黄仲昆却被人们忘到九霄云外。
最恶劣翻唱:别人的歌一般都要注明原作者,恶劣的也有。比如邰正宵,稍有民乐常识的人都能听出《999朵玫瑰》与《彝族舞曲》的关系,顺子的《太阳》根本就是电视剧《雪城》的主题歌《心中的太阳》。可他们都毫不客气地在作曲一栏里写了自己的名字,很过分。
原创歌手更值得尊敬
原创歌手一般较少唱别人 Diana Ross - I'm Still Waiting
王菲的《又继续等》。黛安娜·罗斯(Diana Ross),全名 DianaErnestine Ross, 1944 年3 月26日出生于美国底特律(Detroit)的一个黑人家庭。Diana Ross从小迷恋音乐。在读高中时,她与好友玛丽·威乐逊、佛罗伦丝·巴拉德组成一个演唱小组“普罗姆斯”。高中毕业后,这个演唱组合更名为“至高无上”演唱组, Diana担任领唱歌手,她显得格外出众:首先是漂亮迷人的容貌、再者是她天生亮丽,高亢的嗓音,尤其是高音部分,蕴含着深深的绝望感。3 个女孩子组成的“至高无上”演唱组凭藉一首单曲《我们的爱在哪里?》进入了所有女子演唱组的前列。在美国,从《我们的爱在哪里?》到《从相爱到分手》的15首歌曲全部进入20佳行列。前后共有10首成为冠军歌曲。
1970年,“至高无上”的最后一首冠军歌曲《将来我们会相聚》宣告了这一组合的正式解散,Diana 开始独闯乐坛。从 1970 年到 1971 年初,Diana 的几张唱片不尽如人意,她的音乐生涯似乎开始滑坡。但是,不久,她在歌影双栖的领域中向人们证明了她的不断上升。1971年,Diana 在电影《布音斯歌女》中成功地扮演了比利·霍丽戴,这使她成为了一位单纯靠音乐无法造就的闪亮明星。
当然,Diana 的主要成就还是在音乐方面。唱片集《早晨之吻》销量一举打破世界纪录。1972年, 她被评选为最佳女歌唱家。 1974年又被誉为最佳女歌星。并且她还是第一个得到奥斯卡奖提名的黑人女演员。1982年,Diana 在奈尔·罗斯的帮助下,录制了专辑《Diana》,取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成功。到目前为止,Diana一共拥有18首冠军单曲,成为拥有冠军歌曲最多的女歌手。
尾崎豊 - I LOVE YOU
一首曾经令我痴迷的歌!郭富城翻唱为《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去年是日本摇滚教父尾崎豐(享年26岁)逝世13周年 尾崎豐的音樂事業十分傳奇,一九八三年,他未完成高中課程,已開展他的音樂創作;一九八五之首張細碟《卒業》及同年第二張大碟《回歸線》都很快將他的音樂事業帶上高峰,直至一九九二年因肺水腫而離世,結束他短暫但传奇的一生。
回顾尾崎丰仓促而绚美的一生,在年轻璀璨的时刻逝去,像樱花般的凄美命运令人惆怅,但是他所留下的音乐理念和激情,却深深的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的音乐给日本乐坛众多音乐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歌曲曾无数次被亚洲各国的音乐人所翻唱。在80年代中后期,日本校园中暴力泛滥,物质生活的充裕并未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满足,陈旧过时的教育政策使“十代”人在精神上十分空虚,叛逆的情绪在滋生和蔓延。尾崎丰生长在这种环境中,他很快对这种现状作出了反应,向成人世界发起了大胆的挑战。他音乐中的放荡不羁,叛逆和挑衅成为同时代的年轻人精神发泄的出口,尾崎丰作为“十代”(10岁至19岁年龄段)人的精神领袖,一跃成为日本歌坛巨星。
1984年6月,18岁的尾崎丰在东京日比谷公园举行的反核音乐会上演出时从6米高的舞台照明灯钢架上纵身跳下,摔断了双腿仍继续演唱。所有人对他脸上忍住剧痛的表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所有关于尾崎丰的“神话”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尾崎丰被视为日本“十代”年轻人的反叛偶像和代言人,只是人总是要长大的,他不可能一直都高唱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但尾崎丰却不容许自己有任何的改变。他一边高喊着“我不想这样长大”,一边艰难地走在自己充满矛盾的人生之路上。他开始依赖麻醉药品。1992年4月25日清晨,尾崎丰被人发现昏睡在街,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当日中午因肺水肿去世,时年26岁。也许他并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如此快地结束,但也许正是死亡成全了尾崎丰不想长大的梦想。
福山雅治 - 樱阪
苏有朋翻唱为《你快不快乐》,福山雅治凭〈樱阪〉一曲,荣获日本首届山本健吉文学奖(歌词部分)!福山 雅治英文名:FUKUYAMA MASAHARU ,出生年月:1969年2月6日 福山雅治小时候是那种典型的抱着吉他不放手的音乐少年,所以他在最初加入娱乐圈的时候也是希望能做一个纯粹的音乐人。但日本音乐界竞争之激烈有目共睹,一个完全没有背景的无名小卒想冒出头来绝非易事。幸好天无绝人之路,一位著名的电视制作人看中了他俊朗的外表,请他在TBS电视台的《因为有明天》中担任了第三男主角。这部戏因为有人气歌手今井美树挂帅,所以在当时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收视率。
玉置浩二----夏の终リの-ハモニ-
李克勤,黄凯芹《绝对自我》叶倩文《答案》原曲。以玉置浩二为首的五人乐团~安全地带在八○及九○年代的日本流行乐坛中不断写下辉煌的情歌战绩!写下200多首创作歌曲、900场的演唱会(包括香港及大陆),共动员230万人次...这样庞大的记录,蔚为日本歌坛之创举!而单飞之后的玉置浩二积极将演艺事业新颠峰!
ABBA - Lay All Your Love On Me
这首给我的同龄人,当年有个很火的磁带叫《五色谱》,里面有一首项婕唱的歌叫《北回归线》 ,胡月也翻唱过,叫《爱的回归线》,“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北回归线,这是爱的归宿,这是爱的眷恋……”另外台湾陈彼得也唱过,杭天琪也好象唱过!提到陈彼得想起 山口百恵 - さよならの向こう側
张国荣翻唱为《风继续吹》。
作词 阿木燿子
作曲 宇崎竜童
何億光年 輝く星にも 寿命があると
教えてくれたのは あなたでした
季節ごとに咲く一輪の花に 無限の命
知らせてくれたのも あなたでした
last song for you,last song for you
約束なしの お別れです
last song for you,last song for you
今度はいつと言えません
あなたの燃える手 あなたの口づけ
あなたのぬくもり あなたのすべてを
きっと 私 忘れません
後姿 みないで下さい
Thank you for your kindness
Thank you for your tenderness
Thank you for your smile
Thank you for your love
Thank you for your everything
さよならのかわりに
眠れないほどに 思い惑う日々 熱い言葉で
支えてくれたのは あなたでした
時として一人 くじけそうになる 心に夢を
与えてくれたのも あなたでした
last song for you,last song for you
涙をかくし お別れです
last song for you,last song for you
いつものように さり気なく
あなたの呼びかけ あなたの喝采
あなたのやさしさ あなたのすべてを
きっと 私 忘れません
後姿 みないでゆきます
Thank you for your kindness
Thank you for your tenderness
Thank you for your smile
Thank you for your love
Thank you for your everything
さよならのかわりに
さよならのかわりに
さよならのかわりに
浜田省吾 - SENTIMENTAL CHRISTMAS
张学友《暗恋你》。
夜の とばりにまぎれ
そっと 君に口づけ
浮かれた街を 背にして
wow wow wow
君は おれのコートの中
もぐりこんで
かじかんだ心 ひらくよ
はにかんで
忘れかけていた 愛しいぬくもり
君を この手に抱きしめて
取り戻せた気がする
どうか せめて ひと夜だけの
安らぎえお運んでおくれ
sentimental christmas
wow ..wow...
冷たい風に襟を立て
家路を急ぐ人
酔い溃れて ひとり
誰かの名を呼ぶ人
どうか 世界中の人に
安らぎ 運んでおくれ
sentimental christmas
sentimental christmas
wow.......sentimental christmas
田和正 - OH!YEAH
黎明《OH!夜》原唱。小田和正(Kazumasa Oda)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建筑系。(这么说学历还是很高的)1969年,小田和正结识了鈴木康博和地主道夫。这三个人组成了最初的オフコース(OFF COURSE)乐队,没有多久,地主道夫退出。实际上这只乐队的最最辉煌时期却是70年代末的事情,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由小田和正领军、鈴木康博、清水仁、大間ジロー和松尾一彦组成的这只超级乐队组合是日本数一数二的“大人气”团体,可以说是无以匹敌。这时期的歌曲既有小田和正的独唱、也有全团的合唱,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小田和正说是词曲制作人更加的确切些,他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与许多70年代的“传统流行音乐”一样,慢板歌曲居多,歌词中透出的却是一种淡淡的温柔,再加上琅琅上口,旋律简单明快,这也是当时オフコース深受女性歌迷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1977年,在乐队大换血之前,小田和正创作的一曲《秋の気配》(秋天的心情)一下子唱红了流行乐坛,直到现在、还是被公认为是秋季创作的经典。当然,别的优秀作品也非常出色,比如《さよなら》(分手)、《愛を止めないで》(不要停止爱)、《Yes-No》、《I LOVE YOU》、《YES-YES-YES》等等。当然后期的オフコース曾经尝试向摇滚过渡,不过还没有等到转型成功,鈴木康博就退出了乐队。从1982年到1989年,オフコース是一只四人组合。按照现在的所谓流行音乐分类,オフコース应该归于pop类,而且是慢节拍的旋律pop。估计现在的话早就被年轻人抛弃了。而充满温柔旋律和中性圆润歌声的オフコース却辉煌了20年,这就是坚持音乐理念,坚持以心唱歌的结果。
1989年、乐队解散。解散后,小田和正干起了音乐策划,1989年的秋天发表单飞后第一支单曲《Little TOKYO》(小小的东京)。最最吸引人的是次年为富士台开山潮流日剧《东京爱情故事》配唱的那首《突然到来的爱情故事》了。相信大家在被莉香与完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大赚眼泪水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这首爱情的咏叹调。之后的几首名作《Oh! Yeah!》、《伝えたいこいとがあるんだ》(向对你说)以及《woh woh》和《キラキラ》均有不错成绩。奠定了小田和正作为日本流行音乐界“温柔抒情奠基人”的地位。(yamaguchi)
久保田早紀 - 異邦人
艾敬《异乡人》、徐小凤《行踪不要问》原唱。
子供たちが空に向かい両手をひろげ
鳥や雲や夢までも
つかもうとしている
その姿は
きのうまでの何も知らない私
あなたに この指が届くと信じていた
空と大地が ふれ合う彼方
過去からの旅人を 呼んでいる道
あなたにとって私 ただ 在影视方面,西城秀树也有一定的建树,80年代末国内曾经上映他的作品《伤痕累累的勋章》,他扮演一位正直的警察。90年代初中日合拍的,由泽口靖子主演的经典电视剧《别了,李香兰》(主题曲就是玉置浩二的名曲<いかないで>)中他扮演李香兰后来的丈夫。总的来说,西城秀树可以说是日本艺坛70年代以来长盛不衰的超级偶像,从前几年的广岛亚运会闭幕式上由他作闭幕式上的长篇讲话就可以看到他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阿裕小屋)
中島みゆき - 见返り美人
张智霖《逗我开心吧》,很郁闷,张智霖的在网上相反不好找了,张智霖这首歌唱得不错,可惜我的空间有限,要不可以贴一首给你们。
声明一下,我没有义务为那些不喜欢日语歌曲的人只推荐欧美的歌曲,只要他们翻唱的哪个国家的歌曲多我就贴得多,记得很久以前终殃电视台制作过一个大型记录片《丝绸之路》,其中的主题曲很优美,点击下载,我觉得很不错,后来我才知道是日本的著名音乐人喜多郎的作品,要是喜多郎是中国人该多好...
久保田利伸 - HONEY B
张学友《HONEY B》。久保田利伸年轻时代便醉心于黑人音乐。大学时代的他组成了Funk Band,并于YAMAHA举办的全国音乐大赛中一举拿下最佳演唱奖!85年 时他终于与Kitty Music签约,并于86年推出首张单曲「失意的Down Town」进入日本流行乐坛。
出道后的久保田利伸于87年推出单曲「Cry On Your Smile」正式在日本乐坛走红,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歌星。这段期间他除了不断推出作品之外,也参加了电台的定期演出,久保田的歌曲更是搭上广告、连续剧的主题曲。最后于89年这一年如愿地举办个人的巡回演唱会,一连就举办了88场,并于同年推出了个人的首张精选辑The Baddest。90到94年这段期间里,久保田除了持续作品推出之外,他受到了两件事情的刺激,大大地影响了他音乐创作的方向:其一是91年前往非洲的奈及利亚参加『Children Of Africa』的慈善演出、其二则是参与可口可乐93年度广告而来到心目中梦想已久的国度牙买加后,非洲与牙买加的雷鬼乐、饶舌乐、R&B、HIP HOP、甚至放克乐都深深地植入久保田的音乐理念,让他的音乐视野更加宽广。于是久保田在整个音乐创作过程转变最大的时期推出了个人第二张精选辑The Baddest II。
久保田利伸出道至今已经14年,这14年里一共推出了11张专辑(包括一张美国专辑)以及2张精选辑,他的音乐不但对当今乐坛有着莫大的影响,而他的存在更无疑是日本流行音乐活生生的历史轨迹!真不愧是最"BLACK"的日本男歌手,以及日本黑人流行音乐之王。
林一峰 - By My Side
孙燕姿《遇见》。这是翻唱电影“向左走向右走”主题曲的英文版吗? 你有惊讶于这个版本与原曲的大不同吗?其实这就是原作者“林一峰”在创作这首歌时的最原始版本,而且在被创作出来的刹那,竟然是以英文呈现的!来自香港的林一峰其实在香港就出过专辑,本身也是创作歌手。他用简单的英文,却创造了一样耐人寻味的歌词世界,也因为歌词及出发点的不同,让整首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趣味,使得一首歌的风味几乎完全改变,让人一听就有:‘啊 原来如此啊,当初创作者的感觉是这样’的感觉。
出道仅两年,林一峰便获得了叱咤乐坛最佳男新人、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遇见》作曲)和第四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新人、最佳民谣艺人、年度十大华语唱片等荣誉,成为华语乐坛最具实力的新一代唱作人。林一峰说:“香港这个这么商业的地方,很多人认为不会有好东西出来,但其实不对。我觉得要看个人的努力。同样的力气,我可以做国语的、粤语的、英文的(唱片),为何我一定要做粤语专辑?其实是有一种使命感。大家都说香港是商业音乐的天下,但我要告诉大家:不完全是。Bob Dylan在美国这么商业的地方一样能卖,为何香港不能?不是说你在什么环境下就要成为什样的人,每个人应该有每个人的造化。”
Dusty Springfield - 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
我是72年出生的,象我这样生于70年代喜欢流行歌曲的人恐怕很少不知道张蔷,据说她的《害羞的女孩》至今仍保持着内地销售量的最高记录,一段时间内大街小巷随处都飘荡着她的声音,她在自己最红火的86年一年发行了11张专辑!!平均不到一个星期推出一首新歌,这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数字,很多年过去后我才知道她的歌几乎100%都是翻唱的。现在终于可以引用赵传的一句歌词了:不要挡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要看见蓝天.....张蔷《在那天》。
長渕剛 - とんぼ
小虎队《红蜻蜓》。这首歌在日本荣获了20世纪日文百佳歌曲,前面介绍的姜育恒的《干杯》就是他的作品。
德永英明 - Rainy Blue
张学友《蓝雨》。德永英明1961年2月27日出生于福冈县柳川市,伊丹高中毕业。1985年,参加第2届蓝色海洋音乐节演出,获得优胜奖,次年一月,以一曲《蓝色雨》而成名。1988年,在东京的日本武道馆举了个人演唱会,吸引了2万多歌迷。1993年,策划并参与制作电影《新加坡棒》,同时为该影片谱写主题音乐。1997年,举行全国巡回演唱会,此后,一度中止演唱活动。 1 Cliff Richard - Ocean Deep
周华健《伤心的歌》、 优客李林《情深似海》。对于年轻一代的歌迷们来说,“英国猫王”Cliff Richard(克利夫理查)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但他在二十世纪的热门音乐史上却曾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早年的摇滚到后来 的抒情,Cliff Richard唱出了无数隽永的长青名曲,直到今日仍然深受各地歌迷们的喜爱。 在英国,他保持了117首歌曲进榜TOP40的记录,其中有十首成为冠军歌曲。进入80年代之后,他主演了音乐舞台剧「Time」,在安德鲁洛伊韦伯的名剧《歌剧魅影》正式推出之前,他和剧中女主角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先行灌唱的插曲「All I Ask of You」也造成了轰动。《Ocean Deep》是他后期最出名的代表歌曲,曾登上84年英国榜top30,并被许多歌手广为翻唱,最为成功的当属当年的优客李林。93年,优客李林翻唱了这首歌,中文译名为《情深似海》。林志炫高亢的音色演译这首情歌,比之Cliff Richard的深沉别有另一番滋味。
接着这楼是一个叫梦雅哲的朋友发了一个关于飞鸟凉的长贴。。。
注:红卫兵,很抱歉占用了一点地方,可是,看着已经是98页的帖子,我想如果不说说什么,也许就没什么机会了,我很喜欢你的帖子,也很喜欢你比较我行我素的性格,当然,还有对音乐的这份执著,和与热爱此音乐的人分享的心情,说实话,这个帖子,有一些歌让人觉得不是精华,而是有点凑数字的感觉,当然,100个人会有100种想法,只是,希望,你能够坚持,不要停下来,希望你能够有更好的帖子,可以与我们一起分享。
另外,关于飞鸟凉的介绍,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介绍过,在此,我只将他们历年出的专辑列出,仅供参考。不过,文章翻唱了这首Say Yes ,感觉还是不错的!此外,没有将这首歌试听和下载,觉得应该尊重你,期待你第二个100,第三个100......
Coldplay - Yellow
呵呵,终于等到我的 Coldplay 出场了!吼嚯`~~郑均《流星》。这个既令人期待又直接让人受伤害的乐团成员由四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组成,1996年时在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四人相遇,两年后决定合组此乐团。ColdPlay 以前我有做介绍,这里就从略了。
我爱我女爆料说:
是时候说几句了!!首先感谢大家不到2个月时间以来的不懈支持!应该说看了此贴的朋友们都会有欲罢不能的感觉罢。至少我是这样的。像咱们这样的一群人虽然个体上各异,但灵魂深处一定有如此的个性:怀旧、性情中人、有时忧郁伤感+我本善良……红卫兵的帖子唤起了我们的共鸣,当然也会有争鸣,无论怎样,我都会感谢他及他的贴子带给我的感动。也许是偶然,也许是灵犀,他在我而立之日的时候开了此贴,到今天持续地把我心之所爱带到我的身边,我当作我最好的生日礼物,谢谢你了,致以革命的敬礼!!
现在是向各位“红卫兵迷”们爆料的时候了!!!千禧之年我来到这个川东小城时,很快一个偶然的酒醉的夜晚认识了贴主,是音乐和文学以及共同的爱好使我们彼此成为好友。几年来,我们消耗了大量的啤酒、白干和香烟,当然友谊也与“酒”俱增。(今天这个初冬降温的夜晚,我俩还就着烤鱼和花生米干了一件多矮山城。)其实我们喝酒的原因很简单:女人和音乐,外加彼此发泄的倾诉和对人生的理解。(子夜一点,未完待续)
Johnny Hates Jazz - Turn Back The Clock
高明骏《多要一些》。提起高明骏,想起他嘶哑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带来的流行音乐,特别是他的那首《透过你的双眼》的MTV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赤裸着上身,穿条牛仔裤,很有男人味。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非常非常流行的《雀巢咖啡音乐时间》里面听到了高明骏《多要一些》的原唱Johnny Hates Jazz的《Turn Back The Clock》。《Turn Back The Clock》自此成为了经常听的英文歌曲之一,另外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下载了Johnny Hates Jazz的其他作品,在静下心来聆听的时候,吃惊的发现,原来高明骏不只是翻唱了一首Johnny Hates Jazz的作品,Johnny的几首榜单歌曲都已经被高明骏进行了中文的演绎。
高明骏,一位非常熟悉的歌手,出生于1964年5月4日,一米七八的个头配上六十五公斤的体重略微有点瘦,先后一共发行了九张专辑,尤以第一张专辑《年轻的喝彩》为大家所熟悉,现在的最新歌曲可以在TW网站进行付费下载。
Johnny Hates Jazz由三名早就志同道合的成员组成,分别是来自英国的主唱兼钢琴Clark Datchler和键盘手Calvin Hayes以及来自美国的贝司手Mike Nocito,一九八七年四月乐队凭借单曲"Shattered Dreams"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英国排行榜第五名,美国Billboard排行榜第二名,销售排行榜第三名,同样的一年的夏天,"I Don t Want To Be A Hero" 在英国排行榜第十一名,美国Billboard排行榜第三十三名,十一月份,"Turn Back The Clock"进入美国Billboard排行榜第十二名。Johnny Hates Jazz在八七年这三首上榜歌曲,都被高明骏进行了很好的中文演绎。
Loreena McKennitt - All Souls Night
齐豫,All Souls Night。难以置信!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相似的声音。以至我第一 还有一名叫张蝶的女歌手,相信很多人都淡忘了,当时她有一张名字叫《冰与火》的专辑几乎都卖疯了,主打歌好象有《成吉思汗》.《热情的沙漠》.《老外》,当然以我现在的欣赏能力来分析的话她的演唱功力其实是很一般的,如今的张蝶早已移居日本,偃旗息鼓了。
许丽丽是借助第二界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而一夜成名的,她经过复杂的加赛凭借翻唱张德兰的《春光美》而取得了那届比赛的第一名,同时也开始了她短暂的歌手生涯。许丽丽是幸运的,这个餐厅的服务员一瞬间成了国内知名人物,《霹雳情》的专辑也在市面上热销一时,但是基本功的缺乏也让她只能成为流星,随着她多次在公开场合将跑调进行到底,渐渐的她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头一次见到谢津是在天津市的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一个青春活泼的小姑娘用她充满现代感的载歌载舞让许多人眼前为之一亮,同时她也凭借一首《美丽的津城》或得了那次比赛的冠军,记得给她颁奖的还是当时天津的老市长李瑞环呢。也许她的年少成名,也许她事业太过一帆风顺,其实从她踏入歌坛那一天起,就注定她的青春是短暂的,1999年2月14日,她在天津著名的一座公寓的23层的自家寓所飞身一跃,带着很多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死时才28岁,有很多行人目睹了当时的惨状.....谢津,你在那边还好吗?我们没忘记你哦!!
前几年同事把刘文正介绍给我,同时把他珍藏了小二十年,翻录的刘文正的磁带借给我听,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张行翻唱的大都是刘文正的歌,而刘文正也有翻唱叶佳修的歌,所以究竟谁是原唱我已经不想知道了,我只知道刘文正的嗓音很好听,很清澈,真的象同事所言他的歌很好听。
记得听吴涤清的梅兰梅兰我爱你的时候,还是在老房子里,破旧的单卡录音机里放出的声音在当时竟是最好听的声音了。偶尔再看看黑白电视里的人在旅途,现在剧中人物情节早已模糊,但依然清晰的是那首主题歌,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人生本来苦恼已多,再多一次又如何,若没有分别痛苦时刻,你就不会珍惜我,千山万水脚下过,一屡情丝挣不脱,纵然此时候情如火,心里话儿向谁说,我不怕旅途孤单寂寞,只要你也想念我。
1985年,台湾校园歌曲开始大量出现在内地,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呈蔓延之势。其代表作品就是成方圆翻唱的《童年》,这首由罗大佑作词作曲的歌曲原唱究竟是谁我也无从考证了,但是从各种版本的时间来推算应该是卓依婷或者当年的那个台湾美女张艾嘉。
台湾的校园歌曲为当时那个弥漫着浮躁和匪气的内地流行乐坛吹来了一股清风,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为内地流行乐坛的健康发展功不可没。当时比较好的作品还有《龙的传人》,这首歌当时疯行于校园,如今经王力宏改头换面,重新演绎的这首歌曲怎么听也觉得不是滋味。还有齐豫的《橄榄树》.候德健(剔除政治因素不失为一个好的音乐人)的〈新鞋子,旧鞋子〉以及〈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都不失为其中的佼佼者。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播上青青草”,由郑绪兰演唱的这首〈牧羊曲〉至今都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郑绪兰用她细润,甜美的嗓音让一个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女儿态活生生的呈现在面前,也让铁骨铮铮的嵩山充满柔情一片。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还有一首和〈牧羊曲〉风格相似的歌曲也让我非常难忘,好象在女儿国的那集里,名字已经淡忘了,只记得歌词是“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其实真正好的歌曲是用旋律打动听众的。
程琳的出道缘于候德健的鼎立相助,两个人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第一次在屏幕上见到程琳好象是终殃电视台转播在北京长城饭店的的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晚会,程琳唱了一首〈酒干倘卖无〉,一首〈熊猫咪咪〉,清纯的嗓音,清秀的稚气未脱的面孔,于是程琳的名字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小锣号〉〈故乡情〉〈风雨兼程〉一时间广为传唱,深入人心,后来程琳还在姜文主演的〈本命年〉里客串了一把女主角,也显示了她在娱乐圈里的多才多艺。
88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程琳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悄悄的发生了转变。直到99年时隔11年再次见到程琳时,发现她变得让我不敢相认了,清醇的音色变成了声嘶力竭,清秀的面孔写满了世俗,时间已经把她改变得面目全非了。算了,我还是用旧的收录机和包装发黄的磁带回味过去的程琳吧。
当时的社会有“南北二琳”之说,另一个指得就是朱晓琳,虽然我在很多帖子里提及过她,但在这里我依然还想絮叨絮叨。我的偶像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很大,先后有邓丽君-齐秦-陈慧娴-陈百强-黄家驹-林亿莲-王菲-许美静,朱晓琳可以说是我童年时代的偶像,多年来我为了重新收集朱晓琳的早期作品可谓煞费苦心。
朱晓琳是江苏扬州人,在八十年代中期和程琳一起曾火爆大江南北,她的《歌坛新苗--朱晓琳》的专集几乎创下了仅次于张蔷和费翔的中国销售的最高记录,后来的《花仙子 KAN KAN - 愛は勝つ
张学友《壮志骄阳》。喜欢张学友的朋友,一定会喜欢这首歌。原作的大概意思是激励人们要勇敢的去爱,节奏欢快,是首很大众化的歌曲。我在这边真有点回家的感觉,帖子刚一发出来林玉儿就加重了,紧跟着金刚猪就加精置顶,谢谢大家,置顶和精华我取消了,就这样挺好。
JOAN BAEZ - GEORDIE
Joan Baez 是六十年代初期出道的歌手,早期的几张专辑都是以西方民谣似的歌曲为主,齐豫翻唱过她唱的 Geordie 这首歌,两人的声音很相似,可以说两人唱得不分上下。(Joan Baez 的版本,Geordie 收录在她的“Joan Baez In Concert”这张专辑里)。Joan Baez 本身的声质也是非常特殊的,有人形容为 Chilling crystal-like 在加上她是一个吉他高手,早期的歌都是她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的(简单的音乐背景更突出了她那清晰的歌声)。
JOAN BAEZ 和齐豫的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好听的尾音和宽阔的音域,或许说她的声音的力度比齐姐強(当然,和齐豫那种特殊的气质是不同的。就这样的,一把吉他,一个天使般的歌声,连续出了好几张专辑。直到1975年,她细微改变了歌路,唱出了成名曲"Diamond and Rust"(大家对这歌很熟悉吧。注:1975年好象出了很多齐豫喜欢的歌,如 Judy Collins 的“Send In The Clowns”和Janis Ian 的“At Seventeen”及"Light A Light"。
Air Supply - All Out Of Love
Air Supply 是一支双人组合乐队,成员包括:主唱 Russell Hitchcock (1949年6月15日出生于 Melbourne, Australia)和吉他手兼主唱 Graham Russell (1950年6月1日出生于 Sherwood, Nottingham, England)。以轻摇滚为自己特色的这支乐队在1980-1982年期间共有7支单曲进入到全美的Top 5。这支双人组合最早在 Australia的Sydney 进行演出。后来他们与其他四人组成一支六人组合,其中还包括:键盘手 Frank Esler-Smith(于1948年6月5日出生在 London,England),鼓手 Ralph Copper(于1951年4月6日出生在Cuffs Harbour, Australia),贝斯 David Green(于1949年10月 30日出生在 Melbourne, Australia ),主吉他手 David Moyse (于1957年11月5日出生在Adelaide, Australia)。但他们仅获得了地区性的成功,其中值的一提的是他们的单曲“Love And Other Bruises”。1977年他们参加由 Rod Steward 资助的北美旅游演出,这一次乐队又增加了新的吉他手 Rex Goh ,他于1951年3月5日出生在 Singapore。谭咏麟《小风波》。
德永英明 - Birds
德永英明 1961 年 2 月 27 日出生于福冈县柳川市,伊丹高中毕业。1985 年,参加第2届蓝色海洋音乐节演出,获得优胜奖,次年一月,以一曲《蓝色雨》而成名。1988 年,在东京的日本武道馆举了个人演唱会,吸引了 2 万多歌迷。1993 年,策划并参与制作电影《新加坡棒》,同时为该影片谱写主题音乐。1997 年,举行全国巡回演唱会,此后,一度中止演唱活动。 1997 年,成为香港回归中国后,第一位在香港举行个人演唱会的日本歌手。1999 年复出歌坛,并推出新曲《青色的诺言》。其代表曲主要有《辉煌的同时》、《最后的解释》。出版有《太阳的少年》、《发誓》、《REVOLUTION》等唱碟,获得过日本作曲大奖和日本有线放送大奖。张学友《太阳星辰》。
Lobo - Stoney
越战前后的美国笼罩着不确定的气氛,民谣音乐成了当时抚慰人心的知音,同样是抱着吉他弹唱抒情,走的是极为清新的民谣路线,LOBO那副和蔼可亲的嗓子,将民谣中的叙事与写意特质化作一种非常温馨且非常家庭化的韵味,带来最真诚、最纯朴的感动。
《西洋译曲精粹》(TONY LP-598A)专辑是刘文正1981年推出的极富特色的经典唱片,是东尼公司同年为刘文正打造的3张优质唱片之一,也是刘文正在华语乐坛再造英文经典歌曲的一个神话。
这张是东尼公司精心搜集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英文歌曲,重新编排填词制作的华语经典。这张唱片成功地尝试了以最受欢迎的英文流行歌曲经打造后,以国语新歌的面貌全线出击,发行畅销金曲的运作方式,加之以其高端的制作技术、全新的歌曲编排理念、多轨的销售方式,精彩地打造了刘文正演唱生涯中又一张全新的情歌经典专辑。
专辑在编排上走的是轻重搭配,以轻为主,充满灵动的抒情线路,这张唱片多维地展示了刘文正兼容多元曲风,敢于脱胎抒情线路冲击打击、摇滚曲风的实力和勇气,成为刘文正展示全能歌手实力和再夺金钟奖的主打专辑。在这张专辑出版过程中,刘文正早已凭借台湾歌坛首席男歌星和当红影视明星的强大声势而享誉港台、东南亚和世界华人并风靡大陆。在成功发行《三月里的小雨》、《却上心头》之后,东尼公司别出心裁地打造了与国际乐坛接轨的《西洋译曲精粹》这张超强档的音乐专辑。从制作技术上讲,这张专辑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36轨迹多重炮制的立体混响技术,音响效果达到了当时的极致,其无可挑剔的音质极佳,堪称精品。
此专辑的第二首就是《送你一多勿忘我》,这首歌曲是刘文正歌曲演绎西洋歌曲中经典中的经典,在许多方面均超过了原唱者,真正达到了演绎经典又超越经典的新境界,成为千 这是马格第一张专辑,也是最后一张,之后她还是做回编辑,然后结婚、生子,和所有人一样上班下班,就如她所说的“我觉得我没有能力控制我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享受不了当歌手的乐趣。我只喜欢唱歌,不喜欢当歌手。说到底,我还是要摆弄文字吧.......” 或者,在这三个“一片歌手”中都有个共同点,能诚实地返回到真实的自己,这种气质也融与他们的歌中,这样他的感动也打动了你,至少在一瞬间,你的灵魂是和歌者相通的。
Peabo Bryson, Regina Belle -《A Whole New World》
周华健 陈淑桦 - 萍水相逢,陶吉吉 蔡健雅 - a whole new world。
这首经典名曲获九四年第36届格莱美最佳流行组合奖和最佳单曲,也是第六十五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阿拉丁》(Aladdin)是迪士尼公司的第31部卡通长片,也是迪士尼继《美人鱼》、《美女与野兽》之后意图三连霸的野心巨片,在票房上果然如愿突破两亿美元,但艺朮表现明显较前两作逊色。本片取材自家喻户晓“一千零一夜”神话故事的《阿拉丁》,描述贫民出身的阿拉丁一天在街上帮助了从皇宫出走的杰西米公主,并爱上了公主。精灵吉尼让阿拉丁装扮成富家子弟,乘上魔毯来到皇宫与公主幽会。宰相贾方阴谋作乱,欺骗阿拉丁用神奇油盗取了神灯,并命令精灵将自己变成国王,还掳掠了国王和公主。阿拉丁为拯救公主,潜入皇宫,击败了贾方。皇宫恢复了昔日的平静,阿拉丁也赢得了公主杰西米的芳心。本片以神秘的中东为背景,华丽鲜艳的造型色彩,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精湛的动画技巧,及金奖配乐大师艾伦.曼肯(Alan Menken)流畅奔放、兼具阿拉伯炫惑燎人的旋律,交织呈现令人屏息的新观影享受。
虽然本片的故事内涵比较单薄,并缺乏象《美人鱼》片中将杯子扫帚等拟人化处理的趣味性。而在场面的设计和镜头运动方面,基本上沿用《美人鱼》的成功模式,并无太多的新创意,因此导演约翰.马斯克(John Musker)在角色的配音上大做文章,尤其找到大明星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担任神灯精灵的幕后配音更成为宣传重点,他逗趣善变的声音表情及歌唱,则为本片增添无数令人惊喜捧腹的注脚。而艾伦.曼肯再度为迪士尼片谱曲,主题曲“全新世界--A Whole New World”由Peabo Bryson和Regina Belle担任男女对唱,由于曲调轻柔唯美,款款深情自然流露,已成为情歌对唱的经典。听着这优美的旋律,仿佛自己也变成阿拉丁,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即将开展,且一同乘着飞行魔毯到“阿各拉巴”市,找寻传说中永远纯真的爱情梦想!!
Randy Crawford《Almaz》。
周启生 ANNA,邰正宵 Almaz,赵咏华 Almaz。
Randy Crawford 的歌声可以把灵魂乐与节奏蓝调融合成非常具有都会情调的摩登爵士抒情小品,30多年来,她的歌声始终蕴藏着浓郁的都会情韵,以最舒柔的歌声缓和生活的步调,就像是华灯初上街头闪烁的霓虹灯一样,点亮了心头的一些感觉,没有过于卖弄的灵魂唱腔,只想舒舒服服的唱着歌,纾解紧绷忙碌的情绪,创造流行歌曲的闲情逸致。
出生于乔治亚州Macon,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长大的Randy Crawford从教堂唱诗班的练唱中培养出对歌唱的兴趣,15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陪伴下,开始游走欧美俱乐部作巡回演唱,20岁发表处女单曲"If You Say The Word",隔年,她的精湛歌艺就得到爵士乐坛传奇人物George Benson、Quincy Jones的赏识,担纲暖场演唱,76年首张专辑《Everything Must Change》登场,78年又因为爵士名团Crusaders的Top 40畅销曲"Street Life"客座主唱一举打响名气,并与Crusaders巡回欧洲开唱,80年被日本东京音乐祭选为最杰出的演唱者,81、83年专辑《Secret Combination》、《Nightline》加进些许放克的节奏,喜欢四处演唱的她更是蒙特娄、北海、伊斯坦堡等地爵士音乐祭的常客,与Ray Charles、Joe Sample、Al Jarreau等才气洋溢的艺人、乐手分享歌唱心情,热心公益的她也曾出席联合国于克罗埃西亚所举行的慈善义唱,为南非自由斗士曼德拉慈善义唱,90年与意大利巨星Zucchero 连袂前往克里姆林公开唱,91年还应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之邀,成为梵蒂冈圣诞音乐会的演唱嘉宾,丰富的现场演唱经验还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悼念一代女伶奥黛莉赫本的演唱会,以及与伦敦交响管弦乐团的同台合作。经过短暂的休息,95年重新以金唱片专辑《Naked And True》出击,98年专辑《Every Kind Of Mood Randy, Randi, Randee》则是与Prince、U2专辑制作人Mousse T.精心雕琢的情韵上选之作,甚至挑战了Massive Attack的歌曲"Hymn Of The Big Wheel"。
不用排行榜的背书,Randy Crawford的歌声早已随着巡回脚步而赢得全球各大都会的心情共鸣,此张发行于99年的精选辑《Hits》搜藏了她多年来的都会知音小品,包括:享誉乐坛的成名单曲"Street Life"(昆汀塔伦提诺执导电影《黑色终结令Jackie Brown》选为插曲)、招牌曲"One Day I'll Fly Away"(妮可姬嫚在电影《红磨坊》中重新诠释)、"Almaz"、美国软调爵士音乐电台的钟情单曲"Give Me The Night",以及细腻诠释一些流行经典曲,像是Bob Dylan的反越战经典名曲"Knockin' On Heaven's Door *陈慧琳 情不自禁 宇多田光 Automatic
*陈慧琳 女人就是恋爱 翁倩玉 魅せられて
*陈慧琳 数到三就不哭 徐真英 情书 (韩)
*陈慧琳 飞吧 李允正 诱惑 (韩)
*陈慧琳 严重 河村隆一 古の炎
*陈慧琳 为自己作证 スピッツ 旅人
*陈慧琳 留座 小柳ゆき be alive
*陈丽斯 欢笑在心中 山口百惠 山鸠
*陈奕迅 活跃症 朴正源 Wake Up(韩)
*陈奕迅 伤信 白智英 未知名(韩)
*陈奕迅 愈想愈无谓 玉置浩二 Mr.Lonely
*蔡依林 Don't Stop S Club 7 Bring It All Back
*蔡依林 猜想 BOYZON A DIFFERENT BEAT
*蔡依琳 唱这首歌 李秀英 Goodbye my love(韩)
*蔡依琳 love love love ViaGra Stop Stop Stop
D
*邓丽君 漫步人生路 中岛みゆき ひとり上手
*邓丽君 襟裳岬 吉田拓郎 襟裳岬
*邓丽君 一片落叶 石川さゆり 津軽海峡·冬景色
*邓丽君 雪地上的回忆 佳山明生 氷雨
*邓丽君 泪的小雨 内山田洋とクールファイブ 长崎は今日も雨だった
*邓丽君 谁来爱我 森进一 港町ブルース
*邓丽君 再来一杯 梓みちよ 二人でお酒を
*邓丽君 以吻定情 桥幸夫 恋をするなら
*邓丽君 几时再回头 内山田洋とクールファイブ 逢わずに爱して
*邓丽君 星夜的离别 千昌夫 星影のワルツ
*邓丽君 你我相伴左右 布施明 シクラメンのかほり
*邓丽君 热情的月亮 美空ひばり 真赤な太阳
*邓丽君 爱的理想 小坂明子 あなた
*邓丽君 夜雾下的姑娘 西田佐知子 东京ブルース
*邓丽君 就这样喜欢上你 田代美代子 爱して爱して爱しちゃったのよ
*邓丽君 甜蜜的小雨 八代亜纪 なみだ恋
*邓丽君 再见我的爱人 アン·ルイス Good bye my love
*邓丽君 又见炊烟 由纪さおり 里の秋
*邓丽君 逍遥自在 渡哲也 くちなしの花
*邓丽君 谁能禁止我的爱 森山良子 禁じられた恋
*邓丽君 世界多美丽 佐良直美 世界は二人のために
*邓丽君 山茶花 牧村三枝子 みちづれ
*邓丽君 想把情人留 小林幸子 とまり木
*邓丽君 月夜诉情 小林幸子 ふたたびの
*邓丽君 望月想爱人 细川たかし 浪花节だよ人生は
*邓丽君 为爱来离开 船村彻 矢切の渡し
*邓丽君 一件花衣裳 渡辺はま子 桑港のチャイナ街
*邓丽君 人儿不能留 青江三奈 国际线待合室
*邓丽君 无情的梦 儿玉好雄 无情の梦
*邓丽君 伊人何处 内山田洋 中の岛ブル一ス
*邓丽君 离别 ロス ·インディオス 别れても好きな人
*邓丽君 珊瑚恋 翁倩玉 海辺のmelody
*邓丽君 水长流 美空ひばり 大川ながし
*邓丽君 牡丹曲 山田五十铃 牡丹の曲
*邓丽君 海恋 民谣 浜辺の歌
*邓丽君 遗忘 都はるみ 北の宿から
*邓丽君 雨中徘徊 欧阳菲菲 雨の御堂筋
*邓丽君 你在我梦里 八代亜纪 爱の终着駅
*邓丽君 轻轻一个吻 黛ジュン 天使の诱惑
*邓丽君 寂寞的花季 いしだあゆみ ブルー·ライト·ヨコハマ
*邓丽君 眼泪中的爱 由纪さおり 挽歌
*邓丽君 我己坠入情网 浅田美代子 赤い风船
*邓丽君 晨光下的恋情 谷村新司 阳はまた升る
*邓丽君 只要你心里有我 都はるみ 大阪しぐれ
*邓丽君 夏日圣诞 桑田佳佑 Merry X'mas in Summer
*邓丽君 往时如昨 佐々木勉 あなたのすべてを
*邓丽君 永远爱我 小柳ルミ子 冬の駅
*邓丽君 命运之川 ちあきなおみ さだめ川
*邓丽君 落叶思情 ちあきなおみ 星の流れに
*邓丽君 九月的故事 ウィッシュ 六月の子守呗
*邓丽君 旧梦何处寻 P.Simon&A.Garfunkel El Condor Pasa
*邓丽君 手提箱女郎 森山加代子 月影のナポリ
*邓丽君 爱情与同情 渚ゆう子 长崎慕情
*邓丽君 总是笑一笑 高田恭子 みんな梦の中
*邓丽君 小小的秘密 ?#092;沢年男 时には娼妇のように
*邓丽君 我与秋风 杉良太郎 すきま风
*邓丽君 玉女之歌 渥美清 ミヨちゃん
*邓丽君 舞伴泪影 Patti Page Changing partners
*邓丽君 来电是有缘 ザ·ピーナッツ 恋のバカンス
*邓丽君 冬天的回忆 森进一 冬の旅
*邓丽君 往日的时光 Mary Hopkin Those were the days
*邓丽君 谁要你理睬 Doris Day A Guy Is A Guy
*邓丽君 幸福在这里 大津美子 ここに幸あり
*邓丽君 心疼的小宝宝 梓みちよ こんにちは赤ちゃん
*邓丽君 不要逃避我 麻生よう子 逃避行
*邓丽君 孤儿泪 カルメン·マキ 时には母のない子のように
*邓丽君 枫叶飘飘 渥美二郎 梦追い酒
*邓丽君 新年又来到 ちあきなおみ 四つのお愿い
*邓丽君 请到我家里来 Rosemary Clooney Come On A My House
*邓丽君 迷你迷你 高峰秀子 银座カンカン娘
*邓丽君 泪晒太阳 エミー·ジャクソン 涙の太阳
*邓丽君 妈妈呼唤你 岩崎宏美 あざやかな场面
*邓丽君 别再来找我 桥幸夫 あの娘と仆
*邓丽君 恩爱夫妻 牧村三枝子 夫妇きどり
*邓丽君 心事知多少 ザ·ピーナッツ 大阪の女
*邓丽君 爱在我心中 麻丘めぐみ 悲しみのシーズン
*邓丽君 青色的回忆 因幡晃 おぼえていますか
L
*卢业媚 为什么 五轮真弓 一叶舟
*黎瑞恩 阳光路上 松田圣子 大切なあなた
*黎瑞恩 夏日初吻 オフコース 夏の终わり
*黎明 我会像你一样傻 国安修二 针のない时计
*黎明 我的亲爱 槇原敬之 もう恋なんてしない
*黎明 OH!夜! 小田和正 OH!YEAH
*黎明 一夜倾情 玉置浩二 恋の予感
*黎明 俩心知 Chage&Aska はじまりぱいつも雨
*黎明 黎明前的浪漫 玉置浩二 微笑みに干杯
*黎明 如果这是情 玉置浩二 ともだち
*黎明 告诉我你会在梦境中等我 玉置浩二 Star
*黎明 夏日倾情 谷村新司 夏の日のI Love You
*黎明 月亮下求你吻 桑田佳佑 エロティカ·セブン
*黎明 夜揺遥 米米CLUB Shake Hip!
*黎明 阳光 福山雅治 ALL MY LOVEING
*黎明 送你一瓣的雪花 CHAGE&aska 梦を见ましょうか
*黎明 梦中相拥 工藤静香 Please
*黎明 AHHHHH! 久保田利伸 AHHHHH!
*黎明 愿你今夜别离去 稻亘润一 终着駅
*黎明 但愿不只是朋友 円広志 雪の降る人
*黎明 不思议的梦 玉置浩二 Roots
*黎明 中毒的爱情 赵奎满 全都给你(韩)
*黎明 痴情何需说前尘 申升勋 秋天的回忆 (韩)
*黎明 我爱ichiban 鹤久政治 世界で一番近くにいて
*黎明 迟到 久保田利伸 夜に抱かれて~A Night in Afro Blue~
*黎明 对得起自己 国安修二 ねぇ
*黎明 情缘 宇德敬子 Goodbye morning
*黎明 夜变得精彩 桑田佳佑 爱する女性とのすれ违い
*黎明 伴你同行 吉田栄作 Blue bird
*李克勤 红日 立川俊之 それが大事
*李克勤 只懂得对你好 桑田佳佑 索敌なバ-ディ
*李克勤 破晓时份 中岛みゆき あした
*李克勤 夏日之神话 玉置浩二 I Love You かちはじめょラ
*李克勤 怀念她 玉置浩二 情热
*李克勤 一千零一夜 玉置浩二 Juliet
*李克勤 蓝月亮 玉置浩二 月に濡れたふたリ
*李克勤 绝对自我 玉置浩二 夏の终リのハーモニー
*李克勤 想你的旧名字 玉置浩二 Melody
*李克勤 突然 玉置浩二 Ki * Tsu * I
*李克勤 月半小夜曲 河合奈保子 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
*李克勤 九月的陌生人 德永英明 9月のストレンジャー
*李克勤 听说你失恋 德永英明 心の中はバラード
*李克勤 雪女 德永英明 ため息のステイ
*李克勤 情人的婚纱 オフコース 时に爱は
*李克勤 一生挂念你 Timmy T One More Try
*李国祥 摘星的晚上 円広志 风之琶音
*李国祥 最美世界=你+我 Chage&Aska 今夜ちょっとさ
*李国祥 余情未了 Chage&Aska 梦から梦へ
*李国祥 从前 Chage&Aska PRIDE
*李国祥 倒后镜 円広志 梦想花
*李翊君 重生 中岛みゆき 时代
*李翊君 一暝一世人 中岛みゆき アザミ嬢のララバイ
*梁汉文 缠绵游戏 申胜勋 黑暗中的爱情(韩)
*梁汉文 我的命运 松本英子 Squall
*梁汉文 黑色偶然 徳永英明 梦を信じて
*梁静茹 无条件为你 Yang pa she in me (韩)
*林志美 雨夜钢琴 西崎みどり 雨宿り
*林志美 初恋 村下孝蔵 初恋
*林志美 营火 桑田佳佑 夏をあきらめて
*林志美 从前爱我 赵容弼 山有花(韩)
*林志美 相识过亦是朋友 竹内まりや マージービート呗わせて
*林志美 此情不再 五轮真弓 ジャンアルジム
*林志美 伤心剧院 中森明菜 BLONDE
*林志美 情是浪漫 刀根麻理子 Stay With Me
*林忆莲 推搪 大桥纯子 Reaction
*林忆莲 摇摆口红 松田圣子 Rock'n Rouge
*林忆莲 爱情I Don't Know 松田圣子 天使のウィンク
*林忆莲 震撼 ZOO Gorgeous
*林忆莲 心碎巷 小比类巻かほる NEVER SAY GOOD-BYE
*林忆莲 独行少女 原田知世 雨のプラネタリウム
*林忆莲 第一次约会 松任谷由実 时をかける少女
*林忆莲 没有你还是爱你 Beverley Craven Promise Me
*林忆莲 夜了……没有借口 The Jets Make It Real
*林忆莲 此情只待成追忆 Marilyn Martin&David Foster And When She Danced
*林忆莲 依然 Mariah Carey I still believe
*林忆莲 又见朝阳 杏里 爱してるなんても言ぇなぃ
*林忆莲 不想你走 カルメン·マキ 时には母のない子のように
*林忆莲 灰色 Pepsi&Shirlie Heartache
*林忆莲 前尘 黄莺莺 Paradise In My Heart
*林忆莲 痴缠 Julia Fordham Happy Ever After
*林忆莲 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 sheena easton the lover in me
*林忆莲 讲多错多 Taylor Dayne Don't Rush Me
*林忆莲 不不不 NANCY MARTINE FOR TONIGHT
*林忆莲 不断怀念 吉川晃司 无口なMoonlight
*林忆莲 命运是否这样 Whitney Houston Where Do Broken Hearts Go
*林忆莲 最佳男主角 Carly Simon You're So Vain
*林忆莲 多谢 Seduction Could This Be Love
*林志炫 散了吧 Jean-Jacques Goldman Comme Toi
*刘德华 黑蝙蝠中队 Multicyde A Better Day
*刘德华 痛 玉置浩二 aibo
*刘德华 我恨我痴心 Joan Jett 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谭咏麟 愿你接受 The Bellamy Brothers Let Your Love Flow
*谭咏麟 仍是任性 Gerry&The Pacemakers Don't Let the Sun Catch You Crying
*谭咏麟 你是我的女人 The Drifters Under the Boardwalk
*谭咏麟 豪情夜 The Chiffons He's So Fine
*谭咏麟 为了你 Daryl Hall&John Oates You Make My Dreams
*谭咏麟 午夜皇后 The Yardbirds Heart Full Of Soul
*谭咏麟 呼唤风中痛楚 Whitesnake Fool For Your Loving
*谭咏麟 再等几天 Scorpions Wind of Change
*谭咏麟 可会有明天 Billy Joel Just the way you are
*谭咏麟 最爱的你 仓桥ルイ子 ラストシーンに爱をこめて
*谭咏麟 珍重 森昌子 いつまでも ~爱彩川~
*谭咏麟 爱的眼睛 谷村新司 狂った果実
*谭咏麟 爱情陷阱 宫里久美 背中ごしにセンチメンタル
*谭咏麟 我心只有你 Lionel Richie Still
*谭咏麟 但愿与她相拥 Roxette Dance Away
*谭咏麟 永远都深爱你 Eddy Arnold You Don't Know Me
*谭咏麟 你知我知 Roxette The look
*谭咏麟 Oh Girl 桑田佳佑 悲しい胸のスクリーン
*谭咏麟 暴风女神Lorelei 芹沢広明 星のシルエット
*谭咏麟 讲不出再见 赵容弼 朝着天空不停扇动翅膀(韩)
*谭咏麟 情凭谁来定对错 金贤蚀 我的爱在我身边(韩)
*谭咏麟 单身一族 松田博幸&露崎春女 SILENCEが终わるまで
*谭咏麟 火美人 赵容弼 短发(韩)
*谭咏麟 南风 中森明菜 南风
*谭咏麟 理想与和平 Giorgio Moroder Project To be number one(意)
*谭咏麟 成功需苦干 Atlanta Rhythm Section Do it or die
*谭咏麟 唱一首好歌 Bee Gees Too much heaven
*谭咏麟 忘不了你 五轮真弓 恋人よ
*谭咏麟 前程锦绣 中村雅俊 俺たちの旅
*谭咏麟 触电舞 南佳孝 Monroe Walk
*谭咏麟 让一切随风 沢田研二 时の过ぎゆくままに
*谭咏麟 DON`T SAY GOODBYE 德永英明 辉さなから
*谭咏麟 雾之恋 高桥真梨子 FOR YOU
*谭咏麟 情两牵 England Dan&John Ford Coley Just tell me you love me
*谭咏麟 红尘岁月 Roy Hamilton The end (of a rainbow)
*谭咏麟 情意两心知 德永英明 梦にだかれて
*谭咏麟 个心立立乱 Santa Esmerrlda You're My Everything
*谭咏麟 不见不散 德永英明 夏之素描
*谭咏麟 迟来的春天 因幡晃 夏にありがとう
*谭咏麟 爱在深秋 赵容弼 朋友(韩)
*谭咏麟 八十岁后 森进一 冬のリヴィエラ
*谭咏麟 约你 Michael learns to Rock Someday
*谭咏麟 雨丝、情愁 五轮真弓 リバイバル
*谭咏麟 小风波 Air Supply All out of love
*谭咏麟 世界大同 Hansons mmmbop
*谭咏麟 滔滔千里心 P.Simon&A.Garfunkel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谭咏麟 我心喜欢你 Don McLean And I love you so
*谭咏麟 捕风的汉子 THE ALFEE メリーアン
*谭咏麟 爱的替身 H2O 想い出がいっぱい
U-V-W
*温岚 爱太急 MISIA BELIEVE
*温兆伦 再见Lady 玉置浩二 青空
*温兆伦 分手 玉置浩二 微笑
*万芳 思念 今井美树 PIECE OF MY WISH
*万芳 清晨的梦 今井美树 野性の风
*万芳 恋你 中岛みゆき EAST ASIA
*万芳 睡·醒 中岛みゆき 谁のせいでもない雨が
*万芳 心事 今井美树 retour
*万芳 爱恨交织 今井美树 AMOUR AU CHOCOLAT
*万芳 半袖 今井美树 半袖
*王菲 容易受伤的女人 中岛みゆき ルージュ
*王菲 人间 中岛みゆき 清流
*王菲 暧昧 黄莺莺 情雪(国)
*王菲 季候风 张琼瑶 有一天我会(国)
*王菲 梦中人 The Cranberries Dreams
*王菲 冷战 Tori Amos silent all these years
*王菲 多得他 Gladys Knight Superwoman
*王菲 胡思乱想 Cocteau Twins Bluebeard
*王菲 知己知彼 Cocteau Twins Know Who You Are At Every Age
*王菲 怀念 COCTEAU TWINS RILKEAN HEART
*王菲 中间人 Mary Macgrego Torn between two lovers
*王菲 若你真爱我 中岛みゆき 悪女
*王菲 你在我心中 邓丽君 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王菲 黄昏里 邓丽君 暗くなるまで
*王菲 乘客 Sophie Zelmani Going home
*王菲 为非作歹 The Sundays Here's Where The Story Ends
*王菲 又继续等 Diana Ross I'm Still Waiting
*王菲 籍口 西城秀树 ホップ·ステップ·ジャンプ
*吴佩慈 闪着泪光的决定 冈本真夜 Tomorrow
*威镇乐队 为谁奔波 五轮眞弓 约束
X
*小虎队 红蜻蜓 长渕刚 とんぼ
*小虎队 星星的约会 wink 淋しい热帯鱼
*小虎队 青苹果乐园 少年队 What's your name
*许冠杰 青春梦里人 BELLS Stay awhile
*许冠杰 柔情泪 Elvis Preisley 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
*许冠杰 加价热潮 Bill Haley Rock Around the Clock
*许冠杰 钱会继续o黎 Elvis Preisley I need your love tonight
*许冠杰 我爱你 Elvis Preisley Kuuipo Hawaiian Sweetheart
*许冠杰 咪当我老衬 Elvis Prei 学了<BR>我的基础就很差<BR>看来得猛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