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歌曲高音的演唱技巧及练习曲目
通俗歌曲高音的演唱技巧及练习曲目说实话,对于很多人说的高音上不去的疑问让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一一解答。如果在没有任何技巧的时候,你为什么一定要唱高音呢?是为了表明自己与众不同?还是想表示你很“屌”?做不到的事勉强自己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真的!
可是又没办法,毕竟,这样的技巧谁都想拥有吧。所以啦,今天就再说一下吧,谁让我心软呢!
1、爆发力技巧
所谓“强力度”从理论上讲就是气流冲击声带的力度较大。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生气时怒吼的状态,这个力度就是一种强力度。一般情况下,强力度的持续时间较短,往往都在瞬间完成。由于它的瞬间性,减少了气流冲击声带时的受力面,所以力量较为集中,因此这样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爆发性的,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爆发力”,由于这种瞬间产生的“强力度”对于高音有着很强的推动性,因此对于处理高音具有很好的效果。
强力度的形成不但需要较强的气流(气息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将这股气流在瞬间沉入丹田,只有当气息在丹田形成支点后,声音才能获得根基,才能轻松的唱出高音。
练习歌曲: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赵传)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赵传 - 一颗滚石的25年
《不见不散》(孙楠)
不见不散
孙楠 - 楠得精选
《听海》(张惠妹)
听海
张惠妹 - Bad Boy
《剪爱》(张惠妹)
剪爱
张惠妹 - 姊妹
《想你的 365 天》(李玟)
想你的365天
李玟 - 碰碰看爱情
2、混声技巧
“混声”是一个专业声乐术语,通俗的解释,它就是介于真声和假声之间,半真半假的声音,即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相结合的结果。对于一般人而言,对于混声的概念比较模糊,其实它就是一种“半虚声”。如伍思凯、顺子、陶喆等歌手在处理中高音区时都偏向“混声”。
混声的练习首先要以真声为基础,在真声的基础上掺进假声。比如在中音区唱一个“ i ”母音,我们要先在胸口的中心找到真声的基音,然后再寻找两眉之间的声音集中点。这样就使真声和假声得到了结合。
练习歌曲:
《大海》(张雨生)
大海
张雨生 - 大海
《 Melody 》(陶喆)
Melody
陶喆 - 黑色柳丁
《别怕我伤心》(张信哲)
别怕我伤心
张信哲 - 绝对收藏2
《约定》(周惠)
约定
周蕙 - 周蕙精选
3、 假声技巧
“假声”从理论上讲它是指声带局部振动而发出的声音。通俗的解释,它就是一种“虚声”,但是它的这种“虚”并不是完全的虚,而是(声带)有控制的“虚”。假声的特点是音量较小,力度较弱,不易长时间的持续,而且需要充分的气息作支撑。虽然,这种声音在音量和力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它却具有另一种魅力,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难度,是一种技巧的象征,是声音表现力的展现。很多朋友由于缺少方法,唱到高音时往往都撑着脖子喊,其实高音并不一定要大声的喊唱,有时候用轻声的假声来处理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其实在假声的运用中,持续的假声演唱相对较为少见,一般都是采用“真假声转换”的技巧来处理。所谓“真假声转换”是指在真声的基础上瞬间换向假声,然后再及时地换回到真声区。这种方法对于解决个别“极高音”具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真假声的转换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先要排除心理障碍,排除以往对高音的恐惧,要大胆的尝试,试验多了,方法自然就慢慢形成了。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或使用手机百度一下“说话式唱法”进行系统的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