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pin 发表于 2009-9-22 09:45:21

歌词创作特征 三

走千家万户,与成千上万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心灵对话。所以,我们认为,在旋律打动人的基础上,流行歌曲的歌词应坚决排斥说教与装腔作势,作者必须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用文学化或生活化了的具备文学意味的语言,选择一种最能被广大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形式去进行心灵的交流。使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歌曲的感染,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与洗礼。灵魂的震撼与激荡,甚或仅仅是一次欣悦的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审美之旅,一次对世俗社会的审美观照与反思。亲切感作为通俗歌词的基础性特质,它的获得我们认为有以下两个途径:首先是演唱的“倾诉”即“你我对应”的表达手法,拉近了歌者与听者的交流距离,使两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如《血染的风采》(陈哲词苏越曲):“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这首歌词,采用的是概括性的你(人民)我(战士)的对应手法,倾诉的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生与死,爱与荣誉,个人与祖国,时代与人生,最后上升为一种超越时代、社会、个人之间的大爱,成为祖国和她的儿女的永恒的颂歌。这样的歌曲,怎么不会成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歌词创作特征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