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 发表于 2009-8-22 16:12:52

8条关于母带处理的传言

当我们将演唱者的录音转变为一个母带,母带工程师将会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工作,但往往有人误会母带工程师的工作,我们将简单分析几条经常被人提到的传言。

  不要担心混音,母带工程师会修复它





  不,不,不!如果你可以在混音里“修复”什么,你就去做。记住,母带处理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虽然母带工程师可以提升音质,平衡和修正小错误,但如果在混音的前期有机会修复,那就在前期处理。记住:优秀的母带处理的秘密就是优秀的混音。母带工程师没办法将糟糕的混音变成出色的母带。

  所有母带工程师都会让你的乐曲变响





  响度并不是母带处理的*目标。响度通常是通过母带处理实现的,但母带处理要做的远不止这一点。

  *重要的是,母带处理提供了品质把控,工程师会用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决定这个工程是否可以向全世界发布了。另外,他们会考虑,是否可以做一些轻微的处理去强化听音体验。

  母带处理也涉及到渐变、手术式EQ、音色调整EQ、压缩、去除噪声、调整轨道音量(让歌曲衔接更自然)、ISRC编码和CD信息、轨道空间和排序。

  母带处理的价格太高了





  有一些*工程师的报价很高,无可厚非,他们是行业内*好的工程师,拥有设备*好的工作室。

  也有很多不同的母带工作室,他们的投入、设备、之前作品的品质、能力和价格都不同。去找到一间适合自己预算且效果满意的。

  用插件也可以做得好





  别指望插件能解决问题。插件只是工具。你花钱雇佣母带工程师,买的是他们的经验和判断,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工具。

  好的母带处理需要好的决策,而不是一台设备或一款软件能决定的。知道何时以及怎样使用工具是母带处理的基本。如果你知道怎么处理,简单的工具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同样,你可以有*好的工具,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使用,也不会获得好的结果。

  越响越好





  不对。如果你通过牺牲音质去获得响度,那这个响度也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通过压缩让你的音乐比别人的更响,你很可能会失去音乐性,变得死板,造成听觉疲劳。

  试想听众的立体声系统里有音量控制,那么响度就不是母带处理的主要目标。保留音质更加重要。在某些流派,大响度是母带工程师追求的,但你不可以说,更响的歌曲比更有动态的歌曲好听

  只有模拟设备才能制作出好的母带





  很多人都会强烈反对。今天,你会找到很多的数字工具,但结果如何需要看使用者,而不是工具本身。

  好的母带工程师会使用任何他们觉得合适的工具。可能是数字的、模拟的,或是结合两者。重要的是工程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如何巧妙地利用工具实现理想的结果。工程师充分了解工具的特点,知道特定的任务应该用什么样的工具。

  你得有“金耳朵”才能做好母带处理




  有人认为母带处理很神秘,把它当做是一种捉摸不透的艺术,只有听觉灵敏,训练有素的人才能完成。

  事实上,你需要用耳朵告诉大脑,母带处理是可以学习的。没人天生就知道EQ怎么调。你要通过大量时间的练习,去学习技巧。当你充分相信并满意自己的房间时,你的耳朵会告诉你。此时,你可以快速做出决定,很快判断出某些音色是“太亮”或“低音太重”。达到这个阶段需要时间,但你要知道,通过足够的训练,你也能成为“金耳朵”。

  所有音乐都需要母带处理





  严格来说并不是,这取决于你是否满意现在的声音。如果你很满意,那么,用EQ和压缩创造性地去调整音频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它取决于客户对项目的要求。如果他们喜欢现在的混音,找不出需要提升的地方,那么他们可能会决定跳过母带的阶段,用这个版本作为*终的“母带”。但要记住,你不可以忽视一对客观、充满经验的耳朵带给你的建议。

u-audio 发表于 2009-8-25 10:58:10

分享了,谢谢楼主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条关于母带处理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