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蜜般的“金色之声”回响在申城 (1篇回复)
- 什么是乐曲速度标记? (1篇回复)
- 在上海的原点听黄浦的节奏 (1篇回复)
- 在歌声中敞开心扉 (1篇回复)
- 声乐演唱形式介绍 (1篇回复)
- 编曲制作的个人经验与体会 (0篇回复)
- 什么人耳的掩蔽效应? (1篇回复)
- 突破瓶颈,开始作曲吧 (2篇回复)
- 音乐制作初学指导(二):录制外部声音 (1篇回复)
- 基础严要求 乐队细打磨 (1篇回复)
- 音乐制作软件大比拼 (3篇回复)
- 特别指南:怎样获取创作灵感 (0篇回复)
- 浅谈流行歌的编曲(二) (1篇回复)
- 简单编曲 (1篇回复)
- 如何让喉咙打开 (1篇回复)
- 12步打造混音大师 (3篇回复)
- 浅谈流行歌的编曲(一) (1篇回复)
- 近代艺术歌曲,不该被遗忘的音乐宝藏 (2篇回复)
- 说说电子琴、编曲键盘和合成器这三个同门兄弟 (1篇回复)
- 音乐创作之 全排列技巧 (1篇回复)
- 昔日乐舞今何在? (1篇回复)
- 作曲与编曲的区别 (1篇回复)
- 在“上海之春”听见90后的声音 (1篇回复)
- 南坪曲子:民族音乐交汇的瑰宝 (1篇回复)
- 关于编曲中一些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的个人浅见 (1篇回复)
- 当代中国令人难忘的十大作曲家 (1篇回复)
- 6个技巧教你如何唱得更好 (1篇回复)
- 乐理知识:三和弦的效果 (1篇回复)
- 作曲人和编曲人有哪些区别 (1篇回复)
- 一首歌创作和制作要经过多少个步骤? (1篇回复)
- “一路麦,二路麦”原来是浦东民谣 (1篇回复)
- 歌剧《法斯塔夫》:丰富而隽永的人生况味 (1篇回复)
- PA300:KORG 编曲键盘性价比佼佼者 (1篇回复)
- 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1篇回复)
- 上海交响乐团再演《天地人和》缅怀朱践耳 (1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