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音频新闻  厂商动态  音频接口音频正文

HDMI数字视频接口

发布时间:04-26 编辑:

在今天,提到视频接口,你首先想到的很有可能是 HDMI —— 作为当今世界运用最广泛的数字视频接口,HDMI 今年将迎来 20 岁生日;它的运用颇为广泛,除电脑、电视、显示器、投影、播放器、游戏主机外,还能在音响(如 SoundBar)、相机等设备找到它的身影。
在今天,提到视频接口,你首先想到的很有可能是 HDMI —— 作为当今世界运用最广泛的数字视频接口,HDMI 今年将迎来 20 岁生日;它的运用颇为广泛,除电脑、电视、显示器、投影、播放器、游戏主机外,还能在音响(如 SoundBar)、相机等设备找到它的身影。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如今 HDMI 来到了 2.1 时代,理论上能带来48Gbps 的传输带宽,可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厂商在背后甚至可以给消费者埋坑。

于是今天想与大家简述一下 HDMI接口的历史,看看 HDMI 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又为什么说市面上的 HDMI 2.1 接口是个坑?

 

主流的 HDMI 接口大致有三种,除了我们最常见的标准尺寸 HDMI(Type-A),还有两种更小尺寸的 mini HDMI(HDMI Type-C)、Micro HDMI(HDMI Type-D)接口,前者比 Type-A 要细扁些,后者的尺寸其实跟 Micro-USB 接口接近;此外还有一种罕见的HDMI Type-B,一般运用在专业领域,带宽当然也更高。
 

▲ HDMI(Type-A)、mini HDMI(HDMI Type-C)与 Micro HDMI(HDMI Type-D)接口

HDMI,全称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译为「高清多媒体接口」,推出之时是迎合数码化潮流,取代模拟视频、音频信号接口的,用一个接口解决视频和音频接口的传输,而初始技术可以说是 DVI 这种数码视频传输技术的扩展,后面的演化版本则做了不同的改进。

HDMI 的第一个版本,即 HDMI 1.0,于 2002 年的 12 月份发布,这时候已经开始对 1080p 分辨率、60Hz 刷新率视频画面传输的支持,最高带宽 4.95Gbps;后来 2004 年的 1.1 版本,则新增了 DVD-Audio 音频格式的支持;2005 年的 HDMI 1.2 版本改进了电脑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并支持最高 8 声道音频串流。

从 2006 年提出的 HDMI 1.3 开始,HDMI 进入了新的时代,总带宽来到了 10.2Gbps 的水平,色深也从之前的 24bit 扩展到了对 30bit、36bit 和 48bit(RGB或YCbCr)的支持,而索尼的 PS3 游戏机,则是市面上第一款支持 HDMI 1.3 的游戏机(甚至是播放器),后面的 1.3a 和 1.3b、1.3c 等版本则是在 1.3 基础上的一些技术增减和修正。

2009 年的 HDMI 1.4 版本开始,支持更进一步的 3D 视频传输(1080p 分辨率 24Hz、720p 分辨率 50Hz / 60Hz),同时也开始支持低配 4K 视频的传输,另外还新增了对互联网的共享接入;而后面 1.4a 和 1.4b 标准的改进主要是针对 3D 视频的。

2013 年,HDMI 版本终于来到了 2.0 时代,带宽来到了18Gbps,支持热插拔,新增 4K 分辨率 50Hz/60Hz(YCbCr 4:2:0)的支持,正式进入 4K 时代,音频方面最高支持 32 声道、4 组音频流的传输;后面的 2.0a 和 2.0b 版本则新增了对 HDR 显示的支持。
 

时间来到 2017 年,提出了 HDMI 2.1,这也是当今最先进的 HDMI 接口版本,直接将带宽提升到 48Gbps,最高支持 8K 分辨率 60Hz、4K 120Hz 的显示,HDR 也升级为动态 HDR。
 

而 HDMI 史上最大的幺蛾子就出现在这一代:前不久,HDMI 组织(HDMI Forum 和 HDMI LA)「天才般」地将 HDMI 2.0 变成了 HDMI 2.1 下的一个标准 —— 声称 HDMI 2.0 的特性已经是 HDMI 2.1 标准下的一个子集,HDMI 2.0 已不复存在,只要符合HDMI 2.1 标准下的特性,都能称为 HDMI 2.1 —— 如此一番操作,将 HDMI 2.1 分成两个版本,一个是「原本」的 HDMI 2.1,俗称「真 · HDMI 2.1」,另一个是本质是 HDMI 2.0 的 HDMI 2.1,俗称「假 · HDMI 2.1」,这就给不少厂商在宣传上名正言顺混淆视听的机会。

所谓的「真 · HDMI 2.1」,支持 FRL 协议标准,即 Fixed Rate Link / 固定速率链接,是实现非压缩高分辨率、以及 48Gbps 带宽的必要技术,且支持游戏画面帧率匹配的 VRR 可变刷新率技术,以及提升游戏响应的 ALLM 自动低延迟模式技术;而「假 · HDMI 2.1」/「真 · 前 · HDMI 2.0」则用的是 TMDS 协议标准,带宽只有 18Gbps,最高只支持 4K 50Hz/60Hz 的显示,且 VRR、ALLM 技术都不会得到支持。

 

▲ VRR 可变刷新率技术

如此混乱的命名,让人想起 USB 3.0、USB 3.1、USB 3.1 Gen 1、USB 3.1 Gen 2、USB 3.2 Gen 1、USB 3.2 Gen 2×1、USB 3.2 Gen 2×2 等命名上混乱景象,生怕普通消费者看得懂。
 

▲ 某产品官网关于 HDMI 2.1 的小字说明

HDMI 2.1 也不例外,如今显示器、电视等厂商原 HDMI 2.0 在宣传上已经基本改用 HDMI 2.1 来代替,想要选择真 HDMI 2.1 设备的消费者被厂商迷惑,吊诡的是厂商们并没有虚假宣传,最后普通消费者成了冤大头;而一些较懂行的消费者,则会在官网、宣传物料上挑灯找芝麻,确认是支持 FRL 协议的 HDMI 2.1,还是只支持 TMDS 协议的(伪)HDMI 2.1。

 
最后,再次提醒近期选购电视、显示器的小伙伴,特别是那些有较高预算、必选 FRL 协议 HDMI 2.1 的小伙伴们,在选购 HDMI 2.1 产品前,请一定确认好究竟是 FRL 协议还是 TMDS 协议,以免买到高价低配的产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最新音频交流